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根据XX市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和XX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市全民应急素质能力,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应急素质能力提升全民行动,提高应急知识技能普及率,健全完善应急素质能力建设长效机制,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安全素养,提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加快同城化发展,营
2、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二、提升行动(一)推进应急宣传进企业,实施产业工人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1.加强企业应急科普宣传教育。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将安全生产、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的科普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定期举办安全生产大讲堂应急科普大讲堂,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安全课、应急科普课。组织应急法治宣讲会,增强职工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设立企业警示教育日,开展安全事故以案促改,将警示教育落实到车间、班组;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企业,近距离接触生产、了解生产,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建言献策;组织企业积极参加防灾减灾日安全
3、生产月消防安全月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工作优秀评比等相关活动。2 .实施企业全员安全培训。企业要将安全培训纳入发展规划,严格执行培训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应急避险方法、自救互救知识。采取岗前培训与岗中教育相结合、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典型事例相结合等方法重点抓好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规范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确保100%持证上岗。加强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
4、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3 .开展应急演练提升职工应急处置技能。企业要根据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企业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要针对班组、车间、企业等不同层级分别制定演练计划,按照一周一小练、一月一大练、一季一检验要求,扎实开展实战化、常态化、全员化的应急演练活动。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应急预案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认真查找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应急演练记录,并根据情况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突出应急演练实战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真演实练检验提升职工的应急素质能力水
5、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预案演练的指导,组织高危行业企业开展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二)推进应急宣传进农村,实施农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1 .加强农村应急知识宣传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农村T+3应急队伍(安全劝导站和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民兵应急救援队伍的T+3应急体系)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在安全劝导站设立应急知识宣传区,设置应急知识宣传挂图、专栏、视频、传单。充分发挥安全劝导员宣传主体作用,制作农村安全劝导员宣传工作手册,开展宣传业务培训。安全劝导员由村民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红白理事会长、小学幼儿园教师、村医和民调员等组成,负责宣传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劝导身边各种不
6、安全行为,减少和预防灾害事故发生。灾害信息员、民兵应急救援队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灾害预防信息和应急救护、紧急避险知识的宣传普及。2 .深入开展农村应急科普宣传活动。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交通安全日健康中国行等宣传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应急管理政策文件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乡村广场等村民活动场所建设应急宣传栏,依托农广校等平台开展农民应急教育培训,将应急科普教育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内容,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基本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依托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气象
7、科普基地(场馆、展室),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3 .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群体的应急宣传。多灾易灾村和雨窝镇、蓄滞洪区、旱涝灾害易发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林业重点区、矿山采空区、生产经营单位集中区等重点区域,要结合本区域主要灾害风险特点,有针对性的常态化开展灾害预防和应急避险知识宣传,确保群众懂本区域主要灾害特点,懂灾害预防知识,懂基本自救技能,会预防,会避险,会自救。要加强自然灾害普查成果应用,对邻山邻坡邻水的自然灾害风险点进行风险辨识,设置明显警示提醒标志,标明灾害特点、风险等级、预防措施、分包责任人,完善监控监测手段。重点时段要开展不间断巡防巡查,对风险地点邻近人群入门入户进行警
8、示提醒。4 .建强农村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针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编制村级应急预案或应对处置方案。加大预案和处置方案宣传培训力度,制作一图懂一张清卡片并发放到户。各行政村每年要组织开展12次针对本地区主要灾害风险的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演练,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明确23名村应急吹哨人,建立应急处置联络通信网络,遇有危险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应急避险。建立安全劝导员分包制度,每人分包10户左右群众,平时开展宣传教育、上门服务,遇有灾害事故逐家逐户疏散撤离。健全完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动员群众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三)推进应急宣传进社区,实施城镇居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
9、行动1.扎实推进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修改完善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社区要建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设立专职管理人员,明确社区网格员的安全宣传及隐患排查职责。强化十个有标准化建设。选择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熟悉社区情况人员担任安全劝导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家庭妇女等加入安全劝导员队伍。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要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常识和安全提示宣传力度,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建设完善的社区应急广播系统。2 .系统开展社区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教育。结合本地区和社区实际,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交通安全日全国
10、科普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水灾等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每年要组织23次社区应急培训或应急避险演练。制作社区安全劝导员宣传工作手册,明确安全劝导员宣传工作职责,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安全劝导员宣传作用。要明确宣传重点,加强居家出行、用电用气、应急处置、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日常安全知识宣传,针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灾害特点,开展防风、防汛、防震、防雨等灾害预防知识宣传。3 .建立社区应急响应动员体系。要科学分析研判社区灾害事故风险,制定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明确预防和应对措施。健全完善社区应急动员体系,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应急动员战斗
11、堡垒作用,设立社区第一响应人,社区党员干部、安全劝导员要分包到户,责任到人,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应急处置及疏散撤离快速有序。以社区干部、物业公司职工、社区志愿者为主,建立兼职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和日常演练,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要为社区划定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撤离路线,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制作社区应急疏散标识图,设置在小区进出口等明显位置。4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作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发挥人民团体、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公益性组织,保险公司等商业机构,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
12、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距离现场近、情况熟、反应快、行动快的优势,开展先期灾害应急处置,组织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推动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志愿服务工作,将应急科普宣传纳入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报到行动。努力形成全员动员、预防为主、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社区基层应急能力。(四)推进应急宣传进校园,实施青少年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1.将应急素质能力教育融入教学全链条。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提升应急素质能力的目标贯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融入教学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重点开展识险辨
13、险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学阶段,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倡导应急志愿服务。加强职业教育阶段的应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学生面对各类危机场景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应急知识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2 .开展校园应急科普教育活动。将应急科普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专题应急科普教育;用好各级安全教育平台和各类安全教育资源,将应急科普知识纳入每周一课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应
14、急科普专栏。在校园科技馆中植入科普教育内容,将应急知识技能纳入学生军训和夏(冬)令营,丰富校园应急科普第二课堂,切实提高应急知识与技能普及率。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制定校园应急处置演练大纲,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3 .强化校内外应急科普资源衔接机制。推动建立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共建协作,普及应急知识,使学生和教职工做到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鼓励应急专家、救援队员、科普志愿者走进校园,担任校外安全辅导员,开办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气象知识小课堂和移动课堂。完善各类学校与应急体验馆、应急科普基地、气象科普基地等场所的联系机制,充分利用公共场馆和科普设施开
15、展实践活动。加强与各地红十字会合作,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开展救护实训,有效增强校园应急救护能力。4 .加大教职员工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将应急知识技能作为教职员工培训进修的必修内容,提高教职员工突发事件应急避险组织能力和现场施救能力。组织教职员工参与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避险、紧急自救流程,明确应急避险组织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将应急专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外的辅导任务计入工作量,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农村学校应急课程教师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学校应急课程专兼职教师不少于100人次。(五)推进应急宣传进家庭,实施家庭群体应急素质
16、能力提升行动1.开展应急宣传敲门行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及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安全劝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开展用气用火用电安全防范提醒、自然灾害知识普及、居家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要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单、微信群推送安全提醒和安全短视频、入户调查、有奖竞赛等群众易知易懂、乐于参与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地宣传家居安全常识、应急自救知识。供气、供电、供暖、通信等部门要利用上门安装、维修、巡检机会,帮助排查隐患,发放安全明白卡和宣传品,普及安全预防知识。气象、水利、住建、自然资源、消防等部门要制发自然灾害防治和家庭安全宣传品,农村(社区)要为每个家庭发放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简要手册,制作应急避险撤离示意图,张贴在门后、窗口等位置。发放居民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