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影风华:民国时期的月份牌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倩影风华:民国时期的月份牌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倩翔华:民IS日揶的月份牌画清末民初,上海流行一种广告画,其采用传统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将传统绘画与现代制版技术相结合,融入商品广告进行宣传,随商品附赠给顾客。随着民国商业活动的繁荣发展,这种卡片式的单页年历画片发行量增多,日渐风靡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们将之称为“月份牌”。后来统称的月份牌画,包括了甚至只有一个年历表,或者只有商标图案,或者只有一个厂名的这类画片。月份牌,虽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但其作为当时外国资本家为倾销商品广告宣传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鲜明的时代烙印。广东省博物馆通过购买、捐赠等方式,收藏了近三十幅月份牌广告画,皆为彩色印刷、涉及行业包
2、括洋行、香烟、绸缎、药品等,尺寸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印有月历,有的仅有商家名称,有的还在图画前面或尾端写有题跋,大多为民国时著名的月份牌画家所绘制,如郑曼陀、徐咏青、杭樨英、胡伯翔、倪耕野、谢之光、金梅生、关蕙农、马慈航等。一、从传统题材到女性形象月份牌这种商品广告画的绘画形式,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绘画风格,采用擦笔画和水彩画两种技法结合而成。目前找到的关于“月份牌”的最早记载是,清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83年1月25日),申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要位置,由“申报馆主人谨启”刊出公示,文中有:“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准于明正初六日随报分送,不取分文。此牌格外
3、加工,字分红绿二色,华历红字,西历绿字,相间成文。华历二十四节气分列于每月之下,西人礼拜日亦挨准注于行间,最宜查验。印以厚实洁白之外国纸,而牌之四周加印巧样花边,殊堪悦目。诸君或悬诸画壁,或夹入书毡,无不相宜1等字样。由此可见,早期的月份牌式样:双色印刷,中西历法相对照,四周印以花边,或悬挂、或夹带等,其采用优质洋纸,精心制作而成。后来,1885年12月24日(清光绪十一年)申报上刊载了两家彩票行发行彩票的广告,亦都标明随彩票附送“月份牌工当时,“月份牌”画的流行可能已蔚然成风,且争奇斗艳,各显神通。早期月份牌多以求吉求财等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为主,或中国传统山水,或吉祥喜庆,或圣像画像,或仕女人
4、物,或戏曲故事,或神话传说等。这与当时外国资本家为便于倾销商品,摒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选择一些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民间题材密不可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怡和洋行广告画,整个叨朝图画面以皇帝与三位侍从班师回朝组成,仅“怡和洋行”中英文宣传字样印于画面正下方,四周边框饰以寿桃等传统花边纹样。整幅尺寸较小,边有残缺,彩色印制,以红、蓝等色调为主,明艳鲜丽。无月历,未镶铜边,应为外商怡和洋行早期宣传广告画。与此类似的广东银行广告画,直接印制慈禧太后仿临“世祖章皇帝”的葡萄图,“广东银行”中文字样位于图画正上方,英文“THEBANKOFCANTON,LTD.”则位于图画正下方。民国广东银行广告画民国中后
5、期以后,月份牌画题材多以女性形象为主,从古典美女到摩登女郎,甚至裸体美女,月份牌画面中的美女形象不断城市化、商品化,尤其是身着旗袍或新式时装的美女最受欢迎。如谢之光绘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月份牌中,一轮圆月高挂,柳枝低垂,着粉色古装的仕女与Y鬟行走其间,远处亭台楼阁,最是寂静。画面四周以锦文花边方框分隔开来,其上为公司名称与大段诗文题字,其下则为六种香烟牌子,无年历,镶铜边、可悬挂。民国谢之光绘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月份牌画时装美女月份牌,可见1938年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月份牌美女与飞机中,美女形象具有浓浓的新时代女性特征:短式卷发,蓝底黄花无袖旗袍,白色手套,高跟皮鞋,站立于绿色草地之
6、上,左手执红色手包与黄色外套,右手高举,造型丰满、落落大方,灵性传神,充满自信、颇具独特韵味。此外,美女身后还绘有两架螺旋桨飞机,一架正从头顶左后方凌空而来,另一架则停在身后不远处。“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位于整个画面的正上方,各种香烟牌子和中西历表位于美女图画正下方。四周花边图案设计细致精美,与中央画面遥相呼应,具有纯美化功能。该月份牌为民国时著名画家倪耕野绘制。1938年倪耕野绘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月份牌美女与飞机倪耕野曾任职于英美烟公司广告部,为英美烟公司设计“哈德门”等香烟广告画,同时也为启东烟草公司等绘制月份牌广告画。他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出许多令人称道的广告画并流传至今。其
7、设计的月份牌画多以现代女性为主,色彩清丽,画面中形象较突出鲜明,层次对比强烈,风格独特。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倪耕野绘制的月份牌共三张,皆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品,其中为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绘制的另一幅红锡包香烟月份牌,可见他与其他画家的不同之处:仅将红宝石皇后牌(RUBYQUEEN)这一种香烟牌子,经审慎设计后,安排在短卷发旗袍美女的正下方。这种安排看似不起眼,实际则既不破坏画面整体效果,又反倒突出商品,让整体为局部服务。这种欲擒故纵非教化地灌输,有时恰恰让人于欣赏美的构图中牢记其宣传的主体。民国倪耕野绘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月份牌画二、擦笔水彩下的烟草公司月份牌画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月份牌画以烟草公司
