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教材基础知识过关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教材基础知识过关试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教材根底知识过关试题一、根底填空1.概念:或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2 .特征:、o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局部的和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不变时,不会从中别离出来。3 .组成:由一、一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4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叫乳浊液,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5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所形成的乳浊液增强,这种现象称为O6、物质溶于水时吸热放热变化物质氢氧化钠硝酸锭氯化钠温度变化温度一温度温度7.概念:在一定下,向一定量里参加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当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
2、溶质的不饱和溶液。8、判断溶液饱和不饱和的的依据.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到达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10、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的性质。外因:温度。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o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O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11、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定义:用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内容表示意义举例(以图为例)点曲线上的点如A点、B点分别表示物质N、M在tl。C时的溶解度分别为ag和bg两曲线交点如C点表示M、N在t2t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3、Cg线表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下面的点如D点表示tl七时,N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如D点表示tl。C时,M的过饱和溶液12 .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在压强为_和时气体溶解在水里到达时的气体(2)影响因素:内因:一的性质。外因: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增大而13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在_t时,溶解度小于_被称为难溶(或不溶);溶解度介于之间,被称为微溶;溶解度介于IlOg之间,被称为溶;溶解度大于10g,被称为溶。14溶质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
4、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乘以100%。(2)公式16 、.溶液的稀释(1)依据:。(2)计算公式:假设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的质量为Bg,那么.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用品:一等。(2)实验步骤:a.、b.、c.、d.。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溶液。(1)实验用品: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2)操作步骤:a.计算b.量取c.稀释二、根底实验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镜子或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实验步骤】一、所配制溶液的溶质为固体时1 .计算:.2 .称量和量取
5、:3 .溶解:4 .装瓶贴签:二、用浓溶液稀释配制成稀溶液(溶液的稀释)1 .计算:2 .量取:3 .溶解:4 .装瓶贴签:5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1.o(2)称量、量取: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并放入烧杯中;用_矶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氧化钠的烧杯中。(3)溶解:用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4)装瓶贴标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试剂的和)06.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n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D计算: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体积为m1.),水的质量为g(体积为m1.)o(2)量取:用m1.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3)混匀: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4)装瓶贴上标签。(同上)【问题与交流】1.在溶解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三、根底曲线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下列问题。(I)N点的意义是.o(2)温度为t。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OC,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