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稻瘟病防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水稻稻瘟病防治作者:郭雨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04期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该病广泛分布于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分布遍及世界各产稻区。病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0%50%,而现代农业日益依赖于品种大量单一化种植,使遗传多样性遭受损失,加重了病害流行的潜在威胁。一、稻瘟病主要类性和症状1、节瘟:多在抽穗后发生,最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逐
2、渐环绕节扩展,最终使整个稻节变黑腐烂,干燥时稻株病部易折断。2、叶瘟:病斑有两种,即急性型病斑和慢性型病斑C急性型病斑的特征是叶片上可以看到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叶片正反面同时生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的出现往往是叶瘟流行的征兆,但它也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是叶瘟常见的典型性病斑,最初在叶片上产生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梭型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叶背面有灰色霉层。3、稻颈瘟:最初在稻颈上产生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稻穗颈成段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而重的可造成水稻白穗;发病晚的可使水稻瘪粒增多。穗部枝梗、穗轴受害后,会变成褐色或灰白色,并使其上的小穗不结实。二、病害侵
3、染循环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上或病种子上越冬。除病种子在旱育秧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苗瘟外,若温湿度适宜,病稻草上的病菌即可产生分生孑包子,借气流传播到水稻上,传播距离101000m或更远,遇到适宜温湿条件时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染叶片,引起初次侵染,使叶瘟发生,再经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使叶瘟加重,并繁殖出大量分生池子,借气流传播,进而引起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1、第1次侵染。寒地稻作区由于早春温度低,在苗床上很少发生苗瘟。因此,初次侵染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露天存放的病稻草。当气温上升到15C、湿度又适合时,就能不断产生分生孑包子,花子经过风雨传播引起稻苗发病。2、分生抱子散落。分生抱子成熟后,在9
4、0%以上的高湿和1126条件下,飞散速度较快,雨天对泡子飞散量影响较大,有利于病害传播。3、抱子固定。抱子一般散落在14片叶中央部位,12mmxl5mm面积上可分别着落220、117、33、8个抱子,越是底部,叶片越多三、防治措施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指导下,采取减少初侵染源,选用抗病品种,推广科学的栽培管理和及时用药剂保护等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推广旱育壮秧、稀插、配方施肥、浅水灌溉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减轻稻瘟病的放生C通过旱育壮秧、稀插,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水稻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在施肥上,搞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条件的实行配方施肥,防止偏施、晚施、多施氮肥
5、,适当增施磷、钾肥。盘锦稻区以偏盐碱田块为主,在施肥中要进行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在改善土壤的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减少病害发生。栽培上实行浅水灌溉为主,做到浅、干、湿相结合,为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降低稻瘟病的发生。2、药剂防治种子播种浸种消毒处理能消灭表面携带的各种病菌,降低种子带菌率,预防或减轻苗期病害发生,药剂可选用25%咪酰胺乳油或强氯精等。秧田期出现苗瘟要掌握发病初期用药,及时扑灭发病中心。在移栽前23d喷施1次超级送嫁药,秧田用75%瘟失顿可湿性粉剂9008山012对水75()1喷雾,可减轻大田叶瘟病。在水稻分窠期至孕穗期.叶片初见叶瘟病斑或出现急性病斑时,应及时喷药防治,控制发病中心,可选用75%瘟失顿或40%稻瘟灵。对稻瘟病常发区和感病品种,一定要掌握防重于治的原则,全面进行药剂预防,掌握在破口始穗初期喷第1次药,用75%三环唾可湿性粉剂600ghm2或40%稻瘟灵乳油12001800mlhm2对水750kg喷雾,齐穗期再喷第2次药。如生长嫩绿,多肥贪青,叶片上有新病斑出现和多雨多雾地区,于灌浆期再防治1次。(作者单位:150800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