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葛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南·葛覃.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周南葛覃(2012.10.28)一、关于题目和诗序。葛覃,音格谈。“葛”是一种藤类植物,“覃”是指长长的藤条。此诗为什么用葛覃作为题目呢?因为此诗所说的是“后妃之本”,也就是说用葛覃生长来说明女子修养的根本。葛藤与树木不同,树木以纵向生长为主,而葛藤则以横向生长为主。生为男子,应该像参天大树一样,挺拔高耸,以便成为家国栋梁之材;生为女子,应该像作为织布做衣的材料葛藤一样,柔长茂盛,做好持家之事。毛诗序说:“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灌(音换,同浣)濯(音浊,洗涤)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为什么说是“后妃之本”,而不说是“妇女之本”呢
2、?因为后妃要“母仪天下”,是天下妇女的典范。并非所有妇女都能做到像后妃那样,但是,没有后妃这样的德能,便不足以成为后妃;天下妇女,即使不能成为后妃,但是,不可忽视后妃这样的德能修养。为什么此诗被称为“后妃之本”呢?无论男女,当然首先都要有道德修养,然而道德修养是内在的,却必然要反映在外在的形式上。任何人的习惯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后妃之德,作为天下女子的典范,也是从小培养而形成的。女子成年则出嫁成家,在出嫁之前就需要学习礼仪,培养好习惯。所谓“后妃在父母家”,是指没有出嫁的时候C“志在于女功之事”,是说立志把妇女所应当擅长的事情学好,如果出嫁前不学好这些,那么,出嫁之后难以持家。不会做饭菜,则公
3、婆、丈夫以及将来的儿女都吃不好;不会缝洗衣服,则公婆、丈夫以及将来的儿女都穿不好。“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说,在外种地、做工、行商、当兵、做官,主要是男人的工作;解决家庭的吃穿问题,让家人吃好、穿好,是女人的主要工作之一。身为男人,不应该讲究吃穿,但是,妻子却不能不尽心尽力让丈夫吃好穿好;身为女人,不应该追求富贵,但是,丈夫却不能不尽心尽力让妻子能够富贵。母亲如果不能在女儿未出嫁时学好这些,那是对女儿的未来不负责任。所谓“躬俭节用”,是妇女持家之道。妇女往往容易流于追求虚荣浮华,容易走向追求吃穿、金玉、享受。有修养的妇女,当然能避免这种追求;缺乏修养,就容易放纵这种欲望,不会“过日子”,导致
4、家庭不和,乃至导致悲剧。善于持家的妇女,必然是会“过日子”的,她自己不讲究吃穿,还能知道节俭。在家境贫寒的时候省吃俭用,那算不得节俭;家境富贵的时候不奢侈浪费,那才算是节俭。所谓“服灌(音换,同浣)濯(音浊,洗涤)之衣”,是“节俭”的表现。俗话说:“好男不吃祖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家庭的安定,在于丈夫在外尽心尽力按正道去做,从而得到富贵;在于妻子在家尽心尽力地朴素节俭,从而避免奢侈欲望。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穿衣都是重在洁净,而不在于新旧。所以,身为后妃,可谓地位高贵,但是,也只是身穿洗涤干净的衣服而已,而不是追求华贵亮丽。结婚之后,丈夫衣着脏乱,是妻子的失职;丈夫不尽心尽力而导致妻子饥寒,是
5、丈夫的失职俗话说:“男人是搂钱的艳子,女人是存钱的匣子。”正常的社会里,夫妻是有分工的,丈夫赚钱交给妻子保管,妻子也不能不顾大家、不顾丈夫在外面的交往用度。所谓“尊敬师傅”,是后妃德行的体现。这里所说的师傅,是专门教导女子礼仪、技能的人。如果不尊敬师傅,那当然不可能把礼仪和技能学习好,更难以做到对长辈的尊敬、对他人的仁爱,这样怎能使家庭和睦呢?不知尊老爱幼,平时没大没小,动不动就颐指气使,只能使家庭不和。唐朝杨贵妃,身在后妃之位,却只知让唐玄宗在她身边,由此而导致“从此君王不早朝”,是杨贵妃让唐玄宗放弃了他对天下臣民的责任;由此而导致“三千宠爱在一身”,是杨贵妃独占了唐玄宗而使后宫不安。当然,
6、如果把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个人放在一起来看的时候,首先是唐玄宗的责任;但是,仅仅对杨贵妃来说的时候,则我们要说“妻贤夫祸少”。后妃无德,天下大乱,不能不说杨贵妃与安史之乱有密切关系;妻子无德,家族大乱,不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争财,大多与妻子无德有关。所谓“可以归安父母”,其中的“归”是指出嫁。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因为女子出嫁之后,与丈夫一起组成的家庭才是她的归宿。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说得好像不大好听,但是,谁家的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出嫁之后再被休回娘家呢?只有女儿成家之后能得到安宁,她的父母才能放心。所谓“归安父母”,也就是说女儿出嫁之后,能够让自己的父母安心而不牵挂。女子出
