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6746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摘要: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很通俗地告诉了我们授予方法的重要性。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既教会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又指导了学生学会学习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法指导,再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最后再进行长期不懈地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词: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持之以恒正文:”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淮南子说林训中如是说,由此可见教会学生会学比单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可是有些数学课上,老师们只注重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

2、而忽略了数学教学中的灵魂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最后即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付出很大的努力,结果却是差强人意,效果不佳。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既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到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我将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感悟:一、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要教、学合一。为人师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近20年的我,更是深刻体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才应是学生学习时最先要达到的目标。刚参加工作时,我曾教学过北师大版三年

3、级有关单位名数改写这部分知识,遇到过如0.5千克=O克、300千克=()吨这类题型。这种题本身比较抽象,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关联到不同单位间的进率及小数的乘除法等诸多相关的知识,题型较灵活多变,因此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地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我按照教科书上的教学方式反复地讲解,又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但收效甚微。万般无奈之下,我便向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她向我详细讲授了单位名数改写的方法,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如0.5千克=O克这类题型,这种情况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转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需要乘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0.5乘以100O

4、等于500,即0.5千克=(500)克。二是如300千克;O吨这种题型,这种情况是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转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需要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300除以IOc)O等于0.3,即300千克=(0.3)吨。我半信半疑地反复做题验证,发现单位名数之间的换算确实存在这种规律,只要先判断出由哪级单位名数向哪级单位名数转换,确定是乘还是除,再找出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或乘或除就可以轻松解决单位名数换算的问题,因此我把这种改写的技巧介绍给学生们,他们运用这种方法都很快正确地完成了练习,甚至在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名数改写时也不再出现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见是学习方法起

5、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探索到单位名数改写的规律,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快掌握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一旦掌握住,既可以轻松地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又为学生后继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况且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以后在工作生活中还需要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靠学生自主地、长久地去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掌握住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定的途径对

6、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科学地、高效地学习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灵活地应用于学习之中。若这样来教学,不仅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地发展。二、教会思维,顺导会学。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因素,许多学生正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而灵活的思维方法,才使得学习徘徊不前,所以要想让学生会学,就要教会学生肯动脑、会思考。譬如有些教材中蕴含的转化思想比较分散,难以让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系统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可拓展的学习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最后引

7、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就突出解题方法的指导与总结,引导学生运用分割法、添补法,把不规则的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再通过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或乘加、或乘减来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一旦掌握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再比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的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如”8+7等,采用摆小棒或拨计数器等直观的方法虽能正确计算出结果,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们后期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所以我引导学生采用凑十法来计算8+7,先引

8、导学生认识8需要加2才能凑成10,就把7分成2和5,2和8凑成10后,还剩5,就得15,所以8+7=15。后来学生采用同理的方法轻松、独立地计算出其他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式。也正因为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凑十的方法,在这个班级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从没有出现过失分的情况。所以教师一旦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技巧潜移默化的交给学生,他们有了基本的解题思维方法,以后再面对类似问题时也能运用自己的计算策略轻松地解决问题。诚如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收到了高效的学习效果,而且击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在这一过程中还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举多得啊!3、指导学法,须持之以恒。学生学习知识要

9、有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许这是许多教师的共识,但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却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学生自身特点不同,即便同样的学法指导,学习效果也会因人而异的。比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般会经历预习、听讲、做练习、复习等一些学习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掌握都要讲究方法,若哪一个环节掌握不得法都会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掌握得法,仅对一节课、两节课学习方法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把学法指导贯穿到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以恒,长久地进行学法指导。比如在指导学生用凑十法计算87时,当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

10、生用这种学法计算出其他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甚至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对它的指导贯穿了一年级的整个教学过程。况且有时课堂上的学法指导不一定能立马起到效果,这还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法有所点拨和指导。所以教师要做好指导学法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长久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乘风破浪,走得更远。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会学习比单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教师角色由“演员到导演的重大变革,更是促使学生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之得法、学之用法,从而愿学乐学。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学生持久的发展,多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若这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若这样做,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更具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