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诊疗研究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诊疗研究进展2024.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PEComa的细胞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相关进展作一综述C1 .临床特性PEComa由特殊细胞类型组成,其特征为表达肌肉与黑素细胞、PEComa作为原发于肾脏的罕见肿瘤,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有研究结果显示,PEComa的发病机制或许与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TFE3基因相关联2-3)。PEComa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至腹痛、血尿或可触及的腹部肿块等。PEComa以发生在不同人体器甘为特点,主要包括肾脏和肝脏中的血管,F滑肌脂肪痴(angiomyolipoma,AM1.)CCST、淋巴管平滑肌癌病(IymPhangioleiomyomat
2、oSiS,1.AM)以及发生在其他少见部位且无具体分类的肿瘤(PECOma-NOS),其均来源于肌肉组织,可能包含脂肪和血管组织。肾PECOma通常为良性肿瘤,但不乏恶性发展。何晓华等报道了1例肾恶性PECOma,患者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2年CT发现肺部及骨骼转移,联合化疗后患者仍死于呼吸衰竭;OU报道1例肾AM1.,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均提示为恶性。2011年NESE等通过对41例肾PEComa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与其进展相关的关键临床病理特征,具体包括:伴发TSC或AM1.;肿病坏死;肿瘤直往7cm;肿瘤向肾外扩散或肾静脉受累;癌症样的生长模式。基于以上病理特征将PEComa分为3
3、个风险等级,若肿姗具有2个上述不良预后特征,即为低风险,肿痛进展的可能性较小;若肿痛具有23个不良预后特征,即为中风险,意味着肿瘤进展的风险处于中等水平;若肿瘤具有3个不良预后特征,则被视为高风险,肿瘤进展的可能性较高C2 .病理学特点2.1 组织形态学特点PEComa的组织学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特点对于诊断和研究该疾病至关重婴。其蛆织学形态有以下特点:肾PEComa通常由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肿招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可为梭形、圆形或多角形,且具有清晰的细胞边界、丰富的透明或嗜酸性细胞质及中等大小的核;肿师可表现为实性、囊性或混合型,实性部分通常密集,而囊性区域可能含有血液或坏死物质;PEComa具
4、有显著血管结构,肿瘤细胞常围绕血管排列,形成典型的“血管周围”模式。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揭示肿瘤细胞具彳J淡蓝色或粉红色的胞质,核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核形态多样,多数肿病细胞核呈圆形或椭网形,有时可见轻微异型性和稀疏的核分裂象。此外,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还显示肿瘤间质中血管壁清晰,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纤维化8。根据病例报告,PEComa通常表现为较大的实质性肿块,往往无清晰包膜,且呈浸润性生长9。外观通常呈灰黄色,而切割开的肿痛内部则呈现出黄色或灰白色的条纹。这类肿瘤内部经常可以看到出血和坏死现象,且肾辞脉及腔静脉的受累情况也相对较为常见。2.2 特异性免疫物化PEComa的特征是共表达黑素细胞标志物
5、(如HMB-45、Melan-A、酪氨酸酶和小眼畸形转录因子)及肌源性标志物(如平滑肌肌动蛋白、浅肌肌动蛋白、肌肉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黑素细胞标记物的免疫反应性与肌源性标记物的独特组合是PEComas的标志IlFo1.PE等10对26例PEComa患者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表达至少1种黑素细胞标记物,其中最敏感试剂为HMB-45,其次为Melan-A和MiTF,阳性率分别为92%、72%及50%。2.2.1 TSC肾PEComa与TSC的TSC1/2基因密切相关,其发病概率与年龄有一定关联,60%80%的TSC成人患者出现肾性AM1.S,比儿童TSC患者更常见11。TSC是一种遗传
6、性神经皮肤综合征,可引起多器仃局灶性发育不良和肿瘤发生,如皮肤、心、脑和肾脏C肾脏发育不良表现为肾囊肿,肾肿瘤包括AM1.和肾细胞癌。TSC和AM1.之间的关联早在1911年被认识到,1.AM和CCST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被正式描述12。2.2.2 转录因子结合IGHM增强子3近期有研究结果显示,PEComa肿瘤中发现异常的转录因子结合IGHM增强于3(rccombinanttranscriptionfactorbindingtoIGHMenhancer3,TEF3)蛋白表达,但目前尚未明确PEComa肿就中TEF3基因的具体变化13。TEF3、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fac
7、torEB,TFEB)和转聚因子EC(transcriptionfactorEC,TFEC)同属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cdtranscriptionfactor,MiTF)家族。众多肿痛的发生与MiTF家族法因高表达有关,这类肿痛统称为MiTF家族肿痢。AGARAM等14研究表明,TEF3基因重排和TSC1/2基因突变在PEComa肿瘤中互不相容,即发生TEF3重排的PEComa肿耕不会同时出现TSC1/2基因突变或杂合性缺失。2020年WHo对软组织肿瘤的分类也进行同样描述。约15%的PEComa肿掰显示,TEF3蛋白在细胞核内表达信强阳性,该
8、发现提示TEF3重排可能在PEComa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2.3 组织蛋白陶K组织蛋白施K是一种具有高基质降解活性的木瓜样半胱刎酸蛋白施,经免疫组化证实在AM1.和1.AM中存在。其在所有常见肾AM1.的病例中均呈强烈的弥漫性表达,且清楚地将肿解病变与邻近正常肾实质区分开。MARTlGNoN15对84例肾PEComa患者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组织蛋白的K在其痛变的整个光谱中表达,并指出在AM1.的诊断中组织蛋白施K比抗黑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更具优势。CA1.I6等16研究结果显示,相比HMB45高特异性但常为局灶性的阳性反应,组织蛋白版K的表达更具强烈弥漫性。3 .影像学特征
