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质量评价-——基于对10次录像课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质量评价-——基于对10次录像课的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质量评价基于对10次录像课的分析作者:夏蔚作者简介:夏蔚,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系原文出处: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01612期第38-46页内容提要:通过对10次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录像课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活动目标方面,教师能基本顺应幼儿发展程度,但在可操作程度和教师指导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在活动内容方面,教师能基本做到没有科学性错误,但存在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在活动过程方面,师生互动良好,但师幼行为比例存在问题;在活动效果方面,教师能基本完成活动目标,但缺少对幼儿的整体关注。建议幼儿教
2、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兴趣需求,选择合适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切实提高活动效率。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复印期号:2017年06期关键词:幼儿园/语言领域/质量评价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幼儿园内以语言领域为活动内容,根据一定的活动目标,面向班级全体幼儿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学前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幼儿园语言活动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指出了目前幼儿园语言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以质性评价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探讨幼
3、儿园中班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目前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本研究从幼儿园教学效果的追寻出发,基于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对相关的10堂录像课进行评价分析,反思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一、研究削1.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着眼于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评价,分析10次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录像课。这10次语言领域活动分别为梳子小鬼当家游子吟艾玛与风小噩鼠找家小狐狸的枪和炮雷诺的大痒痒小男孩抓熊小蜜蜂找老师小路上的画。10次录像课来源于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其中包括省/市级示范园3所、市中心普通幼儿园4所、普通乡镇幼儿园3所,相对而
4、言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典型性与代表性。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S-T研究法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前期通过资料搜集来了解目前对于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质量评价的研究,使研究建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包括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书籍、期刊资料的查阅和整理,以及录像资料的搜集等。中后期则通过S-T研究法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对师幼课堂互动行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二、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对10次录像课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整体结果表明,在10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活动目标上平均得分最高,为8.6,其中最高分9.2、最低分8.0;其次为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
5、,分别为83和8.2,活动内容的最高分为9.0、最氐分7.6,活动过程最高分8.8、最1氐分7.6;平均分最低的是活动效果,为7.4,其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8.2和7.4。(一)活动目标在10次录像课中,活动目标的平均得分为8.6,相对较高。活动目标又分为”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简称指南)标准程度符合幼儿实际发展程度可操作程度”三个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9、8.6和8.2。1.符合标准程度以阅读活动小熊鼠找家为例,教师设立的活动目标为:(1)认真对图片进行观察,能用完整语言表达出图片画面。(2)勇于提问,敢于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3)
6、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的精神。指南指出,45岁幼J阅读理解方面应初步具备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的能力、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描述故事内容并拥有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情绪反应等。由此可见,该活动的目标设置基本能够符合指南的要求。3 .符合幼儿实际发展程度研究发现,教师活动目标设置能基本符合幼儿实际发展程度,但是部分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活动梳子的目标为用美好的语言对诗歌进行仿编”。中班幼儿能基本做到对语句进行仿编,但是目标中的美好的语言,一来表述较为抽象,幼儿难以理解;二来幼儿的阅读量及语言储备等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另外,活动小狐狸的枪和炮中的目标设置爱护图书,不乱在书上涂画“
7、低于中班幼儿的实际发展程度,该目标若设置在小班则较为合理,中班幼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上能做到爱护图书,并理解为何要爱护图书,因此该目标更该作为常规要求,而非活动目标。4 .可操作程度为了对活动目标的可操作程度进行充分的了解,笔者将其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目标是否有标准、目标是否有可观察的行为动词、目标是否有层次性。结果表明,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为教师的占32%,为幼儿的占58%,同一活动内主体不一致的占10%;在活动目标是否有标准上,有具体标准的占到53%,无具体标准的占47%;有可观察行为动词的占80%,无可观察行为动词的占20%;活动目标有一定层次性的占58%,缺
8、乏层次性的占42%。由此可见,在活动目标的可操作程度上的四个指标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活动标准和层次性上,标准应该更加清晰,层次性应该更加丰富。例如活动艾玛与风的目标之一为寻找风,感受风的存在,发现风。该目标就相对而言比较模糊,缺少清晰的标准和层次性,不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判断和评价。(二)活动内容本研究对活动目标的评价从6个维度进行,分别为围绕活动目标没有科学性错误难度总体符合幼儿认知程度总量符合幼儿可接受程度呈现符合幼儿认知的规律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评价结果(见表1)显示,活动内容的总体平均分为8.3分,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平均分最高,为8.5;难度总体符合幼儿认知程度和总量符合幼
