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3811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源工省居感抹来社区建设的需前开究分析浙江作为探索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开拓者和领头羊,创造了多项改革经验,早在2019年便率先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申报工作(范梓萌,2019)。“未来社区”是浙江省首创的重大民生工程,可以用“139”三个数字简单概括。1中心,即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中心;3大价值坐标,即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为导向;9大未来场景,即通过构建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打造,以此形成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

2、9)o相较传统社区,未来社区更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优质环境的打造,重视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以及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实施。基于以上背景,为快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提升建设品质,本文分析了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接受程度、对当前社区建设的满意程度和亟须改善的问题以及功能需求,找出有助于尽快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场景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社区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促使多方共同探索、研究和监督,共创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活力新城。一、调查简介(一)调查对象及范围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式。去各市社区进行实地走访,邀请被调查居民填写纸质问卷或填写线上问卷。访谈采用实地走访

3、未来社区试点单位的方式。调研对象为浙江省下辖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六个地级市的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范围遍及以上六个地级市。访谈调查范围包括杭州市三个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单位(杭州江干采荷荷花塘社区、杭州萧山亚运社区和杭州上城景芳社区)以及宁波市二个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宁波邺州划船社区、宁波邺州白鹤社区)。(二)调查内容1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政府政策,了解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名单,未来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案和目标导向,以及未来社区建设的评价机制。2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社区居民对未来社区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对建设的支持态度。3 .通过问卷中的满意度量表,了解社区居民对现阶段社区主要

4、问题的看法和对社区建设的满意程度,分析居民迫切希望社区建设进行哪些改善的各类诉求。4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了解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的期望和顾虑以及待实现的功能等各类服务需求,找寻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侧重点。5 .根据调研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优先攻坚点及全面推进和优化未来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三)资料回收本次调查采用偶遇抽样和随机抽样,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经过审阅检查和数据录入后,确定有效问卷为738份,问卷有效率为92.25%。二、调查结论(一)居民对未来社区的认知方面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被调查者对于未来社区的概念普遍了解不多,认知不够全面,且了解情况受被调查者的

5、个人因素影响较为显著。从年龄层面看,25岁一60岁人群对社区建设相对关注且接收信息的渠道较广泛,因而对未来社区概念更为了解;从文化程度而言,学历越高对未来社区认知越清晰;月收入水平越高,对于社区生活的需求和关注度也越高,对未来社区概念的了解也相对透彻;作为业主的被调查者对社区的迭代更新更为重视,而租客对后续社区的建设相对漠视,这也符合租客居住的短暂性和对社区环境的低要求特点。居住时间越长的被调查者对未来社区的了解越全面,说明长期居民对社区建设存在更高的需求,希望自己的社区能进一步完善。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有些社区已经被列入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但被调查居民却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也对未来

6、社区概念并不了解。还有部分被调查者将未来社区与“智慧社区”混淆,将两者等价起来。未来社区是为了满足居民社区全生活链的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作为价值导向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是智慧社区的进阶版。未来社区相比智慧社区,不仅仅着眼于个体需求,而是放眼于满足社区整体需求;在社区信息化、智慧化的基础上,未来社区还要完善各类硬件设施和改善社区人文环境;同时,未来社区需要政策的支撑、资金和用地的需求更大,不仅有老旧小区的改造,还有因地制宜的新小区建设。(二)居民对未来社区建设态度及顾虑情况综合问卷和访谈结果来看,即使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未来社区了解并不透彻,但未来社区建设普遍表示支持。从问卷情况来看,

7、男性相比女性立场更坚定,表示明确支持态度的人数较多;45岁以上被调查者对未来社区建设更为期待,相对25岁及以下年轻人多为观望态度;随着被调查者学历水平提高或月收入的增加,明确表示支持未来社区创建的人数也相对较多;自有住房或在社区居住时间3年以上的被调查者也更希望社区能进一步改善,因而这两类群体秉持支持态度的人数也更多。在访谈时,受访者们表示只要是为民服务,未来社区建设能使居民从中受益,大家的生活能得到改善,这样的政策就值得肯定和支持。秉持中立观望和不支持态度的被调查者存在着各种顾虑和质疑。从问卷情况而言,被调查者们害怕未来社会建设后,社区间彼此高度相似,缺乏本社区特色,也对未来社区建设的资金来

8、源表示质疑,以及对过度依赖智慧化和数字化的担忧。(三)现阶段社区亟待改进问题从调查问卷中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反映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社区整体状况持满意态度。综合影响满意度的各项因素来看,缺乏邻里互动和邻里关系淡漠是被调查者们觉得现阶段社区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其次,社区应急与安防服务,各种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节能减排等低碳绿色环保设施也是被调查居民表示严重不满的另两大因素。就现阶段目前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被调查者们反应最为集中的是停车配件不足,此外被调查居民要求改善呼声最高的两个问题为医疗质量堪忧和社区设施老旧。在进行访谈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居民的满意情况和认为社区最大痛点的看法非常受到个人因素影响,

