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中状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花八门中状元.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五制在我们看来,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在科举时代,一个名字,竟关乎得失,系于祸福。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殿试,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时,朱棣一看就连连说,不行不行,孙暴怎能做状元。原来古人直行书写,曰与恭连起来看,就像个“暴”字。而朱棣害怕别人说他残暴,所以对“暴”很反感。而第三名的考生为邢宽,朱棣认为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所以邢宽便被皇上钦点为状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而彭祖就是传说中的老寿星。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
2、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咸丰皇帝即位时,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工开科后,虽然他的文章平平,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为博新皇欢心,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名字好不好很重要,相貌帅不帅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以壮国威工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病,就改选广东南海相貌不俗的伦文叙为状元。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皇帝十分赞赏,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却赐同状元及第,作为安慰。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千古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