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本插图打造高效课堂》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课本插图打造高效课堂》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巧用课本插图,打造高效课堂摘要: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教科书编者根据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插图,低学段,插图样式丰富;高学段,插图寓意深刻。这些插图画面精美,充满儿童气息,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合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将图文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语言表达以及审美能力。关键词:插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为了适应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
2、内容精心安排绘制了大量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描绘自然景观,有的呈现课文内容,有的表现人物形象,有的揭示课文主旨,是学生构建知识的桥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逐渐丰富多样,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们花大量时间去制作精美的课件,却让教材中最简便适用的教学资源一一插图备受冷落,出现图文分离的现象,从而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来认识还有运用教材,主动创造课件新知识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充分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这一教学资源,更好地处理图与文的关系,让“
3、小插图真正发挥出“大作用,让语文课堂因插图而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一、以插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就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小学生年龄较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儿童的这种认知心理,教科书编者在教材中运用了形式多样、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插图来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趣、新奇的氛围中投入到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新课的导入,让学生通过对插
4、图的观察和讨论产生好奇心,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我首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接着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个怎样的建筑物?建筑物顶端站着的人是谁?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从斜塔顶端抛下两个铁球?结果如何?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说理文,文中配有四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第i幅图片,这块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二、合理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小学生正处在感性认知
5、阶段,认知水平较低,思维能力弱,而语文课文的部分内容语言文字枯燥、描写较为抽象,有些事物是学生不熟悉的甚至是从来没见过的,大大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课本中的插图正好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弥补文字描述枯燥、抽象的不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作为直观教学的辅助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授部编版第三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文中出现的“飘”和漂这两个同音字的区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我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引用了课文中的两张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风筝和纸船是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到好朋友的。学生们根据插图很容易就发现:风筝要借助风才能飘上
6、天,所以是“风”字旁的“飘”,而纸船是顺着水漂下来的,所以是“三点水旁的漂。这样,既快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教学难点,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字的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又如,在教学莫高窟这篇课文时,学生都没见过莫高窟的真实景象,仅仅通过文字很难想象出来。这时,课文中的插图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莫高窟外观“彩塑壁画这三张插图,学生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了莫高窟的辉煌,从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三、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们认识事物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要从小培养孩
7、子的观察能力。再者,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习作的启蒙阶段,只有细心观察事物,才能打好写作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插图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站,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文中插图,说一说画面内容,再走进习作例文看看作者的观察和写作顺序,从这个过程中学习观察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课下选择一个地点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将学习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习作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
8、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课本中的图片都是静态的画面,表现的是某一瞬间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场景,用想象去补充画面上未呈现的情节和形象,并将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用文字表述出来。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穷人一文时,课文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作为结尾,给后续内容留下了空白,但在这一空白处配了一幅与结尾紧密结合插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桑娜拉开帐子后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渔夫看到这样的情境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后续故事,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9、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语文课本里的插图不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课文内容,还因其鲜艳的色彩和生动逼真的画面而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插图中所蕴含的一些人文因素更有助于陶冶学生们的情操。首先,插图让学生在展现情境中感知美。例如,阿里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千变万化、美不胜收的阿里山云雾图,我借用课本里的插图,将学生带入这缭绕的云雾中,感受那美妙的意境,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读读画画中表现美。例如,在教授词句优美的古诗暮江吟时,可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之后,再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
10、纸上画出江面、夕阳、露珠、新月,并涂上相应的颜色,这样一幅幅暮江夜景图跃然纸上。这个时候再带领学生根据图片吟诵诗文,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领悟诗中描绘的优美画面,并且能够将内在的感受更好地呈现出来。总之,作为课文“第二语言”的插图在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中的插图,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努力引导学生用高昂的情绪去感知插图,让小插图真正发挥出大作用。参考文献:何云: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J.学科教育.2016(07)-0012-01.孙雪梅: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功能及教学问题探讨UL中国校外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