9、目前针对肾PEComa影像学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单一文献或作者全面概括其所有影像学特征。其在常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特点如下:PEComa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回声,依据其恶性程度和生K方式的不同,肿瘤边缘清晰或不清晰。PEComa经CT常表现为良性或恶性的肾脏肿块,依据肿病的血供表现为增强或不增强,恶性PECOma可能显示出侵袭性生长特征,如侵犯周阳结构。PEComa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中可能显示不同信号强度,增强扫描可能显示肿瘤内的血管富集区域,有助于进步评估肿痢的性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虽非常规诊断工具,
10、但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评估PEComa的代谢活性,帮助区分良恶性肿痛及检测远处转移17。单一PEComa影像学特征虽不具明确特异性,但综合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为其诊断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全面评估肿痫的性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临床医师对PECOma认知不断深入,未来彳望揭示其更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4 .诊断PECOma为肾脏罕见的R性肿痛,可Tf肉眼血尿、腰部疼痛、腹部包块及高血压等症状。在影像学上也无典型表现,最初因超声筛查发现肾占位性痛变,由于PEComa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与其他肿痛往往难以鉴别。诊
11、断肾PEComa的金标准为术后病理学免疫组化;结合文献认为HMB-45、平滑肌抗体和Melan-A是诊断PEComa的特异性免疫标志物,但联合其他标志物检查对其诊断也至关重要18。采用影像学诊断PEComa时需与肾细胞将进行鉴别,因PEComa中含有脂肪蛆织,而大多肾细胞癌并不含有,故通常仅分析彳无脂肪组织即可鉴别;极少肾细胞癌中含脂肪组织,故含脂肪型肾细胞癌或乏脂肪型PEComa难以通过分析脂肪成分进行鉴别。唐光健等1发现相当部分的PEComa与肾实质交界处显示平直,与肿撕相邻的肾外缘处向上隆起,将其两种表现分别称为“劈裂征”与“杯口征”,可部分反映PEComa的生物学特性,辅助诊断乏月斤肪
12、型PEComao5 .治疗5.1 监测策略PEComa是一种可能被视为良性的肿痛,治疗策略主要为定期监测肿痛变化及直接干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肾切除术、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微创保留肾单位术等)。肿瘤直径4Cm其破裂和出血风险增加,生长速度增快。因此,当其直径4Cm或出现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治疗干预.具体的治疗原则为:直径4cm且有症状的PEComa,行血管造影监测,并考虑行选择性栓塞或肾部分切除术;对于直径4cm但无症状的PEComa应每0.5年监测1次;直径4cm但有症状的PECOma,应密切监测;直径4cm且无症状的PECOma,则每年监测1次20。尽管DICKINSON等【21认为
13、,当肿瘤直径8Cm时,其破裂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应采取保肾手术治疗,但2016年BHATT22对447例PECom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中位随访43个月时肿瘤并未生长,无论肿痛直径4Cm或4cm,其生长速率均无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建议即便肿痴直径4cm,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也可先进行动态监测,若肿瘤无增K,可继续监测而无需立即千预。5.2 手术治疗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PEComa患者可选择的术式有肾切除、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微创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卜.,所有患者优先考虑行微创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
14、nsparingsurgery,NSS),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创面小等优点。功能性或解剖性孤立肾及双侧PEComa患者,应先评估微创NSS的可行性。5.3 肾动脉栓塞术(renalarteryembolism,RAE)肿瘤破裂出血患者可考虑行RAE,近年来RAE治疗效果被广泛认明1997年,HN等23研究者首次对14例PECOma(肺静脉内皮细胞瘤)患者实施RAE治疗,效果显著。其中,1例患者后续再采取肾脏切除术,其余1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CT扫描显示,有12例患者肿解表现为液化性坏死,血管成分消失,脂肪组织部分萎缩。此外,据相关资料显示,行肾部分切除或肾根治切除术前行RAE
15、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再出血和复发的风险124-25。此外,日本泌尿外科学会指出PEComa患者行NSS的目的为控制出血或防止破裂,预防出血,难以与恶性肿痛鉴别时切除肿瘤26。因动脉栓塞在预防出血及止血方面具有微创、安全性高、保留肾功能的优势,mTOR抑制剂可减少肿痢和防止破裂,故目前手术治疗被定位为对动脉栓塞或mTOR抑制剂无反应后的次要治疗。对于急性肾PECOma出血患者,RAE往往作为首选方案。5.4 mTOR通路抑制剂许多PEComa患者与TSC相关,共由于TSC基因突变,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索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致细胞生长和增殖调控失衡。在正常情况下,mTOR信号
16、通路可调节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死亡和自噬等基本生命活动27。治疗TSC相关的PEComa可使用mTOR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进行干预,其可抑制肿病生长、减小肿瘤体积等28。BlJXCK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雷帕密索(一种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方效减小PEComa肿病体积,但停药后肿瘤会再次生长,这表示手术或RAE治疗或为PEComa的根本治疗方法。KRUEGER等30推荐mTOR抑制剂作为TSC相关的无症状生长性PECOma的一线治疗,后行RAE或肾部分切除。WAGNER等31)认为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对恶性PEComa患者有效,其反应率、反应持久性、疾病控制率和安全性均反应西罗莫司为恶性PEComa的重要选择。5.5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