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11955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血的失常.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学:血的失常血的失常,主要表现为血液不足及濡养作用减退的血虚,或血液运行失常,包括血瘀、出血等。1 .血虚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血虚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血液的生化不足,如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肾精亏损,血液生成的物质减少;或心、肺、肝等脏气化功能减退,化生血液的功能失常;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而导致血虚。二是血液的丢失、消耗过多,如失血过多,新血未及补充;或劳伤思虑太过,暗耗血液;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不足,均可导致血虚。另外,年老体弱,血液营养濡润功能减退,也可发为血虚。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液的濡养,神志活动也以血液为物质基础

2、。因此,血液亏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失养,脏腑功能逐渐减退,神志活动衰惫等一派虚弱表现,如头晕眼花、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唇舌爪甲色淡、脉虚而细等。由于心主血脉、肝主藏血,故血虚病变以心、肝两脏最为多见。心血不足可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肝血亏虚可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2 .血液运行失常血液运行失常,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血行迟缓不畅,或血行加速、逆乱,甚或血液妄行等病理变化,可总括为血瘀与出血两类。(1)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瘀结停滞的病理

3、变化。血瘀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无力行血;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即可煎灼血液,使血液黏稠不畅,也可灼伤脉络,使血溢脉外,积存体内;或跌闪外伤等,均可形成血瘀,甚则血液凝结而成为瘀血。所以说,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遏气机,滞塞脉络,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成为血瘀的致病原因之一。血瘀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也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其基本特点为疼痛、痛有定处,肿块,出血,紫劣,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肌肤甲错,面色黛黑等。虽然导致血瘀的原因有气滞、气虚、痰浊、血寒、血热、外伤等不同,但从血

4、瘀的寒热性质而言,则仅限于因热致瘀和因寒致瘀两个方面。其中血热导致的血瘀,由于血分有热又可加速血行,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加之易扰心神和煎熬阴血、津液,故其临床表现以热象、伤阴耗血、扰神、出血为特征,可见身热以夜间为甚,面红,舌质红绛,心烦或躁扰发狂,谙语,甚则昏迷,或血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等症。血寒导致的血瘀,则见肢体手足麻木冷痛,心腹冷痛,得温则减,以及妇女痛经、月经量少延后,甚或闭经等。由于气、血、津液的运行密切相关,血瘀病理形成之后,又可反过来加重气机阻滞,甚至影响津液的输布,导致水液停蓄,形成气滞、血瘀、水停的病理状态,并以气滞为中介形成恶性循环。(2)出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血液运行不循常道,逸出脉外的病理变化。导致出血的原因颇多,常见的有外感热邪入血,迫使血液妄行和损伤脉络;气虚固摄无力,血液不循常道而外逸;各种外伤,直接损伤脉络;脏腑阳气亢旺,气血冲逆;或瘀血阻滞,以致脉络破损等。导致出血的病机,不外乎火热迫血妄行、气虚不能摄血和脉络损伤几个方面。出血,主要有吐血、咳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以及鼻帆、齿蚂、肌蚂等。由于导致出血的原因不同,其出血的表现亦各异。火热迫血妄行,或外伤破损脉络者,其出血较急,且颜色鲜红、血量较多;气虚固摄无力的出血,其病程较长,且出血色淡、量少,大多表现在人体的下部或肌肤;瘀血内阻,血不归经的出血,多见血色紫暗或有血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