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7742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教学实施必须遵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发挥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科学课程设置13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入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一、教学设计: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要在全面

2、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内容要求的基础上,聚焦核心概念,深入分析每个学科核心概念的内容结构和具体要求,从目标、活动、评价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分析新课标的基本要求。(1)理清13个学科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的内涵,知道每个核心概念在不同学段的发展进阶,并清晰描摹学生形成相关核心概念后其应有的行为表现。(2)掌握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用于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明确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的科学实践能力和需要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4)明确在每个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应完成的科学探究实

3、践活动,这些探究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价值。(5)分析内容组织在涵养科学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积极的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的育人价值。2.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1)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2)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方式。(3)分析学生的学习障碍。3.分析学习条件。(1)分析学习环境,如班级学习氛围、教师教学风格等。(2)分析学习条件,如学习的软硬件条件、学习的心理准备情况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统筹制定融合式的教学目标,做到目标针对性强、表述清晰、达成目标的措施切实可行。(二)教学活动设计:1.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

4、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真实情境设置问题,不仅为了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情境的作用,追求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同时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只有真实、可信、能引发问题的学习情境,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讨论、实验、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优化的学习情境应更有利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更有利于教师的教,既能吸引学生亲近课堂,又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2 .设计有思考价值的组合式问题。(1)问题要有逻辑顺序。教师在课堂中设计出诸多驱动性问题,应将这些问题按照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思维由浅入深的进阶顺序进行组合,以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5、、对科学观念的建构,提升科学思维能力。(2)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水平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计开放、梯度合适的问题组,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活动后能顺利做出回答,以成功的喜悦激励学习的积极性。(3)问题要有针对性。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又聚焦学习对象的关键结构和本质特征,力求集中精力攻克重点、难点。(4)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开放性和挑战性问题的特点是:当学生的认识角度、认识方式、认识水平不同时,对问题解决的结果也会不同。多种可能性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选择难度、更广的认识空间,同时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更

6、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设计开放性和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得到层次、范围不同的结论,通过解决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不同能力的学生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3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合作的教学活动,渗透科学史教育,重视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根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明确探究任务,注重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经历探究的过程,既

7、要考虑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设计必要环节,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发展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应用与迁移,做到融会贯通。4 .设计适切的探究实践活动。聚焦学习目标,将实现目标的总任务分解成系列子任务,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以完成系列化的子任务。力求活动目的明确具体,活动方式新颖多样,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高阶思维,能为学生提供全员、全面、全程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备好确保活动过程安全环保的预案。()教学评价设计:要重点关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以及单元与期末评价。以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构建

8、素养导向、“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考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1 .课堂评价: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学习方法、知识理解、学习困难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相互评价。2 .作业评价:作业对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以及对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业难度要体现适切性,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增加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作业。同时作业形式还要体现多样性。3 .单元评价:进行单元评价,是为了诊断学生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9、,要重视评价问题的基础性、评价方式的实践性和评价容量的适切性。4 .期末评价:进行期末评价,要做到设计完整的多维细目表。测评题应该尽可能覆盖学期所学内容,测评题的材料尽可能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但情境要为学生所常见;采用非纸笔测试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二、教学实施:(一)坚持素养导向,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科学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理解教材设计,关注知识间的内

10、在关联,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改变碎片化、割裂式的教学倾向。把握核心概念进阶,强化学段教学内容安排的序列化和递进性,体现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突出核心概念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加强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象、化陌生为熟悉,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有效建构和灵活应用。(一)强化学科实践,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问题或活动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活动,保质保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做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

11、科学思想方法。精心组织,加强监控,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和实践过程。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技术与工程实践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师要根据学习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明确探究和实践任务,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方式开展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三)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学习科学的必备关键能力。

12、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获得探究实践和科学思维等素养的学习机会,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经验基础。适时追问,及时点拨,激发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的思维活动。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渗透思维方法,避免程式化、表面化的说教,通过精心设问、恰当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既重视动手操作,又注重动脑思考,实现学习结果的自我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推进综合学习,重视教学内容的概括整合、总结提升。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积极开展主题化

13、、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后,要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系统梳理学习全过程的收获和体会,努力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核心概念结构化水平,形成科学观念。搭建迁移应用支架,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强化态度责任培养,体现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五)发挥新技术优势,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直观表征功能,将无形的教学逻辑结构、需强调的教学重难点知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危险性实验等,以适当的媒体方式展示出来,降低学习难度。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效利用线上学习资源,服务个

14、性化学习,助力学习目标的达成。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以针对性活动引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科学信息。(六)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1.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功能,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将“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努力做到评价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导向积极。2 .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用自评的方法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成因,并通过自我反

15、思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3 .以评价改进和优化教学。要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寻找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4 .倡导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综合利用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强调方法多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发挥

16、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发展、反馈与诊断功能,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反省学习。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对于02年级学生,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主,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不进行书面考试。三、教学评估与改进:完成核心概念的教学任务后,要依据新课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和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方案的可行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的功能价值进行系统反思与评估,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一)对教学方案的分析:分析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其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教学活动的适切性。可以从活动过程的流畅性、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和热度、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质量层次等方面分析活动任务的适切性。(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