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矿井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第一节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来源分析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毒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主要有氮气、二氧化碳、瓦斯、氢气等。有毒气体其最高允许浓度如下表: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表名称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硫SO20.0005硫化氢H2S0.00066氨N0.004一氧化碳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它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井下放炮工作。它有强烈的刺激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
2、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引起肺水肿、肺心病等。二氧化硫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这种气体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这种气体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氮气这种气体无毒,但当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事故。
3、井下大量存在,必须加强重视,加强防范。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工作人员呼吸、煤氧化、坑木腐烂、放炮、火灾、井下大小便等。其特点是无色,略有酸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不支持燃烧,易溶合在水中,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氢气主要来源是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爆炸、井下充电。主要特点是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这种气体能燃烧也能发生爆炸(爆炸界限474%)。主要危险是当井下发生火灾,灭火过程中用水灭火时,产生大量氢气,这种高温气体极容易造成灭火人员的烧伤、灼伤事故,也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所以在灭火过程中应特别引起重视。第二节有毒有害气体的预防防治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采取以下的措
4、施:1、首先煤矿应加强通风,向矿内连续供给新鲜风流,使上述的有毒有害气体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浓度以下。2、向煤层灌入石灰水可以减少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浓度。3、井下放炮地点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必须喷雾洒水;待炮烟吹散后才能进行其他工作。4、井下生产过程中要防止煤炭自燃,因为煤炭自燃能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剧毒气体,很容易造成井下人员伤亡事故。5、在井下生产过程中要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以防煤尘爆炸事故。6、发生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必须迅速及时的佩带自救器,防造成井下大量人员造成中毒伤亡事故。第三节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处理措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救援措
5、施,防止灾害扩大。1、迅速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退,积极抢救遇灾人员,并立即通知和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分,发现火源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2、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救灾方案,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救灾工作,重点抢救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通防部门要及时检查通风设施、巷道破坏情况,进行相应的通风系统调整,使产生的有害气体尽快进入回风巷,缩小受灾范围。.4、灾区人员应沉着冷静,尽可能了解事故的地点和规模,同时尽快报告矿调度室,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按避灾路线迅速而有秩序地撤离。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以最快速度(但不要跑,且呼吸要均匀)进入新鲜风流中,撤离时首先选择佩戴自救器向井口撤离。在撤退过程中,如遇通道堵塞,不知退路是否安全时,则应就近构筑安全地点(如碉室、两道风门之间或独头巷道)利用现场材料迅速构筑临时避难碉室,并及时打开压风管,供人呼吸,等待营救。人员在避难碉室内应静卧,注意节省电、水和氧气。碉室外可写字或悬挂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并经常性敲击管路等,以待营救人员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