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1901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 .过程与方法(I)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学习运用比照、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重点1 .原子的构成。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教学难点1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2、。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一学生活动一问题讨论一得出结论一教师总结一拓展思维。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创设问属情景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关于分子和原子,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与它们有关的哪些知识?提出问题1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2 .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引入新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分子和原子的问题,可见大家有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索原子的构成。板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过渡原子到底能不能分?

3、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局部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一一原子的构成。板书一、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P53内容,在阅读的根底上讨论问题。投影讨论以下问题:1 .原子是由哪两局部构成的?2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 .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4 .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小结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局部构成。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局部吗?小结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

4、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过渡刚刚说的这些都比拟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图片,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学生观看图片,说出自己从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学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学生甲:从图片可知,原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局部构成。学生乙:原子已经很小了,而原子核更小,其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学生丙:原子内有如此大的空间供电子自由运动。学生丁: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对原子再进行分

5、割了,那么又是如何发现原子的构成的呢?通过什么方法对它进行分割呢?教师可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说用化学方法不能对原子再进行分割了,但是用物理方法可以对原子进行分割。很多年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确实不能再分了,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的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才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才知道它本身还具有复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问题2的答案尽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但原子核带的是正电荷,核外电子带的是负电荷,而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思考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2 .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3 .电子数与原子核

6、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答案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来自于质子所带的电荷。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2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具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3 .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而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教师我们通过一个表格,全面系统地了解质子、中子、电子这几种粒子在电性上的关系。投影展示表格P53表3-1。提问通过此表格,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答复1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的中子数就为0。2 .可以

7、得到等量关系:质子数二电子数。3 .中子数和质子数没有等量关系,某些原子中出现了等量关系,那也是偶然。小结通过刚刚大家阅读、讨论、思考,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原子的构成。4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学生猜测: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2 .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3 .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4 .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5 .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测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

8、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6 .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7 .练习稳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以下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8 .展示图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8个(氨为2)化学比拟稳定(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不稳定(3)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多或等于4个不稳定9 .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氨为2),到达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拟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到达目的呢?1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三、小结练习,诱发思考1.小结:学完本课题,我们收获了些什么?2.作业:课本习题1、3o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开展,通过设计多个讨论活动,创设多个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丰富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借助观察1一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三类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与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