9、儿可接受程度”平均分为8.3;呈现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平均分为8.2,较低;围绕活动目标”平均分为8.1,是其中最氐的一项。通过分析可得知,教师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专业性是较强的,极少出现科学性错误,这也与幼J戚育的特殊性有关。在活动中,教师将活动的难度和节奏也把握得较好,基本上能符合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层次。然而,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偏移活动目标,这一方面表明教师在对活动提问、走向的控制上还有欠缺,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生成。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活动案例中,教U币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就在于活动目标与内容不一致,表现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提问引导的时候,并没有完全
10、围绕活动目标进行,甚至有些偏离了活动目标。以谈话活动小鬼当家为例,该活动其中一条目标为说一说小主人公墨菲的性格是怎样的”。然而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并没有达到这一目标,而是偏向了其他方向。同时,教师的提问也过于短小,让幼儿缺少训练语法、完整表述的机会。师:回想一下我们看到的电影画面,墨菲发现坏人了吗?生:发现了。师:你们怎么看出他发现了坏人?生:他笑了一下、他眼睛睁大了。师:他是怎么对付坏人的?生:(齐答)做陷阱、报警。师:他抓到坏人之后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能上来学一下?师:是怎么样笑的?是哪一种笑,是不是有一点得意的笑?抓到坏人他感到很骄傲。这一片段,是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按照目标是要让幼JL
11、S解小主人公的性格。但是教师通过提问,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墨菲的笑上面,幼儿开始学习墨菲的笑容,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笑容的含义,因此,也没有通过这个笑容了解到墨菲的性格。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知道,教师需要了解自己设计的活动目标,并清楚自己的提问所具备的导向性,这样才能引导幼儿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在完成活动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发展。(三)活动过程对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从活动环节的时间安排合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活动方式与目标内容相适应、师生语言互动有效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活动过程的平均分为8.2分。其中,活动环节时间安排合理这一指标平均分为8.5,师生行为比例平均分为7.
12、8,活动方式与目标内容相适应这一指标平均分为8.2,师生语言互动平均分为8.3。为深入探究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 .活动环节时间安排在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大多活动呈现出的是导入T展一总结一延伸”的基本结构。而在时间安排上,大多数教师的安排都较为合理,偶尔会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如游子吟这一活动,各个环节实际时间分配具体如下:第一个环节为导入部分(5分钟),导入内容主要为幼儿讲述母亲节做了什么,以及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过母亲节。紧接着是第二个环节学习诗歌游子吟(16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出示图片,幼儿看图说话: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询问
13、孩子听到了什么。接下来教师帮助幼学习认识重点字,最后教师帮助幼J曲次梳理诗歌大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妈妈的爱。第三个环节为生生互动,幼J互讨论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爱,如何表达爱(3分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情,二是你想为她做什么事情。最后一个环节为总结环节,教师总结并安排幼儿完成活动(1分钟)。在本次活动中,第一环节为导入,由于母亲节才过完不久,教师给幼儿4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讨论,一方面幼儿仍有清晰的记忆,知道那天自己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由此引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的思考,使幼儿能快速进入教禧造的氛围中,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做好情绪上的铺垫。第二环节是重点环节,
14、教师先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思考图上有一些什么,图上的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当幼儿理解图片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下一个环节一通过诗歌来理解图片,通过图片来学习诗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学习。同时,幼儿还无法通过文字来理解,因此教师采用让幼儿听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诗歌。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第三环节是拓展环节。在幼JLW步认识了诗歌、理解了诗歌的含义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对妈妈的爱,并将其具体到某T牛事上面,在加深幼儿理解的同时做到了情感的升华。在这一环节教师使用了三分钟的时间,有一点仓促,在想为妈娼做T牛什么事情”这一问题
15、上思考的时间不足。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用了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并向幼儿布置任务,使整个环节更加完整。2 .教师行为和幼行为比例采用S-T分析法,对教师行为和幼JLff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师行为占有率略高于幼儿行为占有率(见下页表2)从表2可以看出,10次录像课中有8次均为教师行为占有率大于幼儿行为占有率,但教师行为占有率明显高于幼儿只有两次,这表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在增加幼儿参与活动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如活动小蜜蜂找老师,该活动是一次谈话i舌动,主要以师幼问答和幼儿讨论的形式进行,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师幼互动较多,不足之处在于教师解说部分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自己思考的过程。3 .师幼语言互动根据弗兰德斯的分析方法对师幼语言互动效果进行分析,在10次录像课中,教师语言占68.1%,幼儿语言占24%,课堂沉默占7.9%o其中,教师讲授和幼儿回答的比例最高。如下页表3所示,在10次录像课中,平均值最高的三项语言类型分别为讲授、幼儿回答问题和课堂沉默,平均值最氐的三项分别为批评或名的户权威、接纳幼儿情感及接纳采用幼儿的观点。这说明一方面,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活动依旧以师生问答模式为主,幼儿主体性未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就集体活动而言,教师虽然很少批评幼儿、维护权威,但同时也较为冷漠,缺少对幼儿情感的接纳和其观点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