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7421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测量降水量(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天气课题4.测量降水量课时1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10.1.天气和气候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工具,认识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科学思维用数据整理、分析和归纳方法,概括一段时间的雨量

2、变化的规律探究实践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用简单的图表整理、分析天气信息。态度责任能在观察与测量中激发对天气现象的研究兴趣,培养持续研究天气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模拟降雨的喷洒方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行。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优化;雨量器实物。学生: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空气世

3、界的探索。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1.出示水循环的图片。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预设: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预设:云还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2.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从空中降落到地面。)3.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

4、后会变成水。)4.引出降水量工具。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种常见自然现象的图片,了解降水的不同形式,利用提问引出降水量测量工具,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探索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1.确定标准。出示书本第47页图片。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盆大雨。为什么?(预设:因为雨的大小不一样。)提问:我们感觉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准判断雨的大小呢?(预设:用一个标准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来

5、,再来测量。)在气象站中,这种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出示书本第48页图片,再出示制作过程图。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程步骤。)过程:选一个直筒透明杯;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O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学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3.练习使用雨量器。模拟下雨,测这场雨的降水量。出示喷壶,视频播放使用喷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读数的方法。提问: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了吗?(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大约5-10厘米距离均匀降雨。)

6、学生活动,重复模拟降水三次,记录活动手册。(建议:活动时间大约15分钟。)4.提问: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为什么不一样?(预设: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24小时的降水量。)【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交流制作雨量器的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指导,利用微课对喷壶喷洒方式和读数时的视线水平要求进行细致指导,以突破难点。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改进制作。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2.改进模拟降水。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预设:降水时喷壶嘴

7、要远一点,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3.出示雨量器中是冰雹的图片。提问:天空中降冰雹了,这种降水形式怎么测量?(预设:先让这些冰雹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制作雨量器的注意事项,强调本课的重点。通过交流一场雪的降水量测量方法,明晰降水量的概念。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自制雨量器1.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数据。2.注意事项: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

8、确定下雨的等级;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如果当地10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设计意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观察并测量生活中实际的降雨量,从而了解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天气变化规律。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夏季某天24小时的降水量为55毫米,根据雨量等级表,属于()0A.暴雨B.中雨C.大雨D.小雨2.小雨是指24小时的降水量为()A.VlO毫米B.IOS25毫米C.25s50毫米D.50SlOO毫米3.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A.雨B.雪C.霾D.冰雹。4.10.O24.9毫米的降雨量属于()oA,小雨B.中雨C.大雨D.暴雨5.降水的形式很多

9、,如()。A.雪、雨B.沙尘暴、雾C.冰雹、霜D.打雷、闪电二、判断题6.使用简易雨量器测出它里面的水面在“3”处,应该记录为3t。()7.降雨量的等级是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的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的。()8.科学家通常是根据降水的时间长短来区分下雨的等级。()9.降水的形式有多种,下冰雹、降雪都属于降水。()10.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参考答案:1.A2.A3.C4.B5.A6.7.8.9.10.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6.测量降水量降水形式:制作:模拟降水:雨_直筒透明放平雪一毫米平视冰雹“0”刻度

10、对齐毫米八、课堂反思测量降水量,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告诉学生要用雨量器测量,通过模拟实验,根据雨量器里的水位高度确定降水量的多少,这种方法看似合理,实际上把学生的主体认识抛在一边,采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从学生思维角度来组织教学。那么,怎么破?实验器材1:透明直筒杯,透明刻度条使用建议:旧版本的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画刻度条,自行制作雨量器,这些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导致真正用在降水量研究上的时间被大量挤占,不妥。改进的方法是教师提前做好雨量器,在课堂上适当介绍雨量器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回家自制雨量器。实验器材2:软袋喷壶使用建议:喷壶嘴隐藏着一个小机关,转到一个角度时是花洒喷水状态,

11、转到另一个角度则是关闭状态,方便材料摆放。不过,为了防止漏水(包括壶嘴和软袋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建议将喷壶直立放在水槽里,领取和交还时更方便。我这节课的导入还是相当不错的。一开始,出示“毛毛细雨”和倾盆大雨”,让学生说说字面上的意思,然后从问题“哪一个下的雨多”入手,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明白降水量不仅和降水速度有关,还和降水时间有关。然后,让学生猜测毛毛细雨24小时和倾盆大雨10分钟哪个降水量多,在质疑中找寻方法,确定无法收集全部降水进行测量的认识上,采用用杯子接雨的方法来比较,进而讨论到要用尺子测量,为了方便可以想办法把刻度固定在杯子上。3.不同特点的杯子,哪一个适合制作雨量器,让学生选

12、择的同时说说理由,确定选择透明直筒杯。模拟实验时,如何模拟降水的速度和时间?我提示学生可以从距离和次数上进行控制,如果喷壶离雨量器比较近会形成大雨,而次数越多则说明下雨时间更长,反之亦然。三次降水量测量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并进行合理分工,注重证据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同时,借助等级标准来判断模拟实验的降水量等级。观察一段时间(15天)的降水量,寻找一些规律和情况,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这是一个拓展知识,一般不在课堂上呈现,但作为老师应该了解。这是雨量器模型的内部结构,分别是集雨筒、外筒和内筒,我疑惑的是内筒(简易雨量器的原型)底部有个倒立漏斗状,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用途,是因为注塑模型的需要?演示材料:直筒塑料杯,直尺将尺子和透明直筒杯组合,用来测量水位,这就是雨量器的由来。直接贴好刻度,注意O刻度线要和杯子内底部对齐,这个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需要一个底部很厚的实物杯子用来讲解,或者是针对这个难点拍摄的微视频。提供了一大版的刻度条,知道我为什么从中间揭取吗?从边上揭不干胶刻度条,经常会发生刻度条和贴纸粘在一起,这样的刻度条就没有用To只有这样揭取的刻度条,才能贴在直筒杯上。诀窍:从中间部位小心揭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