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三问.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5648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三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曹刿论战》三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三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三问.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曹岁胎战三l句摘要:针对曹刿请见是否容易实现,为什么容易实现,介绍先秦时期,平民拜见国君的容易,到了秦朝,君主的权利与威严才无限扩大;针对战争过程,了解古代战争的一般程序及要求,尤其是受到“战争礼”的约束,与后来战争不相一致的地方;对“登轼而望之”一句不同理解的比较与甄别。关键词:进谏;战斗方式;战争礼;登轼一、曹刿见鲁庄公很容易吗曹刿乃一介布衣,鲁庄公则为一国之尊,两者地位悬殊!鲁庄公能打破常规,消除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给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佩。那么曹刿见鲁庄公是不是很容易呢?先秦时期,国君们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多数都能听取臣民的意见,见国君也不是多么困难的

2、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遗者,受上赏”,这说明了古代的明君还是希望臣下能给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而臣子在忠义思想的影响下,也愿意竭诚进谏,阻止国君的过失。只是到了秦朝,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权利都收归到了中央,由此开始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利与威严也无限扩大。另外,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教育不发达,识文断句的人数量有限,在鲁国这样的小国里,人才更易于被朝廷发现。二、鲁国是不战而胜吗曹刿论战紧紧扣住“论”,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尽,而战场上作战双方的搏杀写得极为简略,几乎看不到刀光剑影,这固然对刻画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生是不是能够就此

3、认为这场长勺之战非常容易,“一鼓不攻,二鼓不击,三鼓自溃”,甚至认为古代战争也不过如此?很多学生就认为,鲁庄公之所以获胜,只是因为抓住了战机,后发制人。那么,在“齐人三鼓”的时候,鲁国的军队在做什么?再追问一下,如果齐军击鼓以后,不管对方是否应战,直接杀将过来,鲁国是不是会溃败,历史是不是要重写?春秋时期是车兵的鼎盛时期,当时部队的基本编制是采取步、车协同编组。从整体战术角度而言,在长勺之战之时,战斗方式还比较简单原始。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全军组成一个正面矩形大方阵,缓慢推进,全军同时接战。从个体角度而言,进攻就意味着近战的展开,而以车兵为主的战斗必须要在两车交错,双方兵器可以触及的情况下才会发

4、生的,而战车易进难退的特性决定了其发起进攻就很难回转,重新组织第二次攻势。至长勺之战时,当齐军击鼓前进时,鲁军并未按照常规同时前进,而是按兵不动。齐军的接敌距离和时间无形中变为通常的两倍。这一方面使得齐军的疲劳程度增加,对跟随战车前进的负甲持戈的步兵而言尤为吃力;另一方面齐军在一鼓之后激起的士气因漫长的接敌过程而被迅速消耗;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注意的影响是,鲁军超出常规的行动必然会引起齐军的惊讶和疑惑,从而动摇其战斗决心,这或许比生理上的疲劳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这样一来,生理的疲惫再加上心理的动摇,至齐军到达弓箭射程边缘时己经不堪一击,此时鲁军才以饱满的士气和体力鸣鼓冲锋,故能一战而克。这才

5、是“齐师败绩”的真实情况。那面对实力弱于自己的鲁国,齐军为什么不直接进攻呢?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战争礼”的约束。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衰怜伤病,是以明其义也;成鼓而列,是以明其信也。”而春秋末期战争日趋激烈和残酷,战争礼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正如顾炎武所指出的:“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子鱼论战中宋襄公还因为固守“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而被后人嘲笑为“蠢猪式的仁慈”。三、“登轼而望之到底怎么理解?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是登上车扶着轼望,还是直接登上轼望?学生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查阅相关资料,

6、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分歧很大。其实,问题并不复杂。“轼”到底能不能登呢?轼的高度是多少呢?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指出:“兵车之式高三尺三寸。”按照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闻人军(1983)的考证,一尺相当于米制的19.7厘米,那么轼的高度就是65厘米。山西侯马上马墓地3号车马坑出土的春秋早期车舆,其2号车安有车轼。轼横跨车箱,两端向下弯曲,沿两侧插入车底。轼横剖面呈扁圆形,高出车底41厘米。“轼并不高,左右两旁的横栏低于或等高于轼,并且轼具有相当大的负荷强度,一足可踏前轼、一足可借助旁边的横栏或立柱,因而“登轼”不仅可能、而且可行”。(汪少华“登轼而望之”的训诂与考古考察,中国语言学报2006年第12期)对

7、于学生提出的礼记中“夫子轼而听之”一句中“轼”的质疑,也有必要比较甄别一下。释名是东汉末年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称起源的著作,书中指出:“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就是站在车里的人,双手按在车前的横木上,身体要站端正,并且上身微微前倾,表示对周围人的一种同情或尊重,一般写作“式工表示同情的,如礼记:“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表示庄重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同“凭D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而曹刿论战中,面对敌军,曹刿没有必要表现得同情或庄重。可见,理解为“登,轼而望之”并不能经得起推敲。参考文献:1李长吉.讲授文化:课堂教学的责任J教育研究,2011(10).2汪少华.“登轼而望之”的训诂与考古考察.中国语言学报,2006.3赵启正.中国要对世界文化做出较大的贡献5.人民日报,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