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317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一、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层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氟中毒、氟骨症的发生。而地震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群心理创伤等社会性灾害。二、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方案各级疾控机构应根据满足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单位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

2、;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工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生产、调拨、配送和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争取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尝试协调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调度机制。实现卫生应急储备方式多元化。完善本单位储备物资的计划采购、调拨使用等日常管理制度和及时补充、更新机制,逐步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确保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灾后卫生防病现场工作能够迅速开展。各级疾控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应充分考虑各单位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推荐以满足本单位在辖区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在灾后紧急状况下3至5天现场卫生应急处置需要为准,若灾

3、情持续发展,则需要在基本储备量的基础上进行追加。三、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方案自然灾害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作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要工作内容,原则上应该贯穿于灾害卫生应急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不同的时间开展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议题会略有不同,评估目的、收集数据、评估时间要求和评估方法等环节也会有所区别。原则上,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或每年特定时间根据灾害预测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可定期开展特定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点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通过文件查阅、系统数据分析等方式,可参考本地区特定灾害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结果,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带来

4、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开展评估。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建议疾控机构在灾后48小时启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数据收集和舆情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灾害类型、受灾范围、受灾地区近五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特征、免疫规划覆盖情况、人群脆弱性、卫生应急能力状况和卫生资源等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主要是根据现有资料和既往经验评估出灾区传染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等级,有条件可以绘制灾区风险地图,从而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在灾后快速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受灾地区监测数据、现场调查、现场

5、检测、当地已采取的灾后卫生防疫措施等信息,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实际需要开展趋势性风险评估和/或专题风险评估,采用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De1.phi),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和层次分析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情况或者某个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得出风险等级,并结合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和卫生应急能力,提出灾后卫生应急策略和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结束,考虑到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因此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直至自然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

6、险被完全管控。四、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的分期分析根据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重点,本指南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灾害应急准备期、灾害应急响应期和灾后评估总结期。灾害应急准备期通常是灾害发生前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以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为主,包括识别区域内主要自然灾害人群健康风险,收集积累相关基础资料,完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应急计划等制度文件,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技术、人员和物资准备工作等。灾害应急响应期通常是指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期,早期以开展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为主要任务,为灾区提供医疗救治和伤员转运。同时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应该以开展灾区公

7、共卫生风险评估、恢复灾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关注灾区重大传染病疫情预警,做好开展灾害现场卫生应急工作准备等为主。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灾区紧急医学救援的需求逐渐降低,灾区居民逐步脱离险境,陆续进入临时集中安置区域生活。此时,灾区卫生应急工作将以疾病防控和卫生防疫为主,包括持续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疾病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风险源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恢复等。灾后评估总结期通常是指灾区卫生应急响应工作结束,外援救灾防病力量撤离受灾地区,灾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恢复到以当地疾控机构等卫生部门为主的阶段。该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应该包括总结本次灾害事件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的经验教训,评估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效果,针

8、对特定灾害和特定区域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等。五、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计划分析自然灾害应急准备阶段,各级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适时制定本单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计划。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应该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参照上级预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修订适合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其中省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政策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指导性。市县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指导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本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的主体职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本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类型及特定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人群健康影响,以本地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结果为导向,结合本地区人群健康需求和本单位自身具备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本机构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和人员分工。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组织管理、公共卫生评估、人员队伍和物资的储备管理、技术应对、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此外应急计划还应该注明具体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以及实施方案和具体策略措施等。资料整理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