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8824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术论著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XXX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年5期XX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提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要求师生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第二个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将研读学术著作过

2、程中生成的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等进行梳理概括,形成专题,深入研讨。学术著作选读,应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的基础上,结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进行,本任务群为2学分,建议学术著作选读为22课时,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围绕与所读学术著作相关或相近的话题组织研讨。乡土中国XXX高中必修教材第五单元的整本书阅读书目。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团体格局”“伦”“群体界限”等,分析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书中的知识体系。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术著作,会

3、感觉枯燥乏味,甚至读不下去,特别是对于乡土社会生活没有体验的当代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难度。核心概念就是打开学术著作阅读的钥匙,能够让学生提纲挈领地理清全书的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乡土中国的全书框架梳理:乡土社会体现在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三个方面,主要分为外在结构和内在规则两个部分,乡土社会的外在结构是指差序格局,主要包括维系着私人关系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内在规则主要包括无讼、无为而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以及从欲望到需要。二、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1 .以“礼治秩序”为例理解文中核心概念,圈划关键词:“人治”“法治”“乡土

4、社会秩序”“无治而治”“富而好礼”。2 .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乡土社会”是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社会空间存在,既包括乡村也包括城镇。其特征有三点:人们依赖土地而缺乏流动性;富于地方性的熟人社会;尊崇礼俗(规矩)而不重“法理”。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封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是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乡土社会士气的本色决定了它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XXX小学生,乡下孩子捉蚱螭的能力高于教授的孩子,乡下人不识字看起来“愚”,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识字,是否识字并不能作为判断愚智的标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面对

5、面”的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特点。作者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特征,从空间维度阐释了熟人社会不需要借助文字交流,并对比解析了“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作用,特别强调”文字是个不太完善”的交流工具;再从时间维度阐释了在安定的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这一结论得出的依据,一是在面对面社群中可以通过语言甚至直接会意来交流,二是文字所表达的情意是不完全的;但文字下乡依然有其必要,毕竟传承“社会共同经验”的文化如果有文字的记载,能更完整地保留与传承。这篇文章首先辨析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然后提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一观点,接

6、着阐释因为乡土社会安土重迁,人们遵循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维持礼的是传统”,因而在乡土社会人服礼是主动的。三、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礼治秩序统领无讼等四篇,它们之间构成总分关系。礼治秩序篇阐释了乡土社会的权力规则“礼治秩序”的成因,与“差序格局”外在结构相互配合适应,每个人谙熟人伦差等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自觉遵从;无讼篇具体阐释了“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服膺”的性质,无为政治等三篇分别阐释了乡土社会基于“礼治秩序”而存续的四种权力结构形式:在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在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在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在礼治秩序篇中,作者提出“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

7、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表明“教化养成”是“使人服膺”的路径,使人内化为心、外化为行的习惯,XX用“四勿”来描述如何“克己”,进而“养成”,最后“服礼”。在XX看来,“四勿”是“服礼”的路径,彼此构成因果关系0XXX在后记中提到了社会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他对于“乡村社会学”的命名也有自己的思考。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书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关注,也要关注学科的特点,通过严谨的学术思维训练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度,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目,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路径也是不同的,本文所做的探索非常有限,希望能够抛成引玉,不断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学生的读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作者单位:XXXXXXX中学(200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