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波氏杆菌病的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兔波氏杆菌病的防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兔波氏杆菌病的防治兔波氏杆菌病,又叫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士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广泛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并常与巴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并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兔均易感。幼兔发病率高,并且有死亡病例。成年兔发病较少。此菌在群养兔污染为64.4%,散养兔为20%。流行病学本病在秋冬季节和早春多发。该菌常存在于兔上呼吸道黏膜上,在气候骤变的秋冬之交极易诱发本病。主要通过接触病兔的飞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病兔及带菌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兔或病兔的鼻腔分泌物中大量带菌,常可污染饲料、饮水、笼舍和空气或随着咳嗽、喷嚏飞沫通过空气传染给健康兔。本病传播广泛,常呈阳
2、地方性流行。症状(1)以鼻炎、支气管肺炎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2)本病的潜伏期710天。(3)病程:成年兔一般为慢性经过,仔兔和青年兔多为急性经过。(4)症状:可分为鼻炎型、支气管肺炎型和内脏脓肿型三类。其中以鼻炎型较为常见,多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发。仔兔、青年兔和临产母兔多呈阳急性败血症和支气管肺炎。成年兔表现鼻炎和支气管炎。鼻炎型:成年兔为慢性型。病初打喷嚏,闭眼,前爪抓搔鼻部;从鼻腔内流出多量的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潮红,很少出现脓性分泌物,鼻孔周围及前肢湿润,被毛污秽。当消除诱因后,很短时间内便可恢复正常,但会出现鼻中膈的萎缩。症状时轻时重。鼻炎长期不愈。呼吸困难,不食,消瘦
3、等。仔兔多呈阳急性经过,初期刚见鼻炎病状后,即表现呼吸困难,迅速死亡,病程23天。解剖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有多量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慢性病兔出现化脓性炎症。支气管肺炎型:多呈阳散发性。多由鼻炎型长期不愈转变而来,由于细菌侵害支气管或肺部,引起支气管肺炎。鼻腔黏膜红肿、充血,打喷嚏,鼻腔流出白色黏性脓性分泌物,并可发展为脓性分泌物。鼻孔形成堵塞性痂皮,不时打喷嚏。病后期呼吸加快,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出鼾声。常呈阳犬坐式姿势,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病程可长达数月。解剖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充满黏液,或含有泡沫黏液,也有些病例为稀脓液。在肺门支气管周围到肺的边缘见有支气管肺炎病灶。病变多见于心叶、
4、尖叶,严重的病例,波及全肺叶。病变部隆起、坚硬,呈阳暗红色,褐色,进而为灰黄色。内脏脓肿型:解剖时常见到肺有大小不一(大如鸽蛋、花生米,小如芝麻)的脓疱;有些病例,在肝脏、肾脏、睾丸和心脏也形成如黄豆至蚕豆大的脓疱。脓疱的数量不等,多者可占肺体积的90%以上。脓疱内积满黏稠、乳油样的乳白色脓汁,脓疱包膜有时与胸膜粘连,肺有部分气肿。有时还会引起心包炎,胸膜炎,胸腔积脓及肌肉脓肿等。在慢性病例中常引起鼻甲骨萎缩。诊断根据临床病状,结合流行特点及剖检变化可初步确诊。但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找出病原才能最后确诊。治疗(1)治疗原则:.发现病兔时,对有价值的种兔,应及时隔离治疗。一般病兔及严重病例应及时
5、淘汰,杜绝传染来源。.对脓疱型病兔,无治疗效果,应及时淘汰。.治疗时要注意停药后的复发。(2)常用的药物可选择: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只兔每千克体重12万单位(每千克体重2.24.4毫克),每日2次。卡那霉素,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5日。新霉素,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每日2次,内服,连用35日。恩诺沙星注射液,一次量,每千克体重0.050.1毫升,肌内注射,每日12次,连用23日。磺胺二甲基喀唳,每千克体重0Ig饲料,喂服。磺胺喂哇钠,0.060.1g溶于IOOOml升水中饮服。但对脓疱型的兔治病效果差。中药:杏仁、瓜萎仁、白前、远志、防风、陈皮
6、各15克,粉碎成细粉,混匀,每次2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验方:鲜猪胆汁50毫升,地龙20克。将地龙研粉与猪胆汁混匀,烘干,研未,每次服3克,每日2次,温开水灌服。验方:鲜白杨树皮10克,白头翁10克,水煎成30毫升,每日1剂,分2次灌服。鼻炎型病例也可用链霉素滴鼻,每日2次,连用3天。还可选用鼻炎净中草药喷剂、盐酸蔡甲哇林滴鼻液,进行喷鼻。预防搞好兔舍、笼具、垫料以及工作服等的消毒,平时消毒可使用3%来苏尔溶液,1%2%氢氧化钠液、1%2%福尔马林液等。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污物。坚持定期地给兔进行疫苗接种。可用分离到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制成蜂胶或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每只兔皮下注射1毫升,每年2次。也可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进行免疫,皮下注射2毫升,免疫期限为46个月。或兔巴氏杆菌、兔波氏杆菌、兔病瘟三联苗,进行紧急和预防注射。每只兔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46个月,每年于春、秋两季各接种一次。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尽量不要从外场引进新兔。必须引进时应当做好检疫工作,把好传染关。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经细菌学与血清学检查阴性方可混群。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适宜温度、湿度,通风良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