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年画.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97838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说年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趣说年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趣说年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说年画.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趣说年画年画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名称,如“纸画”花纸M画张卫抹子”“斗方”等,到r清代才出现年画这个词。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年画始于贴门神。东汉梁宗慎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后来,门神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里做梦听到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他将此事告诉了群臣,开国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披挂上阵、仗剑执铜,在宫门外守了一通宵。这夜唐太宗睡得很好,没有再梦见鬼。唐太宗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稳,而又不忍心让老将们每夜侍立,就命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两边。久而久之,两人就成门口神。宋代城

2、市人口发展很快。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口在百万以上;唐代全国十万户以上的城市仅有十多个,而宋代增加到三四十个;北方进行贸易活动的“集”和南方进行贸易活动的“墟”,在宋代不断扩大并固定下来,发展成以贸易活动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是市民文化的迅速发展。从中华绘画史上看,宋代的风俗画特别流行。这与许多画家为满足百姓的需要而开始大量创作喜庆吉祥的画作不无关系。另外,宋代民间兴起绘画和欣赏画作的热潮,据说还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关。赵匡胤灭了南方的西蜀和南唐后,将这两个国家画院中收藏的名人字画,全部收e宋廷。有一次赵匡胤看西蜀画院收藏的字画时,问侍从这些字画有什么用。

3、侍从说:以奉人主尔。”意思是专门留给您看的。赵匡胤说:与其留着让我独自看,不如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于是下令把这些画赐给了京城外的家酒肆。这家酒肆有皇帝赐的名人字画,自然引来了许多人观赏,生意日渐红火。其他酒肆见了也开始购买名人字画,在自己的酒肆中张挂以吸引观者和食客。宋代的茶楼、酒馆、勾栏、瓦肆等遍布市井,也纷纷效仿贴挂起字画来。这样便给市民们提供了很多欣赏字画的机会;再加上宋代文人的推波助澜,纷纷收藏、鉴赏、品评字画,如赫赫有名的苏轼、米芾、司马光、欧阳修、沈括、黄庭坚、驸马王诜等,都是当时书法、绘画收藏鉴赏的行家。在这种文化氛困下,市民们欣赏绘画的欲望自然很强烈。于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

4、家应运而生,开始大量创作适合市民口味的喜庆吉祥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过年时,人们都希望把自己家装点得红火和热闹,那些喜庆吉祥画自然成为了人们争相购买的作品。喜庆吉祥画以表现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内容为主,也有花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据钱杏邨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考证,五代两宋时期的不少知名画家,都曾画过此类适合过年张贴的喜庆吉祥画。如五代时期的荆浩画过楚衰王遇神图,周文矩画过秋胡故实图理鬟仕女图,王齐翰画过龙女图楚襄王梦神女图,徐熙画过长春图牡丹图,徐崇嗣画过春芳图,房从真画过薛涛题诗图O两宋时期的李尚画过春社图观灯图货郎图采莲图花篮图,苏汉臣画过击乐图婴儿戏浴图婴儿斗蟋蟀图,李公麟

5、画过昭君出塞图蔡琰还汉图,梁楷画过田乐图,朱稣画过牛女渡河图,宋徽宗赵估画过果盘图等等。这些画的内容喜庆,故事性较强,很符合后代年画的特点。谢垄在书画见闻录中介绍评价苏汉臣所绘婴戏图时说:“有一卷,画彩色莲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兜肚,戏舞画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其一种古雅之致,竟莫与比。”顾炳在画谱中也说:“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从当时人们的这些评价来看,宋代流行的喜庆吉祥画,其面貌与后代流行的年画极其相似。这些画事实上就是宋代人过年贴的年画,只是在宋代“年画”这个词尚未出现。将神像画、喜庆吉祥画等过年时贴挂的画统称为“年画”,是清代位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提出来的。李

6、光庭生活的清代中期,正是民间年画兴盛的时期。他写过一本研究清代民间风俗的书叫乡言解颐,书中有段记述当时民间过年活动的文字:“扫除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于是便广泛使用了。隋唐以前,因为印刷术尚未发明,那时的年画都是直接画在桃木或者纸上。隋唐时,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木刻年画开始兴起。宋代时,木刻年画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出现着色和套色的工艺。现存最早的一幅木刻年画是宋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故又称四美图。这幅年画高二尺半,宽一尺多,

7、画面线条柔畅、形象逼真、神态轻盈、美丽动人。明末清初时,以木版年画为主,但也有大量手绘的形式,因风格特征、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民俗功能等的不同,以及地域的特色,年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已有许多村社、丰稔、游戏等节令性、风俗性的绘画。节令风俗画在民间木版年画中也多有表现,像新年、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表达了民众在节日时的欢快心情,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除了节令风俗画,还有大量表现社会风俗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年画。吉庆祥瑞题材的包括样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符号等,还有一些博古图式的祥瑞之物和用花鸟组成的图案花边或文字。娃娃美人题材的年画虽以人物为主,但大多具有吉庆祥

8、瑞的含义。另外,许多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的风景年画也是颇受百姓欢迎的。明末清初,木版年画渐趋全盛,出现了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杨柳青年画原产天津杨柳青镇,那里是“年画之乡”,“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二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构图别致,笔法匀整,色彩鲜艳,深受人们的喜爱。I960年元旦,邓拓曾作诗称费杨柳青年画:三百年来版画新,民间艺术此奇珍。刀兵水火都历尽,杨柳青青大地春。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主题突出、题材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苏州桃花坞年画构图完整、形象简朴、色彩鲜明、装饰性强。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历史悠久,在中外版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苏州桃花坞年画很早就传入英国、德国和日本。尤其是形成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浮世绘”版画,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都受到了中国木版年画的影响。此外,早在南宋时,福建就开始刻板印刷年画,漳州、泉州、福鼎、福安是中国东南地区木版年画的中心,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深受广大华侨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