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境思维方式培养言语思维能力朱自清《背影》创意教学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语境思维方式培养言语思维能力朱自清《背影》创意教学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利用语境思维方式,培养言语思维能力一朱自清背影创意教学探索徐德湖背影中“背影”一词凝聚了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心理学家波扬研究发现,在人的内部言语中,“一个词的意思比它的意义更占优势”,“一个词的意思是由该词在我们意识中引起的一切心理事件的总和”1,对此,维果茨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在内部言语里我们总能用一个名称来表达全部思想和感受,甚至完整的深刻的推论2品读背影,完全可以印证这一观点。背影一词在文章首尾、中间出现四次。作者只有“立象尽意,才能让读者结合语境,获得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感受。所以,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衣着的颜色、质地和一连串的动作做出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2、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当年作者印象中具象化的“背影”。它舍弃了其中次要的非本质的成分,使之更集中、更鲜明、更生动,更具有概括性,更能够反映父亲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了典型化意义。因此,作者行文中必定“前注之”,为具象化“背影”做铺垫,做解释;也必定“后顾之”,回望具象化“背影”,丰富和深化它要蕴含的意思,而且这个“前前后后”,必定都是与背影”相关的“心理事件”,都是在为读者理解“背影”创造语境,方便读者关联语境,聚焦具象化的“背影”,探索其
3、蕴含的“全部思想和感受”。这是一种写作思维规律,阅读背影应该遵循这种思维规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如此分析,描写“背影”的这段文字,显然就是作者具象思维和言语表达的融合。思维依傍语言,语言固定思维。“思维活动绝不是空无依傍的,必须依傍语言材料才能想,思维活动的固定形式,也就是写在纸面上的语言一文字”。言语活动中,言语和思维的融合即是言语思维。朱绍禹认为:“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这种关于语文学科本质观的表述,强调的其实就是言语思维。表达思想的工具有多种,可以是图画,可以是雕塑,可是旋律,还可以是数字
4、但用思维提取语言表达思想的言语思维能力,则是语文学科专属的核心能力。国外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都注重发展言语思维,加拿大、南非分别提出了“运用语言去思维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推理”的课程理念,美国则是非常注重“语言和思维的交互作用”。5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要善于发掘、利用、转化作者的写作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内化文本的思维图式。由此观之,教学背影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语用,关联语境,聚焦作者对“背影的具象描写,探究“背影”蕴含的复杂内涵,内化文本“立象尽意”的具象思维方法和“象以言著”的言语表达规律,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执教背影,课前要求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概括课文内容;课堂主要设计两大主问题,
5、引导学生探究“背影”中蕴含的复杂感情,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主问题一:父亲的背影是一个怎样的背影?设计这一主问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聚焦“背影”,把描写“背影的文字放在全文语境中,循着作者的思维过程,反复品读,理解“背影”蕴藏的父亲形象,发现并内化写作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语用规律。一读背影:这是一个暗淡、衰老、艰难的“背影”。1.指名朗读课文描写“背影”的文字。2.品读:这是一个的“背影”。这次的读,是裸读“背影”。两个黑”,一个“深青”,可见这是一个暗淡的背影;由“步履的蹒跚,可见这是一个衰老的“背影;由“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再结合“肥胖”,可见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二读背影”:这还
6、是一个穷困、惨淡、颓唐的背影。1 .联系课文第2、3两段中的家庭背景,分别从中提炼一个词语,概括“我”家当时的境况:“我”家当时的境况:“祸不单行”“惨淡”。2 .品读:这还是一个的“背影”。背影里折射出的家庭境况: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既烘托了祖母去世的哀伤的氛围,也暗示父亲赋闲的惨淡处境;父亲穿着布制衣服,而非绫罗丝绸,或是狐裘皮革,透露家庭境遇的困窘;父亲步履的蹒跚,行动的艰难,也可见父亲无往日的精气神,明显有些颓唐。三读背影:这还是一个无微不至的“背影”。1.阅读叙写送行过程中父亲为我”所做事情的文字,用若干三字短语概括事情的内容。送行过程中的主要事情:嘱茶房”“行小费”“讲
7、价钱”“找座位”“买橘子”“铺大衣”等。3 .从送行过程中父亲为“我”所做事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此时的父亲:一个细心体贴,无微不至。4 .品读:这还是一个的背影。买橘是一件小事,而父亲必须艰难攀爬月台才能实现。当时,如果是父亲看着行李,“我”自己去买,显然会很容易得多。可是,父亲还是自己去买了,而且是在他还要忙着谋事的情况下。在扬州把“走运”说成“走局”。因为“局”与“橘”同音,所以送橘就是希望亲友走运。显然,父亲买橘给“我”送行,除了让“我”路上食用,还有一番寄托。由此可见,父亲艰难攀爬的一举一动,都蕴含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四读背影:这还是一个真诚、执着且充满挚爱的“背
