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的危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炎病毒的危害.ppt(5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粪口途径口途径 经粪便排出病毒经粪便排出病毒,口腔口腔 摄入而感染摄入而感染3.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散发流行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 有家有家庭聚集现象庭聚集现象 较多见较多见 暴发流行: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生水源或食物污染,生 食毛蚶、蛤蛎、牡蛎食毛蚶、蛤蛎、牡蛎 最易引起最易引起 4.4.我国我国4040岁以上成人岁以上成人90%90%98%98%抗抗 体阳性体阳性 6 6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中获得抗体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中获得抗体 也不易感染也不易感染 HAVHAV对肝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对肝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宿主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的损宿
2、主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的损伤伤五、临床特点五、临床特点2.流行季节流行季节 散发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散发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暴发流行多见于秋冬季、雨季或暴发流行多见于秋冬季、雨季或 洪水泛滥的季节洪水泛滥的季节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 HA是一种为自限性疾病是一种为自限性疾病 HBV属嗜肝属嗜肝DNA病毒科病毒科1965年费城遗传学家年费城遗传学家Brumberg:澳大利亚抗原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68年年证实肝炎相关抗原(证实肝炎相关抗原(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即),即HBsAg70
3、年年Dane报道了完整的报道了完整的HBV颗粒颗粒。1.HBV1.HBV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管形颗粒 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Dane):):直径直径42nm,含含 双层衣壳双层衣壳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 小球形颗粒:直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在血清中含在血清中含量最多,量最多,管形颗粒:管形颗粒:2240400nm。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HBsAg无无感染性。感染性。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HBsAg内衣壳内衣壳DNAPHBV DN
4、A外衣外衣壳壳HBcAglHBV DNA全长约全长约3.2kb,为双股环状。双链长度不为双股环状。双链长度不对称,长的链为负链,与对称,长的链为负链,与病毒的病毒的mRNA互补;较短互补;较短的链为正链,其长度为负的链为正链,其长度为负链的链的50%85%。HBV负负链有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全长全长4.7kb pre-C区区:编码编码HBeAg C区区:编码编码HBcAg P区:编码区:编码DNAPX区:编码区:编码HBxAg C区区:中中蛋白蛋白 中中HBsAg大蛋白大蛋白 大大HBsAg主要蛋白主要蛋白 HBsAg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医源医源 性传播:性传播:输血
5、、血透、输血、血透、拔牙、注射拔牙、注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外伤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外伤 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透过胎盘、分娩、哺乳透过胎盘、分娩、哺乳 1.传染源:传染源:乙肝病人和乙肝病人和AscHBV进入肝细胞的过程:进入肝细胞的过程:肝细胞肝细胞PHSAPHSA受体受体HBVHBVPHSAPHSA2.HBV在体内的复制过程在体内的复制过程 是一个是一个逆转录逆转录过程过程HBV DNAHBV DNAcccDNAcccDNA前基因组前基因组RNARNA3.HBV损伤肝细胞的机理损伤肝细胞的机理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HBV本
6、身无细胞本身无细胞 致病性致病性三类淋巴细胞参与三类淋巴细胞参与NK细胞:不需致敏细胞:不需致敏CTL(CD8+):主要靶抗原为肝细胞膜上主要靶抗原为肝细胞膜上HBcAg抗体依赖性淋巴细胞抗体依赖性淋巴细胞 (ADCC)抗抗-LSP抗抗-LMP自身免疫自身免疫(1)HBsAg出现时间出现时间:HBV感染后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携带者:可持续阳性持续阳性曾用名:曾用名:HAA、澳抗澳抗HBsAg 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HBVS 基因基因整合整
7、合肝细胞肝细胞DNA持续表达持续表达“空心汤团空心汤团”HBsAgHBsAg 的亚型的亚型adradwayrayw长江以北长江以北长江以南长江以南新疆、西藏、内蒙等新疆、西藏、内蒙等(2 2)抗)抗-HBsHBs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消失后(空白期(空白期 或或 窗口期)窗口期)抗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感染进入恢复期抗抗-HBs 对相同对相同 HBsAg亚型的亚型的HBV再感染有免再感染有免 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保护力不完全。(3)
8、HBeAgHBeAgHBeAg是是HBcAgHBcAg的降解产物的降解产物HBV CHBV C基因基因前前C C区区C C 区区前前C/C 蛋白蛋白HBeAgHBeAgHBcAgHBcAg表表 达达切割、加工切割、加工分泌到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HBeAgHBeAg只存在于血清中只存在于血清中乙乙 肝肝血清血清HBeAg阳性者中,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阳性率为为92%左右左右 (大三阳)(大三阳)抗抗-HBeHBe出现时间:随着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的消失而出现抗抗-HBe出现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易加重、易演变为肝硬化、病情易加
