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蒲松龄的婚恋观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对蒲松龄的婚恋观的影响.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摘要:环境对蒲松龄作品中的婚恋观是有影响的。在聂小倩和婴宁两篇小说中尤其明显。小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作品提供了直接的信息、间接信息和自身信息,让我们了解到了在当时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蒲松龄独特的婚恋观。关键词:环境蒲松龄婚恋观信息就写作系统论的观点来说,作者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过程,而获取信息的地方就是作者所生活的环境。环境这一具有很大概括性的概念,是现实生活中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一、蒲松龄所处的环境一作品直接信息的来源对于写作而言,环境指的是处于写作系统之外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社会和自然界,即环绕着创作主体的全部人和事的关系网络。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科名都不
2、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到他这一辈时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衷于科举考试,并在十九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三十一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孙蕙的幕宾,整天和“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的应酬文字打交道,大违素志,次年便辞幕回乡。此后主要是在“缙绅先生家”设帐教学,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归来”(薄箸柳泉公行述)。这四十年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终竞还是个穷秀才。他的寄王如水词说:“天孙老矣,颠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正是这一段生活和心情的真实描述。七十一岁他才援例出贡,
3、四年后便死去了。蒲松龄接触和交游的人物非常广泛。因此,他对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人物一上自官僚缙绅、举子名士,下至农夫村妇、婢妾娼妓,以及蠹役悍仆、恶棍无赖、赌徒酒鬼、僧道术士等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命运遭际,无不具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了解。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进步思想为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由于科场失意,一生贫困,对现实环境包括各种景物、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民情风俗以及各种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反映在其作品之中。在婴宁和聂小倩中,故事的男主人公都是封建社会的文人,以及埋头苦读、准备科举考试的书生,寄托了作者内心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二、社会对蒲松龄婚恋观的影响一间接信息和自身
4、信息社会环境是小说创作的间接信息,作者用间接的方式即他人的口述、前人的著述、由他人提供的口头、文字材料作为写作素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在促进了儒家文化传播的同时,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并不具有实际学问并禁锢了人的心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对蒲松龄来说,一生当中最难忘的事,应该就是在科考场上的先扬后抑。他十九岁以第一名考上了秀才,但后来就再也没有前进一步。他对自己才华的这种高度自信,和科举功名上的停滞不前,构成了他生命当中特别大的张力,这也是他写聊斋志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意图要把才华展现给别人,他这辈子之所以活得不太如意,不是因为自己才华不好,而是
5、自己命运的不济。所以,在材料的组织和主题的构思过程中,蒲松龄作为一个出身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其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蒲松龄在婴宁和聂小倩的创作中,他虽同情人民疾苦,但受到自己个人的阅历、思想认识,对科举制度依然存在较大的幻想,同时也承袭了不少陈腐的封建道德观念。所有这些都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消极因素。(一)男权社会的矛盾心态第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一方面肯定女性追求爱情的自由,鼓励女性拥有经济独立的地位,支持女性追求知识,另一方面却又重视一夫多妻的腐朽制度。蒲松龄在当时的婚恋观是复杂而矛盾的。如婴宁中,婴宁具有鲜明的个性: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亦憨亦黠,不受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作
6、为少女,爱花、爱笑以及纯真得近乎痴憨构成了她的主要性格特点。婴宁身上有着当时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女性的影子,表现了当时人们反对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束缚,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的爱隋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而聂小倩中,聂小倩是一个美貌的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打动,便如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豆的金华妖怪。同样,她终究是别人的小
7、妾,没有摆脱依附男人的命运。第二,宣扬孝道、子嗣至上、戒淫的封建传统伦理思想。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结合,少有生死不渝的爱情,更多的是道义上的相敬如宾。蒲松龄是一位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肯定了父母之命的合理性和子女服从的重要性。如在婴宁中,婴宁之所以得到婆母的喜欢,就是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而聂小倩中小倩因侍奉宁采臣的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勤劳善良,博得了宁家人的喜爱。第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小深衷功名,希望“达能兼济天下”,无论在胸中郁积着多少悲痛和激愤,穷愁潦倒的一生,蒲松龄对科举制度始终寄寓着厚望,尽管科举之路坎坷不平,他却从未放弃过
8、对功名的追求。在聂小倩一文中,蒲松龄也吐露出了子嗣至上的思想。即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蒲松龄推崇爱情至上,但须仍符合传统礼仪是蒲松龄在两篇小说里对待爱隋和婚姻的观点,他并不赞成离异和休妻,即使真的要离异或者续弦,也必须符合传统礼仪。第四,要戒淫。虽然在婴宁中王子服因上元节偶遇婴宁相思成疾,回家“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但是蒲松龄认为在面对美色时可以爱,甚至可以爱得痴迷,但一定要合乎伦理,聂小倩中的宁采臣便是如此,夜中有美人来相就,面对不合伦理的艳遇,而“聊防物议:蒲松龄认为,夫妻之间更多的是道义上的相敬
9、如宾,琴瑟和谐。(二J两情相悦、男女平等思想的流露在两个故事中,男女双方都是因为情而走到了一起,甚至为了爱情可以不顾生死。蒲松龄在小说中善于把握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变化及其复杂性,注重女性的才华和品质,突破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表现出尊重女性的平等态度,比其他作家进步得多。在婴宁中王子服因一场美丽的邂逅爱上了婴宁,在回到家之后不久,就得了相思病,这一痴情人,不怕鬼不怕狐,还为没能对岳母尽孝而内疚。每到寒食节都会为岳父母扫墓。而婴宁是狐仙与寡居男人所生,并被鬼母养大的女孩儿,她用鲜花包围自己、用笑容塑造自己,并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与王子服的爱恋,两人的相恋相知相许,完完全全是单纯自然的。王子服的才与
10、痴、婴宁的美与慧,让读者感叹,让作者怜惜,所以他们是聊斋里面唯一的一对以一夫一妻作结局的。(三)蒲松龄理想的婚姻模式:超越现实,又受现实的束缚蒲松龄在小说中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情节曲折,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让人与狐、人与鬼以及人与妖之间的非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情爱世界突破了现实的桎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现实并非完美,还要受到环境的约束。如在婴宁里,蒲松龄不仅展示了婴宁天真无邪的笑容,也描述了婴宁从笑到不笑的整个过程。在嫁给王子服伊始,婴宁就遭到好色之徒“西人子”的挑逗。这在婴宁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中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次事故,却是因为她迷人的笑容引起的。虽然婴宁凭借着自己的机智略施小计就惩罚了“
11、西人子”,但这次遭遇使婴宁第一次感受到现实社会的污浊。并且这件事后,婴宁即遭到王子服之母的训斥。从此以后,婴宁便“正色,矢不复笑”。即使是众人再三挑逗,婴宁“亦终不笑”。或许从这件事中,婴宁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环境的残酷和苛刻。在造样的尘世里,是容不得笑声的,特别是女人的笑。三、结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作者对直接信息、间接信息、自身信息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这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男女双方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这两部短部小说最突出的思想特色。蒲松龄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其思想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是我们应注意分析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