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6849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走进经典,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经典国学,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辈子。关键词:传承国学经典感受诗词美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通过诵读经典,使小学生从小亲近经典、感受经典、喜爱经典、传承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你瞧,三字经,我国传统国学经典,因其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朗朗上口的

2、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多形式阅读,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处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用故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诵读课文,拓展延伸多种方式感受节奏、韵律,进行诵读。三字经中还有很多故事呢!如:孟母三迁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通过多遍诵读走近经典,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从而让好学精神在儿童心中萌芽,进而领略国学

3、文化的思想魅力。言而总之,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再比如: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它不仅包含着音调的抑扬顿挫、美妙的词语、丰富

4、的意蕴,还诠释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于诗情画意中培养审美情趣。指导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古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语言有鲜明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告诉我们,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从诵读入手,让学生感受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步教学古诗时,指导孩子们划分出诗词的节奏,大声地朗读,力求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词读流利,读出平仄押韵的韵律美;还可以进行配乐诵读,同时特别要注意教师的范读,教师的示范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将学生快速领入诗词的意蕴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细细品味,感悟诗词的语言美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韵味隽永,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诗歌泊船瓜洲中的名句,尤其以绿字为世人所称道。一个绿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变化,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前途充满希望、充满信心,更表现了江南绿了,家乡也会绿的联想,引出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教学时,我抓住绿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感受这一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意蕴,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启发想象,感知诗词的画面美”诗传画外音,贵有画中

6、态”。诗与画有很多共同的审美特性,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让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笔下描写的自然景物美,引导学生想象并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这首诗由声音而景色,由听觉而视觉,意境空灵。我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拓展思维,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感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仅指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带领他们细细品味,感悟诗词的语言美,启发想象,感知诗词的画面美,引导其用心品读,感受诗歌的情感美,通过字词鉴赏,领悟诗词的意境美。在经典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获得鉴赏知识,锻炼鉴赏能力,提高鉴赏水平,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和谐的发展,才能让美的思想、美的精神、美的情趣,真正流淌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爱心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