8、影”。1.阅读父亲买橘前的相关语句。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5 .品读:这还是一个的“背影”?当时,父亲为了谋生,本已说定不送“我”,可最终还是不放心,非要去;“我”本来要去买橘,可父亲不肯;再结合描写父亲艰难攀爬月台买橘的文字,就可感受到父亲的真诚、执着,以及对“我”的挚爱。五读背影:这还是父爱永不褪色、永不变形的“背影”。1.阅读课文最后一段。6 .品读:这还是一个的“背影”?七八年过去了,
9、父亲境况有没有好起来呢?没有。“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的境况不仅没有好起来,而且每况愈下。那么,父亲对“我”的爱有没有变化呢?没有。父亲和“我”虽然曾经有过不和谐,但父亲“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由此可见,“我最不能忘记的晶莹泪光中再现的那个色彩惨淡、行动艰难的背影”中,蕴含的深沉的父爱,而且一直没有褪色,也一直没有变形,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7 .整合:五次阅读“背影”,不仅读出父亲身体的衰老、行动的艰难、境遇的困窘,更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微不至的爱,真挚的爱,执着的爱,恒久不变的爱,而且前者将后者反衬得更加感人。主问题二:父亲的
10、“背影”融入了“我怎样的感情?设计这一主问题的目的是在全文的语境中,结合背景材料,探究“背影”中蕴含的作者复杂思想感情,进一步发现并内化写作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语用规律。1.链接。 链接背景资料(一)文章写于1925年,这之前发生过许多事情。据朱自清年谱记载,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家道富有,积蓄颇丰。1912年,军阀徐宝山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勒索朱家钱财。祖父为保家人安全,被迫捐出大半家财,终因不堪勒索而辞世。父亲惊惧交加,累倒生病,被迫辞去宝应厘捐局长职务。经此变故,家道中落。至1917年淮阴籍潘姓姨太太得知,朱自清的父亲在徐州纳了几房妾,赶去闹事,朱自清的父亲被撤职,花了很多钱,即便
11、买家变产仍亏空500元,祖母不堪承受而辞世。至此,朱家家道彻底败落。 链接背景资料(二)朱自清祖母丧事之后,朱自清父亲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他虽然也谋事东奔西走,但一直没有成功,家庭经济几近破产。再加之娶有一妾,家庭开销增多,朱自清和母亲过得都很受压抑。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朱自清前往扬州任教。但校长是父亲故交,将全部薪资都交给了父亲,朱自清于是辞职往他处谋身。结果“触他之怒”,与父亲失和,两年不相见。这些事情,归根结底,这些都由经济窘迫引发的。7 链接背景资料(三)1925年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已生有4个子女。他在儿女一文中写到很多抚养子女的艰难情形:我曾给叶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
12、;有时竟觉得还是自杀的好。”“近来差不多是中年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斥责,始终不能辩解,我的心里酸溜溜的J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J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J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象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来着。”想到“只为家贫成聚散,不禁凄然。82 .品读。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J多年后再忆“背影”,其中浸润了“我”对父爱深刻的生活感悟与情感体验,融入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同情、悲伤、感动、敬爱,对曾经不理解父爱的懊悔甚至忏悔,对年迈父亲的愧疚、牵挂、担忧,对家道衰败的悲
13、哀,对生活不幸的无奈3 .总结。回忆当年的“背影”,似乎这七八年来父亲还一直艰难地攀爬在那个月台上。那个“背影,记录着父亲许多年的风雨历程,凝聚着父亲生活的种种不幸,镌刻着父亲的拳拳爱心,已经成了父爱的象征,使“我”懂得了父爱的至真精神,终成铭心刻骨的思念与难以忘却的记忆。语意具有不定性,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获得确切的解释,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生成具体的丰富的内涵。背影一文中,作者以“背影”为文眼,前后呼应,在具象化的背影中,蕴含了“全部思想和感受”。教学背影,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反复品读具象化的“背影的内涵,还原作者的具象思维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在语境关联和推理活动中,发现写作思维规律,吸收、转化作者的
14、写作思维方法,从而养成结合语境阅读的习惯,进而获得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文献】:口维果茨基.语言与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71.2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49.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72673.卫灿金.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M北京:中国语文出版社,2004:117.5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8486.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6-9.7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J.语文建设,2010(6).网朱自清全集.第二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