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陕西的雨神祠庙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陕西的雨神祠庙初探.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清代情的雨神祠庙初探清代陕西地区雨神祠庙的建设是陕西地区祈雨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是祈雨文化的物质载体。目前学界关于陕西地区雨神信仰的研究较多,但专门探讨清代陕西雨神祠庙的研究则不多见,如王庚1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究陕北民间水神信仰与崇拜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王海银2以明清时期陕西祈雨作为研究对象,对祈雨的神灵、仪式以及信仰的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透过祈雨活动来认识祈雨现象所反映出来的传统意识观念和区域性的信仰价值观;张晓虹、张伟然网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阐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等。本文拟通过时地方志相关记裁的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一问题进行
2、探讨。1清代陕西的旱灾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雨水的灌溉,然而对于陕西来说,雨水缺乏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陕西地处西北内陆,地貌区域分异明显,北部为风沙高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中部为关中平原。全省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很大,受地形和高差的影响,气候区域差异明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陕西大陆性气候较强,容易出现多种气候灾害,诸如旱、涝、冷害、暴雨、冰药、干热风、大风等等,其中以旱涝影响最大,两者发生频率相近,但旱灾的危害程度比涝灾严重且范围大”4。清代,陕西地区旱灾频发,持续时间久、危害程度高,几乎每朝皆有发生。例如,乾隆时期,华县发生了
3、严重的旱灾:乾隆五十七年,春夏旱。嘉庆时期,华县和神木县均发生了大旱:华县“嘉庆十五年秋,大旱5。另据神木县志载:“马济川,云南建水人,举人,嘉庆年任神木知县,教养有方,十九年,旱灾,办赈允洽民情”6,表明神木县在当年也发生了旱灾。光绪时期,陕西大荔县和朝邑县发生的旱灾极其严重:“光绪三年,大荔、朝邑两县大旱,亢阳逾年,先年糜、谷薄收,翌年麦、豆亩仅数升,秋又无收,麦未下种。粮价奇贵,人民大饥死亡过半,以致人口剧减,大、朝两县,由41万人减到19.2万多人。”7据时人所见,潼关以西沿途大树之皮,皆被灾民剥去果腹”网。而西安府志载:“时旱灾频仍,兼以黄鼠害稼,地多菅草。”9光绪四年,还发生了一场
4、更为严重的一场旱灾,即“丁戊奇荒”10,这一灾害波及多个省份,时晚清时期民众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有清一代,陕西地区发生的大的旱灾15次左右(详见表1),可谓旱灾高发区。续表1清代陕西部分地区旱灾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出,清代陕西的旱灾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时期,其中,以中、晚清时期的灾况最为严重。旱灾具有季节性特征,以夏旱居多,其次是春旱、秋冬连旱。这些灾害给民众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推残,大大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祈雨信仰、祭祀雨神等方式来慰赭自己对于旱灾的恐惧,官方也恐因旱灾扩散激起民变,企图以神灵约束民众。在官方推动与民间自发的双重影响
5、下,“政治行为与民间观念结合,合成一种具有很大惯性的信仰力量T11,祈雨文化因而得到了极大发展,这种情况下,源于祈雨活动的信仰物质载体一雨神祠庙纷纷出现。2清代陕西的雨神祠庙清代陕西各地雨神祠庙建立众多,最著名的当属龙王庙、九龙庙、娘娘庙与太白庙等祠庙,此类祠庙多由官方筹建,祈雨活动也多由地方官员发起,同时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视为当地官民对于旱灾的一种群体应对模式。雨神祠庙区域分布范围极广,史料多有记载(详见表2)。例如,韩城县志载:天蹲泉在县西天蹲堡,龙泉在县南三里。府志:在之流水阴,冬夏澄碧汇龙王庙,前为方池,有松偃盖其上,旱祷有应。”12岐山县志载:“北太白山,在县北山内十五里,上
6、有太白庙,祷雨辄应。”13清代的祈雨活动不仅民众普遍参与,官方政府也尤为支持,如“京兆尹韩皋下令盛屋新太白山祀,即大雨,此祷雨之始也。康熙四年,大旱,郡令梅遇步祷于山,霖雨遍野,盖祷雨。”乾隆年间,太白山神祠被加封为昭灵普润”,14这也体现了当时政府通过推行祈雨仪式加强对民众思想的教化,以此达到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的目的。上表汇合了清代陕西近40余州县等地的雨神祠庙,共计143座,每个县平均建有三四座,可以看出:清代陕西祭祀雨神的祠庙种类、数量均较多,包括龙王庙、太白庙、娘娘庙、显圣庙、雷公庙等,其中,仅太白庙就多达49座,龙王庙更多达56座。由该雨神祠庙分布表可知,清代陕西地区的雨神祠庙的空间
7、分布较为广泛,几乎陕西省的陕南、关中、陕北的地区都有分布,且庙址基本选在较为广阔、幽静的地段。就地区而言,陕北与关中的雨神祠庙修建数量相比其他地区为多,关中地区最多。如陕西米脂县修建了5座龙王庙,神木县修建了3座龙王庙;关中地区宝鸡县修建太白疝3座,在此之外还修建了龙神庙、高祖庙等雨神祠庙:扶风县仅太白庙就有11座,可见关中与陕北地区的雨神祠庙修建数量之可观,这也反映了陕北与关中地区的旱灾之重与民众对祈雨的愿望之迫切。这些雨神祠庙的大量修建推动了清代陕西祈雨文化的发展,它们作为祈雨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保存卜.来。通过对清代陕西地区水神祠庙的大致梳理可知,该地的雨神祠庙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其中,最具
8、代表性的是龙王庙与太白庙,表明当地并无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化的祈雨信仰,而是具有多神崇拜色彩。这些祠庙多由官府组织修建、重建和修缮,其祈雨活动也多由地方官员发起,民众广泛参与其中,这反映了官民对于雨神的共同崇拜,实际上是在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的阶段,人们对于旱灾发生时产生的一种群体应对,是作为社会的人对于自然灾害的能动行为模式,体现了该地区全体民众将祈雨融入了日常生活和精神意识之中,祈雨信仰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构成要素。雨神祠庙的修建以及随之而来的祈祷祭祀活动,虽然不无迷信色彩,但是在官方的有力号召和民众的广泛积极参与下,客观上起到了抚慰民心、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相应地,雨神祠庙既是祈雨祭祀的有形之场所,事实上也成为当时人们抗击旱灾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依赖,是人们能动地回应自然灾害的结果。3结语雨神祠庙是陕西地区旱灾频发背景下官方与民间双重作用下的产物,是对古已有之的祈雨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期,政府企图以神灵约束民众,消除社会动乱隐患,维持社会稳定,因此推动雨神祠庙的建设与发展;民间为祈求降雨,求得心理慰藉,自发地传承传统祈雨文化。祈雨文化虽然具有迷信色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客观上起到了团结民众、克服旱灾恐惧、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水神祠庙作为祈雨信仰的物质载体,不仅是种实实在在的祷雨仪式活动场所,更是一种在特定时期调适民众心理的精神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