8、广告画为主,多采用擦笔水彩画技法。涉及企业包括南洋兄弟烟草、英启东烟草、奉天太阳烟草以及英美烟等公司,其中以南洋兄弟烟草、启东烟草为主。当时这些烟草企业均设有专门绘制广告的美术室,高薪聘请著名月份牌画家,如郑曼陀、徐咏青、杭樨英、胡伯翔、金梅生、倪耕野、谢之光等。郑曼陀,作为老上海月份牌的头号人物,中国近代广告擦笔绘画技法的创始人,民国时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其开创的月份牌擦笔水彩画法,表现细腻,立体感强,色彩明丽,予人耳目一新,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其他月份牌画家纷纷效仿,擦笔水彩画法月份牌至此成为滥觞。徐咏清,民国时著名水彩画家,以水彩画名胜古迹风景月份牌闻名。月份牌画的后起之秀如杭樨英,何逸
9、梅、金梅生、金雪尘、戈湘岚等都是他的学生。由于郑擅长画人物,徐长于画风景,两人从二十年代开始,常合作月份牌画制作,珠联璧合,被人们誉为“合璧”2。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两幅曼陀与咏清合作的月份牌,为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绘制的三十年代初期作品。以他们所绘的净因慧业图为例,二人各展所长,咏清以传统水彩画景物,曼陀则擦笔水彩画美女。该画以锦文做底,景与人各有边框,自成一体,中间以题字相分隔,烟草公司名称、七个烟草品种以及公司地址、经理等信息分别位于画面正上、下方不太重要的地方。景物背景淡色敷彩,虚中有实,蓝色的天空和随意舒卷的云朵,平静如水的湖面,随意舒展的树木等,无不给人一种自在的感觉,赏心悦目。下方曼
10、陀画的知性美女同样恬淡、静美,身着新式长裙,坐在窗前书桌旁,执笔写作,若有所思,周围家居摆设中西合璧。关R、徐合作的月份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时“郑家人物徐家景”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品牌,并且带动了月份牌画合作互补的“双人绘”现象。徐咏青的水彩画风格鲜明,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第一人”,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他的另一幅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月份牌苏州虎丘塔画,烟雨迷蒙,古味森然,山色空灵,物人参差,虚实相间,干湿并举,不仅造型、立体感表现得极其精确,而且质感饱满,色彩厚实明亮,给人以清新厚重之感,可见他素描和色彩基础之坚实。民国徐咏青、郑曼陀绘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月份牌净因慧业图胡伯翔,作为30
11、年代上海活跃的月份牌画家和摄影家,曾为英美烟公司、启东烟草公司创作过不少月份牌画。当时他月薪五百大洋,每画一幅月份牌另有报酬,是上海身价最高的月份牌画家,收入是同行的百倍。自从杭樨英破译了郑曼陀新画法后,众多画家也都先后采用此法来画月份牌。只有胡伯翔等少数画家,仍坚持以水彩色层层渲染的方法画月份牌,保留了其国画家的个人趣向。留存的胡伯翔所绘月份牌中,人物画占有相当比例,且有不少经典之作。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胡伯翔月份牌画共七幅之多,如他为英美烟公司所绘1928年月份牌冷艳、1930年月份牌秋水伊人、1932年月份牌乐在其中等。其中秋水伊人画中美人临湖侧坐,双手抱膝,肩佩红花,衣饰落落大方,发式清
12、清爽爽,尤其那微微抿嘴一笑的姿容,妩媚动人,犹如诗经兼葭篇:“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可谓神来之笔。此外,胡伯翔所绘月份牌与杭樨英等人不同之处,还体现在画面边框与布局上,如他的月份牌中总会出现一句诗文与画相映衬,边框采用精美的欧式花边,精致繁复,香烟牌子讲窕对称、平衡等。以其为奉天太阳烟公司绘制的1936年月份牌我见犹怜花见羞为例,与杭樨英所绘白马、足球牌香烟月份牌相对比可见明显区别。二者除画法、风格之迥异外,后者经常画面简洁、无边框装饰,活泼而富于变化,色彩也趋向鲜艳,年代或更早。除上述作品外,广东省博物馆还收藏有药品、绸缎庄等行业的宣传广告画和月份牌。总的来说,月份
13、牌画的诞生及盛行与当时中国上海被迫开埠、外商资本强行输入、民族工商业崛起,以及西方现代彩印技术传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作为中国年画发展的一个部分,集月历、广告、美术于一身,将传统国画和木版年画相结合,并融入西洋绘画的艺术手法,即把西方的水彩、水粉画加以利用和创新,从而成为中国年画史上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品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学术界已经开始对月份牌年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术史、艺术设计、广告学、文化研究和民俗学等学科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与艺术并存的月份牌画,因其印刷精美、题材多样,而又极富时代气息,而被私人和公立机构珍藏。它们为人们研窕和还原民国时期民俗文化、女性形象、服饰潮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注释:1钱乃荣.钱乃荣文学论文集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300.2梁海燕、梁玉娴.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探秘J.美术大观,201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