9、属于个体典型情况的调研。但综合来看,老小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设施陈旧、亟待更新的问题;要求加装电梯、增加居家养老和社区医疗中心是高龄居民迫切需要的服务;对于上班通勤族,基本上都表示出停车难、希望出行更为便捷的呼声;而对于学龄儿童的家长而言,幼儿园、幼小衔接、兴趣班甚至学区等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四)未来社区各场景功能需求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被调查居民在考虑建设未来社区时,觉得社区需要优先改进的三项场景分别为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和交通场景,相对而言,低碳场景、创业场景和治理场景是居民觉得可以暂缓建设的三个场景。由此可看出,在建设未来社区的过程中,应该以满足居民家庭需要作为首要目标,将子女

10、的教育、家庭的健康和交通出行的便捷列为最优先改进和提升的场景,此后再进行社区的节能环保、创业服务和治理的改善,这样建设的先后选择能够使居民效用最大化。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非常相近,对于有子女的居民,都将教育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场景,另外关注的是家庭整体的健康管理。而对于无子女的居民而言,交通出行和健康也是他们最优先选择的场景。三、对策与建议(一)拓宽宣传渠道,共同助力未来社区建设构建社区未来品质生活,离不开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街道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共同努力。目前,许多居民尚未意识到未来社区建设能带给自身的各种便利,对未来社区的概念也处于了解不清的状况,无法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积极加入未

11、来社区的共同创建中。因而,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在政策指导下带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宣传渠道外,各级管理部门可与各类新媒体合作,通过各主流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电梯广告等方式将未来社区的概念传播给居民,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则可充分利用社区公众号推送、社区宣传栏、社区活动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其中,提高居民关注度,使居民理解、支持未来社区创建的同时,也能吸引潜在的市场力量加入其中。(二)了解居民民意需求,抓住建设突破口未来社区描绘了九大场景,然而九大场景无法做到一应俱全,各功能面面俱到,因而应根据社区居民特点和需求进行阶段性的建设和改造。不同社

12、区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不尽相同,因而在进行改造前,先听取民意、了解居民最紧迫的需要后,合理制定长短期规划。老旧小区改造,不应进行大拆大建,而是以现阶段最紧迫和可能实现的未来社区概念为基础,制订各类房屋改拆建、优化整体布局、安装更新设施、提升整体环境等升级改造。如对于停车困难、设施陈旧的社区,优先进行车位规划改造、设施更新等;公共设施不足、社区治理差的社区,优先进行社区设施建设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差、空间利用率不足的小区,优先提升社区绿化面积和设计各类健身场地等。将居民最急迫的需要优先满足,才能快速提升居民幸福感,真正体现出未来社区“以人为本”的建设特点。(三)新老社区因地制宜,防止社区同质化未来社

13、区建设虽有“139”模式,但不代表社区建设千篇一律,标准“一刀切”,而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将现有资源和优势合理布局,将社区自身特色和未来社区共性有机统一起来。如历史老街区优先保留传统建筑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老旧设施更新;中老年为主的社区优先考虑居家养老、社区卫生中心、邻里互助等功能的实现,提升老年生活的健康丰富感;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区可以考虑增加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同时,重点建设交通、物流和各类周边餐饮娱乐配套生活设施;以TOD模式作为热点的社区,则应重点关注创业场景建设,吸引各类创客加入其中;而对于新社区的建设,可以按照目前能够实现的未来社区概念最高标准,进行各类规划。(四)加强人文精神

14、建设,杜绝“只见数字不见人”智能科技的应用使未来社区建设的创新成为可能,但在进行社区各类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本精神,不能让居民在日益丰富的智慧生活中沦为数字技术的俘虏。因而强调“人”的作用,对社区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包括社区的核心理念、社区的共同理想、社区的伦理道德标准等,都属于社区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具体而言,比如社区活动中心使居民们能够在互动中增强凝聚力;社区互相帮助改善邻里关系,创建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社区学堂进行教育普惠,实现居民终生学习的目标;社区自治组织帮助居民增强社区归属感,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等。宜居宜游宜业的未来社区离不开“人”,营造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有

15、助于提升居民精神层面幸福感。(五)探索资金来源,实施多主体投入未来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工程,资金来源是社区改造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所需的资金不是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就能实现的,因而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共同筹措资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将资金纳入城市建设预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公益性投资或经营创收的成本等纳入投资资金等方式,解决一部分的资金问题。其余可运用市场化力量吸引社会企业主体加入,鼓励和支持各类优质的国资、民营甚至外资企业参与进来。还可通过实行统一低价销售、给予现金或优惠补助、以旧换新等奖励办法,鼓励居民个人进行住宅内的设施、用品升级。(六)加强规划与监管,形成长效评价机制在未来社区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不应简单的着眼于短期目标的实现或零星社区的建设,而是应该科学系统地研究社区长期的总体规划和短期的行动计划,细化建设目标、实施方案、空间规划、重点任务和措施、推进机制等内容,保证未来社区建设的长期有效。因而可以在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居民有序组织、参与和协商下,多方共同监督,明确设置监管底线和最高标准,健全监管系统,及时建立和更新未来社区的评价体系。只有努力协调好未来社区发展创新与监管制度的同频共振,才能筑好专属于未来社区可持续建设的“防火墙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