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实践技能操作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实践技能操作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实践技能操作试题1号题:简述下列穴位的定位、归经、功能主治,并在人体上确定其具体位置。(1)天突、大椎(2)膻中、复溜(3)风府、太溪(4)孔最、内庭(5)地机、行间答案:(1)天突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大椎为督脉经穴,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临床取穴:俯伏或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颈后隆起的最高点为第七颈椎棘突,高点下凹陷处。作用: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风疹、瘗疮。
2、(2)膻中是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穴位。位于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复溜穴的主治疾病为:肾炎、神经衰弱、精力衰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冷、手脚浮肿。(3)风府为督脉穴位。后背正中线,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证;中风,癫狂,痴呆;咽喉肿痛,失音。太溪为足少
3、阴肾经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4)孔最属于手太阴肺经穴。孔最穴位于人体前臂掌面梯侧,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主治病症为咳嗽、气喘、咽痛、支气管炎、鼻出血、便血、肘臂痛等。内庭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胸穴,是胃经的荥穴。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主治病症为清胃热,化积滞。齿痛、咽喉肿痛、鼻蜕、扁桃体炎等五官热性病证。热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
4、病证。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5)地机穴是属足太阴脾经,其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主治: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行间为足厥阴肝经穴位。位于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蹊缘上方纹头处。主治病症为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遗尿、痛闭等泌尿系病证:疝气:胸胁胀痛。2号题:()简述医者手指消毒和医者手指消毒。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
5、针操作。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腌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2)简述针刺所致创伤性气胸的表现、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答: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是指针具刺穿了胸膜腔且伤及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膜腔,从而造成的气胸。原因:主要是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针具刺穿了胸膜腔且伤及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膜腔。现象: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缙、冷汗、烦躁、恐惧,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血压下降、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
6、:患侧肋间隙变宽,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如气窜至皮下,患侧胸部、颈部可出现握雪音,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些病情轻者,出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疼痛、呼吸困难。处理: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出针,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因恐惧而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同时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孔,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如发现呼吸困难、发绡、休克等现象需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抗休克等。预防针刺治疗时,术者必须思想集中,选好适当体位,注意选穴,根据患
7、者体型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对于胸部、背部及缺盆部位的胸穴,最好平刺或斜刺,且不宜太深,一般避免直刺,不宜留针时间过长。如有四肢部位的同效穴尽量不用胸背部腌穴。更不可粗针深刺该部腌穴。(3)请演示四种进针手法答: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胸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人腌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胸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人。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腌穴。提捏进
8、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脸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人。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腌穴,如印堂穴。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腌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人腌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3号题:(1)请说出额旁1线的定位及主治。答:额旁1线。定位: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发际上下各半寸,即自眉冲穴(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沿经向下刺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上焦病证。(2)请说出颗后线的定位及主治。答:瓢后线。定位:在头的颗部,从胆经的率谷穴(耳尖直上
9、入发际一寸半)与曲鬓穴(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的连线,属足少阳胆经。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3)请说出头针技术的进针方法和行针手法并演示答:进针方法:快速进针,针尖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快速刺入皮下或肌层,然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不捻针)到相应的深(长)度(或用捻转法进针)。行针手法:快速捻转,术者肩、肘、腕关节、拇指固定,食指半屈曲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第一节的楼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次/分,每次左右旋转各两转左右。捻转持续约0.51分钟,然后静留针510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在捻转两次。也可用电针仪代替手捻进行治疗。4
10、号题:()请叙述短毫针及耳针、王不留行按压的操作流程并演示答:在耳穴上确定穴位或寻找反应点后常规消毒。根据需要选用15mm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形揪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15-30分钟。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乙醇或碘伏,预防感染。掾针则需外敷胶布,留针12天。如采用耳穴压丸法,则用一手固定耳郭,另一手用镶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于耳穴并适度按揉,根据病情嘱患者定时按揉。宜留置24天。(2)请说出耳针的选穴方法答:1、根据所患疾病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肺病选肺穴,肩痛选肩穴等。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
11、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耳鸣选肾穴,是因“肾开窍于耳”;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失眠选神门,心律失常选心穴,高血压病选降压沟等。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5号题:(1)请说出三棱针技术散刺法的针刺手法并演示。答: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
12、管深浅而定。(2)请说出三棱针技术散刺法的针刺手法并演示。答: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腕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6号题:(1)请叙述穴位注射技术基本操作方法并演示。答:基本操作方法:抽液排气一定穴消毒一速入皮下,缓慢进针一得气后回抽无血方可推药f推药完毕后拔针、压迫止血。同一般肌肉注射大同小异,从消毒、进针、抽回血到推药、出针这五个
13、环节与肌肉注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有二点:一是要求选取一定的胸穴或相应的病变部位;二是进针后要求有得气感。(2)请叙述穴位注射技术的注意事项。答:注意事项:1 .检查注射器有无破裂、松漏或堵塞情况;针头有无堵塞、弯曲和毛糙带沟现象。2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的局部红肿或全身发热时应及时予以抗菌消炎处理。3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浓度、常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过敏反应和配伍禁忌。对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慎用,并告之病人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沉淀的变质药物以及配伍后出现浑浊的药物不能使用。少数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普鲁卡
14、因注射液等应先作皮肤过敏试验,若出现阳性反应者绝对不用,对于阳性不明显者在注射药物后应观察15分钟左右再离开。当注入冬眠灵等镇静剂后应由家人陪同回家,或休息几个小时后再从事有关活动(如上课、算帐、上街、骑车、开车等),防止出错或发生意外事故。4 .避开血管注射,特别是那些不能作静脉注射的药物更应谨慎。5 .胸背部以及上腹部穴位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毫针刺法的操作规程,掌握好进针的角度、方向或深度,以防伤及内脏,引发不良后果。6 .关节腔内不宜作穴位注射,否则,因药物难以吸收容易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7 .后项部注射时,应严格掌握好进针的角度、方向或深度,以防刺伤延脑;脊髓腔内不宜作穴位注射,
15、以免对脊髓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8 .在有神经干通过的部位进针时,应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不达神经干的深度为宜。如果在神经干较浅的部位注射,可适当深刺超过神经干的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当进针中针尖触及到神经干时,患者会出现强烈触电感,此时应立即退针行浅部注射,或改变方向注射,切不可将这种强烈触电感视为好的针感而盲目地反复提插,以免损伤神经。万一出现轻微损伤,可在局部进行热敷、理疗,或穴位注射维生素BK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9 .孕妇的下腹部、腰箴部以及容易引起子宫收缩的胸穴如合谷、肩井、昆仑、三阴交等也不宜作穴位注射,防止导致流产或早产;哺乳妇女不宜在光明、足临泣作穴位针注射,以免降低泌乳作
16、用。10 .肌肉浅薄处如头面部穴位注射后应及时用热毛巾敷面部,以减少注药后的疼痛,并帮助药物的吸收和消散。7号题:(1)请叙述埋线技术的操作要领并演示。答:操作要领:一次性埋线针的“两快一慢”操作方法。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在穴位两侧,使皮肤紧绷,右手食指、拇指和中指持针,针尖离皮肤1厘米高厘米高,针尖快速刺至皮下,过皮后缓慢推针至穴位处,右手食指按压针芯顶部,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同时左手指按压针眼处。(2)请叙述埋线技术穴位埋线后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并演示。答:穴位埋线后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A.1如果采用的是套管针埋线,可将线头抽出重新操作。A.2如果采用的是缝合针埋线,有一端线头暴露,可用持针器将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用剪刀紧贴皮肤剪断暴露的部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