7、嫁之后,常常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本能地想找娘家人去倾诉,请娘家人帮忙,而一时之间难以把跟丈夫组成的这个“家”从心里当做自己的家,往往要过多少年之后,才能认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个别妇女一辈子也认识不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家庭、家族不和,还让娘家的父母为她担忧、生气。俗话说:“生是丈夫家的人,死是丈夫家的鬼0”这句话也不好听,却又不能说不是事实。女子出嫁之后,生活在丈夫家,侧重于照顾公婆、丈夫和子女,这是说“生是丈夫家的人”;死后与丈夫同穴,得到跟丈夫一起生育的子孙的祭祀,这是说“死是丈夫家的鬼”。难道不是吗?所谓“化天下以妇道”,是说有德的女子可以成为后妃,这样的后妃正是天下妇女的典范。后妃有德而自正,
8、然后能“母仪天下”。作为妻子,知道如何善待丈夫;作为媳妇,知道如何善待公婆;作为母亲,知道如何善待子女。可是,这些都是在出嫁之前就需要学习和修养的。养成妇道,在出嫁之前;完成妇道,则在出嫁之后。不仅女子如此,男子也一样。所谓“学而优则仕”,是先修身学礼义,然后从政仕;所谓“仕而优则学”,是从政的时候不能不继续学习和提高修养。二、阅读诗歌原文:第一章:葛(格)之覃(谈)兮,施(易)于中谷。维叶萋萋(欺),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接)。第二章: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易)是潼(或)。为(围)统(吃)为给(细),服之无数(易)。第三章: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擀(浣)我衣。
9、害(合)港害(合)否(缶),归宁父母。三、第一章讲解:“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是说葛藤的藤条渐渐变得很长了,是从幽隐的山谷之中生长出来。这意味着葛藤的根扎在幽隐的山谷之中,不是为了使人欣赏,只是在按照本性自然而然地生长,好比女子逐渐成年的过程。长恨歌中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女子无事,不轻易出家门;出家门,必有人伴随。越是有礼仪的人家,越是如此。古人在宅第周围栽种桑树,为的是女子采桑养蚕时,避免遇到危险。女子出门,有人伴随,而且绝不张扬,避免男人见色起邪心,避免给女子带来危险。但是,中国在这方面没有过分,既非让女子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也非让女子随意显露美貌在外。女子之美,不是拿
10、来给天下人欣赏玩味的资本,所以说“女为悦己者容”,而不是“容为使人悦己”。女子之美,献给丈夫,而不是为了讨取别人的喜悦。“维叶萋萋,黄鸟于飞”,是说葛藤的叶子茂盛繁多,有往来飞翔的黄鸟相伴.葛藤的叶子茂盛繁多,好比说少女自然健康地成长;有往来飞翔的黄鸟相伴,好比说少女的生长环境淳朴自然C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意味着生机旺盛。“维叶萋萋”,不是说相貌之美,而是健康茁壮0婚姻在于“以德相配”,而不是“以貌取人”。“和睦”的“睦”,不是因为美丽,而是因为看着顺眼。如果婚姻是因为美貌,那么,这样的婚姻是很难牢固的。君子必然以德相配,小人才会以貌取人。“黄鸟于飞”,不是追求玩乐,而是天然纯真,交友慎重。
11、为什么诗歌中不说“乌鸦于飞”,却说“黄鸟于飞”?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与善用心计的人交友,也容易导致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习惯,所以,交友不可不慎。“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是说黄鸟成群而听落在灌木之上,和谐地鸣叫着,声音传到远处。为什么黄鸟能够“集于灌木”?“集”本来是指很多小鸟停落到树木之上,因为少女和善,所以,才会有众鸟前来。为什么黄鸟能够“其鸣喈喈”?“喈喈”是叫声和谐而且声音传送得很远,因为少女和善,所以,众鸟好像好像受到了感召,也能和谐相处;少女和善,美名自然远扬,而不是靠自身的宣传和夸耀。正如虞世南的蝉诗中所说的那样:“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同时,众鸟群集,也意味着“一
