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目标绩效的可考核性和可监测性,现列出课程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能力等三方面的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具体见表Io表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对照表内容建设基础预期目标课程条件本专业共开出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核心课程8门。所使用教材均为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为4:6o实验实训开出率为IO0%。全部专业课程均达到合格以上水平,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存在不足:(1)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2)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数量较少;(3)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优化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体系,研
2、制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包含完备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评价方法等内容的6门网络课程,4门优质核心课程,4门校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门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编写3本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并制作特色鲜明的教学课件。改进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课程教学模式,将生产性实训比例由50%提高到80%以上。人才培养模式从2013级学生开始,与威海量具厂等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学生80名,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性实训的
3、比例。存在不足:(1)“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数量较少:(2)“订单式”培养的运作模式需进一步探(3)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需进一步增(4)“2+1”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进一步改O(1)广泛联系知名企业,增加“订单式”培养学生数量,由原来的80名提高到150名;(2)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运作质量;(3)进一步改进“2+1”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能力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就业对口率在90%以上,社会对毕业生总体满意率在95%以上,毕业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类应用领域的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与操作通用机械设备的能力,胜任操作普
4、通机床、数控车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等设备,具备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岗位的能力。获得数控加工工艺员证书、中(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机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存在不足:(1)就业对口率需进一步提高;增加用于扩展学生CAD/CAM应用能力的技能证书的种类,引进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获取率在99%,“双证书”的获取率在95%以上,职业技能证书获取与专业符合度保持在100%,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软件应用等
5、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学生创新能力需提高;(3)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种类有待增加。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网络课程建设到2017年9月,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AutoCAD、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与气动等6门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1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18年9
6、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到201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到2018年9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液压与气动培植成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培植成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2.2教材建设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固化到教材中,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到2017年9月,出版机械制图教材1部,到2018年9月,出版现代
7、机械制造技术、AutoCAD教材2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体系,将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机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数控中(高)级操作工和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融入到现行课程体系,经过重组整合,构建包括机械设计、加工编程、CAD/CAM和加工工艺4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均含有生产性实训课程。其中,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CAD、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生产性实训I等课程;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及应用、数控编程实训I、加工编程生产性实训等课程;CAD/CAM模
8、块主要包括CAXA(Pro/E、Cimatron)、数控仿真实训、CAD/CAM实训等课程;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加工工艺生产性实训等课程。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支撑数控工艺员资格证书的数控加工工艺、CAXA、数控加工仿真3门课程内容整合为“工艺、编程、设计与制造”综合模块,由责任教师负责同时开出、交叉进行、有机融合,避免交叉重复;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与气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4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够用为度减少课时,为“2+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提供条件。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
9、业能力,融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研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到2018年9月,制订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一一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依托,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生产性实习比例。充分利用2个生产性教学工厂、15个校外实训基地和研发创新平台等优越条件,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践课时80%以上。2个生产性教学工厂可同时接纳100名学生直接参与平压平模切机等纸盒包装机械和万能键头等精密机床附件的新产品的开发、零部件加工、整机装配与调试等生产活动;15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进行顶
10、岗实习。利用共享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引进等方式,使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参与项目研发及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年可接纳50名学生参与研发和制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一一积极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调整学习时间的分配,由原来5学期在校学习,1个学期毕业实习,调整为2学年在校学习,1学年到企业或生产性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将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带到工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训练课程内容和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授课效率。部分学生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安排到新加
11、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进行。同时,将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构建2年在校内为主完成的课程与1年在生产性实习过程中完成课程的课程体系,理顺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教、学、做过程中的关系,明确职责,研制出该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一一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在与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威海量具厂等大型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订单式”培养学生人数从80人提高到150人左右。一一积极推行学训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实境教学法等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按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一是
12、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AutoCAD等课程按理论、实训单周交替进行学训交替式教学;二是对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合开发和自制数控机床等项目,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方案确定、图纸设计、工艺编制、原料采购、设备安装、调试与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提升综合知识应用水平;三是将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调整到企业进行实境教学,使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提高目标达成率。一一增加技能证书的种类,提高获取证书的质量。在原有数控工艺员等四个证书基础上进一步引进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资格证书,使职业资格
13、和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在99%,“双证书”的获取率保证在95%以上,技能证书获取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一进一步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利用FANUC应用技术创新工作室,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软件应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网站、信箱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机电产品设计创意,择优立项并提供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提高竞争意识。在首届“思美创”杯数控技术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兴趣
14、小组,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各种级别的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举办“制图技能”竞赛和“SolidEdge设计”竞赛,利用我院先进制造技术基地的优势,依托合作企业,每两年举办一届“天润杯设计与创新”全国邀请赛,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通过竞赛窗口,了解世界前沿技术。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力度,2017年,将“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1教学模式探究”分别立项为教学改革课题并组织实施,到2018年9月完成以上2项教改项目。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动态更新积累的方式,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又突出本专业及其所属行业特色。到2
15、018年9月,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库、教师教学指导与评价库、培训资源包等3类教学资源。专业核心课程库包括教学大纲库、电子教案库、实训指导库、CAl课件库、习题试题库、视频录像库、课程素材库等资源;教师教学指导与评价库包括教学指导书和教学成绩评价标准等资源;培训资源包中包括本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各种培训资料等资源。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示范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服务能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机械制造专业群的重点专业,该专业群覆盖的专业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检测技术及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充分发挥该重点专业对专业群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机械制造专业群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整合效应,共享优质资源。专业群的共享课程建设根据机械制造专业群中各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机械制造专业群中的相关专业所具有的共性知识和技能提炼出来,将机械制图、AutoCAD、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等课程作为专业群共享课程;将编写出版的机械制图、AutoCAD、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教材作为专业群共享教材。专业群其它专业课程建设针对专业群中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为了突出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