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灾后评估总结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灾后评估总结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自然灾害灾后评估总结分析一、灾后疾病防控方案(一)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对各类传染病、慢性病、疫苗可预防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监测系统产生冲击,如人员伤亡、网络中断、报告设备损毁等,灾区各级疾控机构需在灾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恢复各类原有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转,如紧急采购与配备直报设备、启用手机端网络直报等。此外,根据不同自然灾害可能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在灾后第一时间建立包括症状监测、媒介生物控制、饮用水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等在内的临时主动监测系统。(二)疾病和症状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受灾地区开展传染病监测可为灾后卫生应急工作提供预警和防控策略制定依据。灾后疾病
2、监测除常规疫情监测外,还需根据灾害可能导致的疾病病种、受灾地区既往疫情特征等因素提出需要开展强化监测的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强化监测的病种可以包括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麻疹、水痘、乙脑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而对于出现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霍乱和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群应注意是否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除医疗机构常规开展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外,可根据实际监测需要将报告用户扩展至灾区居民集中安置点的医疗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以保证监测的敏感性。灾后根据需要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受灾地区的医疗机构、灾区集中安置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建立临时症状监测系统,灾后常见的症
3、状监测可包括发热症候群:发热症状、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症状、发热伴头痛、发热伴黄疸等;腹泻症候群:腹泻症状、腹泻伴便血症状和腹泻伴水样便等。此外还可根据监测需要开展如出血症状症候群、神经系统症候群等症状监测指标。开展症状监测的医疗机构、临时集中安置点每日汇总信息后以电话、传真或邮件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送,如无相关监测信息,也需进行零报告。疾控机构发现聚集性等异常信息时,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开展调查处置,确保有效控制疾病苗头事件。1、病媒生物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需在灾区持续开展媒介生物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分别于临时集中安置点、返家灾区居民村落等区域开展。媒介生物监测的
4、种类包括蚊子、苍蝇和老鼠等,同时需结合受灾地区历史媒介传染病的媒介种类适时做出调整。疾控机构依据监测结果指导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灾后媒介生物控制遵循以下原贝I:当媒介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流行时,以加强环境治理,对孳生地进行管理并辅以个人防护为主;当媒介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性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媒介生物密度。2、饮水卫生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应及时启动对临时集中安置点、医疗点、救灾人员临时居住地等场所人群集中区域以及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源水和供水点饮水监测,水源水监测包括浑浊度、pH
5、、色度、氨氮、耗氧量以及其它相关检测项目;供水点饮水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的水质常规指标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风险指标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包括色度、臭与味、浑浊度、pH、氨氮、余氯(或二氧化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集中式供水的浑浊度和余氯(或二氧化氯)每日每批处理水均需测定,以便指导应急水处理措施的进行。3、实验室检测灾后实验室检测工作以灾害衍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风险管控需求为导向。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受灾地区通过症状监测系统发现需要明确诊断的,或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点采集并送检的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标本,包括分泌物、痰液、呕吐
6、物、排泄物、血液、脑脊液等,对此类标本开展传染病病原的快速检测和/或病原检测项目;另一方面为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应急小分队人员在临时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场所持续采集和送检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等标本,如食品标本、饮用水、蚊子、鼠肺、鼠血、及土壤等环境标本等。(三)免疫规划灾后,需尽快组织人员开展免疫规划受损情况统计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馈结果。灾后免疫规划工作重点应以尽快恢复受灾地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服务和推进迟种者补种工作为主,可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实施。在特定情形下,经综合调查评估结合专家论证建议,并报灾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
7、或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四)暴发疫情处置通过灾后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灾区可能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警信息,根据需要组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病例核实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灾区传染病防控方案和疫情处置措施,并组织专业人员逐一落实。并在疫情处置结束后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灾后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区域为灾区集中安置点、学校和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等,需在该类地区加强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管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媒介生物等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中间环节,严防疫情发生。二、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方案自然灾害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作为自然
8、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要工作内容,原则上应该贯穿于灾害卫生应急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不同的时间开展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议题会略有不同,评估目的、收集数据、评估时间要求和评估方法等环节也会有所区别。原则上,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或每年特定时间根据灾害预测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可定期开展特定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点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通过文件查阅、系统数据分析等方式,可参考本地区特定灾害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结果,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带来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开展评估。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建议疾控机构在灾后48小时启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