12、家有女百家求”。四、第二章讲解:“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我们不再重复了。“维叶莫莫,是刈是澧”,其中的“莫莫”虽然读音就是“莫莫”,但是,它的意思接近于“幕幕”,“维叶莫莫”是说葛藤的叶子生长得很大很多,茂密得像帷幕一样遮挡住藤条,这也意味着葛藤长大了,能发挥它的作用了,象征着少女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出嫁担当起妇女的责任了。所谓“是刈是澧”,是说到了可以收割而煮成丝麻的时候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说“我不想,不想,不想长大”,那就是没有出息的人。我们常常把少女叫做“姑娘”,古人常常在女子的名字中用一个“娘”字,意味着女子将来是要做“舅姑(公婆)”之中的“姑”,要做孩子的“娘”,这是正常的,而且
13、是应该的,所以说“女大当嫁”。一女不嫁,就会使一位男子无妻、断子,所以,女子出嫁与否,不是个人问题0再者,俗话说得好:“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为统为给,服之无数”,是说葛藤被收割,然后经过水煮而得到丝麻,再纺织成为粗葛布或细葛布,做成使人喜欢穿着的衣服。“统(吃)”是粗葛布,“给(细)”是细葛布。“服”是穿在身上。“无数(易)”是不厌烦。如果葛藤生长得不好,所得到的丝麻也不会好,当然,用它做成的衣服也不会太好。这是从女子的修养来说。从女子的事功来说,采葛、织布、制衣,都是女子之事。从女子的生活习惯来说,身穿葛衣而不厌烦,是节俭的体现,更是不求华丽的体现。衣服贵在整洁合体,而不是贵在华
14、丽。追求服饰华丽,是不可取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得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结论。需要知道,三国演义中刘备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他的妻子已经死去的情况下说的,更要注意,当时赵云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而“七进七出”,为了安慰赵云才违心地说出这样的话。有德之人,不会重色轻友,也不会重友轻妻,在迫不得已而只能两者选其一的时候,是无可奈何。在平常情况下,绝对不能有“妻子如衣服”的念头。五、第三章讲解:“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其中的“言”是“我”的意思,指少女;其中的“告”,不是“禀告”,而是“得到教诲”。全句的意思是说,师傅教导我的是的要学习好结婚之后应当懂得的礼仪。无论男女,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
15、有师傅的教导,所以,女子有女师加以教诲。男女都需要道德礼仪的修养,但是,毕竟男女有别,所以,女师专门教导女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亦即女子的品德修养、女子的言行礼仪、女子的举止容仪、女子的事功技能,由此而成就妇道,只有把这些学好,在出嫁成家之后,才能把自己的职责做好,也才能使父母不会因为自己不在身边而担心自己。假如出嫁之后,整天让父母为自己担心,那是不符合孝道的。所以,女子跟随女师学习出嫁之后的礼仪。“薄污我私,薄灌我衣”,其中的“薄”是“勉力”的意思;“污”是“清洗脏污的衣服”的意思,就像“受”有“接受”的意思,也有“授予”的意思,就像“乱”有“混乱”的意思,也有“整理混乱”的意思;“私”
16、是指女子平时所穿的衣服;“擀(换)”字与“浣”字意思相通,是“洗涤”的意思;“衣”指女子出嫁后拜见公婆以及到宗庙拜见时所穿的礼服。全句的意思是,要尽心尽力地把我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尽心尽力地把礼服洗干净。师傅的教诲不能不听从,师傅教导少女要注意衣服的洁净,不仅礼服要洗涤干净,而且平时的便服也要洗涤干净。相对来说,男女当然都应该注意清洁,但是,女子养成清洁的习惯更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男子如果过分重视干净,那么,脏活儿、累活儿由谁去做?怎么去当兵打仗保卫国家?所以说,男子对洁净不大重视,不算很大的问题,而女子不重视洁净,问题就比较大了。“害擀害否,归宁父母”,其中的“害(合)”,与“何”的意思相同。全句的意思是说,知道什么应该清洗和什么不应该清洗,这样,在结婚之后,也能使父母安心而不牵挂。这里所说到的,只有什么衣服应该清洗,其实,其中包括何时应该穿平时所穿的燕服、何时应该穿礼服,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少女能把师傅的教诲落实,是尊敬师傅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