9、重、易演变为肝硬化、-干扰素疗干扰素疗效亦较差效亦较差(5 5)HBcAgHBcAg主要存在于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颗粒 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而只能检测到抗而只能检测到抗-HBc(6 6)抗)抗-HBcHBc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的免疫原性最强可可终身阳性终身阳性HBV DNA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法 DNAP(DNA多聚酶)多聚酶):是逆转录酶是逆转录酶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HBxAg:可
10、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抗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出现后提示病毒已清除,是保护性抗体,出现后提示病毒已清除,病情恢复。病情恢复。HBeAg:是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肯定有传染性,是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肯定有传染性,但阴性者不能否定有病毒复制。但阴性者不能否定有病毒复制。抗抗-HBe:单看其阳性与否意义不大,应结合单看其阳性与否意义不大,应结合HBV DAN检测。检测。抗抗HBc-IgM():):提示近期有急性提示近期有急性HBV
11、感染或慢感染或慢 性感染者病毒复制活跃。性感染者病毒复制活跃。抗抗HBc-IgG():():凡有过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感染者均可阳性,单凭此不能判断目前单凭此不能判断目前HBV的感染状态。的感染状态。2.HBV DNA2.HBV DNA()()是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提示病毒复制水平低或已清除提示病毒复制水平低或已清除HBsAg:绝大部分绝大部分HBV现症感染为阳性,但阳性并现症感染为阳性,但阳性并 不能肯定有传染性。不能肯定有传染性。四四预预 后后婴幼儿期感染:近婴幼儿期感染:近90%转为慢性转为慢性成年人感染:成年人感染:85%以上可痊愈,以上可痊愈,10%左右
12、转为慢性左右转为慢性慢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硬化肝肝 癌癌10%10%“三部曲三部曲”HCV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原称原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 1989年年Chiron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HCV RNA互补的互补的cDNA。3.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与乙肝类似,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与乙肝类似,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4.4.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潜伏期:潜伏期:226周,平均周,平均8周周特特 点点 隐性感染
13、者及慢性无症状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无症状HCVHCV携带者多见携带者多见 急性丙肝较少见急性丙肝较少见 慢性丙肝表现酷似慢性乙肝,但起病较隐匿慢性丙肝表现酷似慢性乙肝,但起病较隐匿,临床症状及临床症状及ALTALT升高水平较乙肝轻。升高水平较乙肝轻。四、预四、预 后后HCVHCV感染极易转为慢性感染极易转为慢性HCVHCV感染慢性化率为感染慢性化率为40%40%50%50%,有报道高达有报道高达87.5%87.5%30%30%50%50%的慢性的慢性HCVHC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HCVHCV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乙肝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乙肝1.HDV1.HDV形态形态:
14、球型、球型、直径:直径:353537 nm37 nm表面包裹表面包裹HBsAgHBsAg核心核心HDV RNAHDAg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1.1.传染源: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 HBV/HDVHBV/HDV携带者。携带者。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同同 HBVHBV 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3.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co-co-infctioninfction 未受未受HBVHBV感染的人群感染的人群 super-infection super-infection 受受HBVHBV感染的人群感染的人群三、发病机理三、发病机理可能既
15、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宿主免疫可能既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宿主免疫反应介导的细胞损伤反应介导的细胞损伤四、临床表现及预后四、临床表现及预后HBV感染者混合或感染者混合或重叠感染重叠感染HDV后后易加重病情易加重病情易慢性化易慢性化易演变为肝硬化易演变为肝硬化易发展为肝癌易发展为肝癌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Hapetitis E virus,HEV)戊肝,原称为肠道传播的戊肝,原称为肠道传播的 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 HEVHEV为单股线状正链为单股线状正链 RNARNA病毒,病毒,归类于嵌杯病毒科。归类于嵌杯病毒科。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其流
16、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与与 甲肝类似,不转为慢性。甲肝类似,不转为慢性。抗抗-HEV-HEV:抗抗HEV-IgM:是近期内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感染的标志,有早有早 期诊断价值期诊断价值抗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可用于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HEV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HAV低,发病低,发病 无家庭集聚现象无家庭集聚现象,暴发流行较多见暴发流行较多见 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 黄疸较深;黄疸较深;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 炎,病死率高。炎,病死率高。五五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 分类分类 小小RNA 嗜肝嗜肝DNA 黄病毒黄病毒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 杯状病毒杯状病毒基基 因因 组组 +ssRNA 环状环状DNA +ssRNA 环状环状-RNA +ssRNA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粪粪-口口 血液血液/体液体液 血液血液/体液体液 血液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