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5859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质疑中实现文言文的深度学习周勤丰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年8期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侧重疏通文本内容,强调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诚然,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但是教学不能局限于此。教师须站在更高的角度解读课文,挖掘教材隐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辨。在经典文言文石钟山记的教学中,笔者在落实文本内容和相应的语法知识点之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布置了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的作业。学生从多个方面对课文进行了质疑,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解读文本更加深入。现把学生的质疑内容整理归纳如下:一、质疑课文的注释

2、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一句,课文把其中的识”字体解释为知道,读Shlo对此,有学生质疑:根据之前我们学过的,这个识可以通志,读Zhi,解释为记得,记住”更好。经过讨论,大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认为,这句话解释为你还记得那些典故吗?更合理。二、质疑苏轼的推理过程我们先要明确一下这篇文章的推理思路。首先,苏轼读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认为风水相吞吐如钟声),心生疑问,并以假设论证,来强调他的观点。再读李渤的辨石钟山记(李渤认为击石得钟声),更是疑窦丛生。接着,苏轼进行实地考察。寺僧派小童向作者演示了石钟山得名的传统说法,即李渤的“击石得钟声”说。苏轼表示余固笑而不信也,否定了李渤的说法。接着,苏轼夜泊绝

3、壁,实地考察,对照典故,“因笑谓迈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并且丰富了郦道元之说。最后,苏轼指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并进一步强调写此文的目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整篇文章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双线并进之法:一是人常疑之的郦道元之说,二是余尤疑之的李渤之说。全文围绕这两点,逐步分析,丝丝入扣,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学生在上述推理过程中,提出了如下三个疑问:一是质疑第一段中的假设论证。针对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之说,苏轼举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对此,学生认为,把钟磬放到水里,大风浪不能让它发出声音,不能证明水面上的石头跟水浪相拍打,不能发出钟声,所以这一现象不能佐证郦

4、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之说的对错。二是质疑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判断。苏轼听到“噌眩之声和藏坎锋整”之声,然后就很得意地笑问苏迈,是否还记得那两个典故: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学生认为,这种理解取决于苏轼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储备,是非常主观的,其他人未必都知道这两个典故。所以,他就此得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结论,是不是也太草率了?三是质疑文章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因为前文的郦道元也好,李渤也好,甚至还有后面的寺僧,他们自以为得其实,也都是基于实地考察的,确实也是目见耳闻的。他们没有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在作者看来,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法简单、幼稚,而石钟山一带的渔工水

5、师虽知而不能言,即渔夫船工这些人因其学识浅陋,只能意会而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上述石钟山得名原因不传的事例中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应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注重调查研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可简单化,还要有个人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苏轼文中内容和论点的关系是脱节的。三、质疑课文中心句课文的中心句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事情没有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就不能主观断定它是否存在。学生对这句话有很大的疑问。一是事情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也是可以断定它是否存在的。如果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那岂不是要取消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时间和生

6、命是有限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二是即使事情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相。很多事物,如果不能透过其表象看到本质,也是会被蒙蔽的。耳闻目见未必就是真相,所以耳闻目见了,也不一定就能主观断定结论了。三是不同的人,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同一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文中的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而苏轼有他的文化储备,听出了钟声,并且能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四、疑文本的意义晚清学者俞槌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考察,认为其命名的原因是从形的角度来考虑的,全山皆空

7、,如钟覆地。今人也多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兼有形与“声”的因素。据此,有学生对文本的思想价值、意义等提出质疑。其实,石钟山记不是科学论文,而是散文,它的写作意图主要不是石钟山到底因何命名,而是要说明要讲的道理。再说,即使弄错了命名的原因,苏轼的那种敢于大胆怀疑、不囿于前人的态度,以及躬身考察、重视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也是令人称道的。林语堂说: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苏东坡传原序)。苏轼在石钟山记里的二疑三笑一悟,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睿智、幽默、可爱的苏轼。虽然我们对他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也有质疑,但是在苏轼那个时代,他的善于生疑、敢于探索的求真向善之心是令我们敬佩的。明代杨慎这样评价石钟山记:“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献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杨慎之语证明了苏轼的魅力所在,石钟山记实乃名副其实的坡公第一首记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针对这样的名篇鼓励学生质疑,非但不会降低名篇的价值,反而会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深入理解文本。这样一堂充满质疑的课,不仅让学生变得主动投入,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得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