《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摘要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并去欣赏美和感受美。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可与游戏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选择设和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提供充足并符合教育目标的材料,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性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幼儿肯定,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适时介入针对性的指导。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通过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2、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意志品质以及性等。享受创造过程,在创造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一、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1 .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美术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发展成长。我们主张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结合游戏的方式,我们可以在美术活动导入时设置情境,如用黏土制作棒棒糖,我们可以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可以布置一个小商店,让幼儿自由参观,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有动手体验的想法;在美术活动导入时可以变一个小魔术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更加集中注意力;甚至可以和舞蹈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动静结合,更增加了美术活动的趣味性。2 .重
3、结果更重过程幼儿的美术作品作为美术活动的结果,是教师和家长普遍关注的,它往往被看作是教师教学工作成绩的直接表现,也是家长所需要和看重的东西。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看看你画的是什么?是小猫吗?为什么一点也不像?”长期往来,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更让幼儿对美术失去了兴趣。我们应该不用像不像,或者今天学会了画什么来去评判幼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学到的色彩搭配,结构构图,位置摆设,这些都是创作过程中成长收获!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为了结果而牺牲过程对儿童发展的价的的做法更是不足取的。活动的过程更是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单纯模仿简单机械的单
4、向滥输的方式换来的结果,不仅使幼儿作品缺乏个性和内在情感表现,而且容易养成儿童对教师过分依赖,如果教师不出示范画,就会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画,也不敢画,害怕因为画得不像而受到老师家长的不认可。这样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发展,限制了幼儿美术能力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3 .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的艺术潜能,尊重和支持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例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多邀请幼儿示范,给幼儿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大胆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尊重他的想法和创造,不因画的“
5、不像“不好而打击幼儿,让幼儿失去信心体验到挫败感。二、选择合适的时间介入知道并运用正确的指导策略在儿童创作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对于“无从下手的幼儿,教师更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给予启发指导,使其更好发挥发散性思维。1 .鼓励肯定法在美术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找到“灵感”,但少部分幼儿由于缺少自信,害怕画不好或者“画错,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所以迟迟不敢下笔,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与鼓励,例如在活动中,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以给幼儿鼓励:”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的,你要相信自己,老师也相信你,你自己试一试,没有关系,如果真的不会画还有老师帮你呢!在下一次画画时
6、,能主动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2 .重复反问法在美术活动中,成人习惯用惯常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比如大海就是蓝色的,小草就是绿色的。我们不能把这种想法延续在儿童身上,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改变方式,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例如当幼儿选择红色来画太阳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引发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进行思考,幼儿告诉我也可以用橙色来表现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即发展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发展了敢于表现自己,不依附别人的想法;当幼儿用椭圆形画树叶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还见过别的形状的树叶吗?”一步步深入,让幼儿即加深了原有的认识,更在谈话中萌发新的认识。三、注
7、重欣赏表达,合理进行评价,理解作品情感1 .不用“像或不像评价儿童的作品我们提倡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像”或“不像”是成人评价学前儿童美术作品造型时的常用标准,这给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带来许多的误区。我们提倡用基本像来肯定学前儿童美术作品中的造型特点。”基本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画面中每个物体形象应是某种事物形状的基本特征的反映。如让学前儿童画蜻蜓,所画形象一看就是蜻蜓,尽管画得可能不符合躯体与翅膀的正常比例,可能翅膀与翅膀之间在在着过大的空隙,但这都不影响这是蝴蝶的看法,这样就达到了基本像;二是通过物象,可以看出的是什么和要传达的意义,虽然画面的形象可能与现实的事物不符,但却
8、能使我们产生与现实相吻合的联想,即感知重点,在其“意而不在其形。2 .要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的不同有区别地看待他们的作品幼儿期涉及美术能力发展的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三个阶段,阶段与阶段之间美术能力存在着巨大差异,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有早有晚,发展速度也不相同,要找到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的给予知道,需要引导开发,需要等待。但是落后于一般水平太多就有问题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必须做具体分析。3 .重视儿童作品的童趣童趣是指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内容风趣活泼,画面常常是以简练的线条表现生动、有趣的内容。作品的内容应该属于学前儿童眼中的世界;线条稚拙、有力;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快、饱满;内容丰富、充实。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内心世界,允许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在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教师要做好儿童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在创造过程中获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