9、险评估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数据收集和舆情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灾害类型、受灾范围、受灾地区近五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特征、免疫规划覆盖情况、人群脆弱性、卫生应急能力状况和卫生资源等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主要是根据现有资料和既往经验评估出灾区传染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等级,有条件可以绘制灾区风险地图,从而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在灾后快速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受灾地区监测数据、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当地已采取的灾后卫生防疫措施等信息,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实际需要开展趋势性风险评估和/或专题风险评估,采用专家会商法、德
10、尔菲法(De1.phi),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和层次分析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情况或者某个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得出风险等级,并结合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和卫生应急能力,提出灾后卫生应急策略和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结束,考虑到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因此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直至自然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被完全管控。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计划分析自然灾害应急准备阶段,各级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适时制定本单位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
11、案和计划。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应该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参照上级预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修订适合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其中省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政策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指导性。市县级疾控机构预案应该在体现指导性的同时,着重体现本机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的主体职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本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类型及特定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人群健康影响,以本地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结果为导向,结合本地区人群健康需求和本单位自身具备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阶段,本机构的主要
12、职责、工作任务和人员分工。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组织管理、公共卫生评估、人员队伍和物资的储备管理、技术应对、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此外应急计划还应该注明具体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以及实施方案和具体策略措施等。四、自然灾害灾后评估总结分析(一)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结束的判定原则灾害应急响应期的时间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类型的灾害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同类灾害其灾害应急响应期的长短都不尽相同。通常应该根据评估结果判定灾区卫生应急响应工作已经阶段性完成。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开展灾后评估的结果,结合我国历次自然灾害灾后评估的经验,本指南推荐可根据四方面的内容初步判定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已经阶段性完成,应该逐步转向灾后恢复重
13、建期。其中四项判定原则分别为:(1)灾区灾害相关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得到控制;(2)灾区因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要素基本消除;(3)灾区公共卫生服务已经恢复到灾前水平;(4)灾区传染病疫情发病水平与灾前历史同期水平基本接近。(二)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结束,灾区逐步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外援卫生防病力量逐步撤离,公众对健康防病的关注逐渐减少,但考虑到灾害对相关传染病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因此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依然存在。受灾地区各级疾控机构应该持续开展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灾区环境卫生学评价,广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饮用
14、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关注老人、孕产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健康以及灾后心理卫生问题。五、自然灾害信息管理方案自然灾害发生后,各项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使用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评估的基础,更是自然灾害灾后卫生防疫策略和措施制定的依据。自然灾害灾后信息报告要遵循依法报告、统一管理、属地管理和准确及时的原则。疾控机构应该在灾区应急指挥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构建灾后监测信息的收集和报告机制,明确报告时间、信息种类内容、信息报告格式、报告频次,报告机构,共享机制等具体内容。要求统筹灾区卫生应急资源,确保不同卫生机构或卫生应急队伍的报告信息实行统一管理。最终,信息报告的利用实行归口管
15、理,由灾区应急指挥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实确认后以统一口径进行通报发布。报告信息主要包括灾害信息、工作动态以及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等内容。其中,灾害信息指受灾及重灾范围、受灾人数、伤亡人数和紧急转移安置人数、房屋倒塌及损毁,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信息;工作动态指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队伍派出、已开展的监测、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应急值守、物资保障,和现场工作队在灾区开展的具体工作、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以及阶段性防控策略措施建议等;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病种可根据灾害发生地区的疾病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工作动态信息则要求灾区各支卫生应急队伍/驻点卫生防疫工作组/巡回卫生防疫工
16、作组统一报送汇总;监测信息则通过灾区常规监测系统、症状监测系统和灾区开展的主动监测系统获取。报告频次推荐每日一次。疾控机构灾后应该及时制定灾区卫生防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结合灾害特点规模和灾区实际情况,规定信息报告内容、报告频次,同时要求各项信息报告应该遵循统一的格式。六、自然灾害现场组织与管理方案(一)灾区现场卫生应急指挥体系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需求成立现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遵循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当地疾控机构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方案和统一信息。为了实现灾区卫生防疫力量全覆盖,指挥部应统筹、管理、分配灾区现场各级疾控机构(国家、省、市、县四级)及卫生防疫机构的专业卫生应急队伍。灾区现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除设立正副指挥长外,建议考虑设立综合协调、信息报送、现场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和感染控制、风险沟通(新闻宣传)、健康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必要时可以成立后方专家组对现场工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