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0641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2项: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科技学院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为了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化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偏低、易造成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安徽省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正常生长但不分巢的水稻单株营养需求低于有分募的单株、主茎穗的生产性能高于分续穗、主茎根系吸收能力强于分荣根系。由此,创新集成了一套“基于秸秆和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水稻极限密植技术”,以秸秆和养殖粪污制造有机肥培肥土壤,以水稻高产所需有效穗数作为本田栽插密度,免施分篥肥,通过氮肥运筹,控制水稻分篥发生,利用主茎成穗构成水稻产量。2

2、017年以来,在安徽省马鞍山、合肥、蚌埠、滁州市以及江苏省苏州市等地示范、推广,水稻增产和氮肥减施成效明显。围绕这一技术核心内容,目前已获批2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制订了2项省级地方标准;登记了2项省级科技成果;发表了1篇学术论文。(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9年,在安徽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布置了水稻“极限密植”技术与常规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采取极限密植的方式种植水稻每亩产量为686.9千克,比常规模式增产5.3%,而氮肥用量则减少约50%。之后,在当涂县南北坪水稻专业合作社等9家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示范推广6470亩。2020-2021年两年间,以“极限密植”技术为

3、核心,马鞍山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合计推广水稻绿色生产种植面积9.21万亩,在庐江县、凤阳县、定远县等地推广种植19.99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在上述地区推广,水稻化肥减量达30%,亩均化肥节支幅度为95115元;氮肥利用率达到45%以上,水稻亩产量增加5%以上,带动水稻种植户亩均增收220.2元;省内大面积推广亩均增幅为201.2-223.8元。2020-2021两年间在安徽省内合计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29.2万亩,新增效益6075.17万元。(四)技术获奖情况。该技术入选2023年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金奖。二、技术要点(一)水稻高产节肥“极限密植”生

4、产技术。1 .技术特征。种植前增施有机肥,采用密植和合理施肥相结合,达到少施化肥、稳产增产的目的,密植是指每亩栽插秧苗2527万株,合理施肥是指:氮肥分期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基肥每亩施用量分别为:N2-4千克、P2O53-5千克、K2O4.5-5.5千克、有机肥200400千克。氮肥分期施用具体施肥比例:基肥2832%,拔节肥3842%,齐穗肥2832%。2 .水稻高产节肥“极限密植”生产技术规程。(1)育秧:按常规育秧方法进行育秧。(2)整地施肥:将大田深翻,曝晒67天,每亩撒施200400千克有机肥料,耙平,然后灌水68厘米,依据水稻个体早期需氮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含量

5、来施用适量基肥,待肥料沉淀后,再次耙碎整平。(3)移栽:当秧苗生长到2628天以后,将秧苗移栽到整好的大田里,移栽插秧要求:行距2426厘米、株距为46厘米,4-6株/每穴,每亩栽插2527万株,通过密植构建高产群体。(4)田间管理:a.水浆管理:秧苗移栽后4045天内,保持水层13厘米;45天后一拔节期间,可以让水层自然落干、但需保持田间水分为饱和持水量的6080%;拔节一抽穗期间,灌水并保持浅水层;抽穗灌浆期,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养根保叶;收获前911天,停止灌水;b.追氮肥:秧苗圆杆拔节时,开始追施尿素4-6千克/亩;齐穗时,再追施尿素24千克/亩;C.病虫草害:水稻生长期间的病虫草

6、害视具体情况,适时喷洒常规农药防治。(二)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1 .技术特征。以农业功能性微生物利用技术为核心,建立了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秸秆还田、稻壳发酵床养猪垫料基质化、秸秆饲料化和养殖粪污的肥料化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水稻秸秆和养殖粪污全量资源化循环利用。2 .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流程。(三)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1 .水稻育秧基质制备流程。养猪发酵床废弃垫料清理T垫料粉碎预处理一堆制腐熟T添加营养士配制育秧基质。2 .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操作步骤。(1)废弃垫料清理。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清理发酵床养猪场中废弃垫料,清出的垫料不得随意堆

7、放,按原料运输作业流程运送至育秧基质生产场地。(2)废弃垫料预处理。a.分选处理。分选去除废弃垫料中不可利用的异物、杂物等,将异物和杂物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b.初级粉碎。将废弃垫料经充分干燥处理后进行初级粉碎并过筛,筛孔大小为15毫米。(3)废弃垫料堆制腐熟。a.水分调节。将过筛垫料按大约20厘米厚度均匀摊开,用带有一定水头压力的软管喷灌方式补充水分。至手握垫料成团,指缝有水渗出而不滴落(含水量约为60%65%),停止补水。b.接种腐熟剂。每IOoo千克垫料接种3千克腐熟剂,均匀撒施于垫料表面,人工或使用翻抛机充分翻混3-4遍。c.建堆。将接种腐熟剂的垫料堆置成底宽1.52.0米、顶宽0.71

8、.0米、高0.81.0米、长度不限的条垛。d温度监测。将精度为0.5的温度计插入条垛顶端深30厘米处,每间隔12时测量一次,监测并记录温度。e.翻堆。当堆体温度上升至6070并维持48小时后,使用翻抛机等设备进行翻堆,再充分翻混均匀。后期只要温度超过70时应立即翻堆,每次翻堆后,在原地堆成条垛。f.发酵结束。当堆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温差2)、颜色变褐、有轻微酱香味时,发酵完成,夏季需710天,冬季需20一25天。将发酵腐熟的垫料晾晒风干至含水量30%35%。g.筛分精选。用筛孔直径8毫米的振动筛,筛分精选出充分腐熟的垫料,用作配制育秧基质的主料。不能过筛的分选物,回流下次建堆发酵再利用。(4)

9、水稻育秧基质配制。以经过筛分精选腐熟垫料作为主料,体积比占70%80%;营养士作为辅料,体积比占20%30%。将原料按比例混配好后,置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转速为20-30圈/分钟,时间为35分钟;或采取人工翻拌。物料充分混匀后,即可用作机插水稻育秧基质。三、适宜区域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为所有水稻种植区域。四、注意事项(一)水稻品种。本项技术更适用于常规水稻品种。杂交稻品种亦具有一定增产节肥效果,但因为杂交稻本身就以多分廉增产,且种子价格较高,可能会增加“极限密植生产成本。(二)种子质量。种子品质(种子纯度、净度、活力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种子饱满度符合农学高产栽培的要求。(三)插秧质量。本技术是基于机插秧技术作为前提。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插秧深度较常规模式可适当加深05厘米左右,以防漂秧。(四)施肥量。化学肥料用量必须控制在:氮肥(N)68千克/亩,磷肥(P2O5)35千克/亩,钾肥(七0)56千克/亩。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科技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