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古诗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古诗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低年级占诗教学一、诵读,读出节凑、读出语感诵读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教育方法,是小学生感受作品语言荚、感悟作品情意的最佳方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由内容到情感。而对诗文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古代私塾中,一群孩了在老先生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读古文。初读、熟读、反复读,直到背诵如流。即使学生年纪小,对文章内容不理解,声情并茂地朗读也可以有效地发挥发散思维、增强语感、激发联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其中的自见,便是在知识枳累基础上的一种顿悟。待到学生年龄增长,理解能力增强时,年少时曾经反复背诵、深藏在脑海中的那些美妙词句就会脱口而出,那些深刻的文字自然地与生活和
2、社会现象产生联系,这绝对比课堂上老师的反复剖析感悟深刻的多。诵读不仅指有声的朗读,还包括低声的吟读,无声的默读。拿到一首古诗,先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扫除字词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典故等,熟读成诵。此时,声音占主要地位,读者所获得的主要是声音方面所呈现的气势气概。教师不能只追求-种热烈的气势、热闹的场面。在读熟、读正确的基础上转为低声吟读,要求学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凑、合理断句。感知诗意,体味诗的。最后让学生合上书本,心中默念,回味诗的意境,再现诗的画面,也可让生眯眼摇头、带上动作,或者配上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反复玩味。整个诵读过程要恰当的运用一些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
3、,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才能使整个诵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对这种言简意丰的文体不甚了解,知识枳累和生活经验有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教师若不顾学情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斤斤于诗歌的字、词、句的解释、翻译。把整首诗拆碎r逐字逐句串讲,犹如拆碎七宝玲珑塔。不仅破坏了诗歌浑然一体的意境,使诗味荡然无存,而且限制了学生想象空间,不利于思维发展、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悟,更不利于今后对古诗的鉴赏。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强调的是学生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悟。教师需要讲解的并不是字词的表面意思,这些学生通过查字典就能解决。而应是字词在特定语境卜内布意蕴,字词为作品
4、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r什么艺术效果?这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正是需要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的地方。如唐-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偷”字在字典中有5种意思,1、盗窃,私卜.拿别人财物归自己2、偷东西的人3暗中,瞒着人(做事)4抽出、挤出(时间)5只贪图眼前的好处,得过且过。很显然,在诗中不是这几种意思,应为悄悄的、很爱惜的摘卜.,一个“偷”字把顽童爱莲的情感表露无遗,诗人用字之妙耐人寻味。再如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一句中“绿”字成全诗的点睛之笔,无字能替。用“绿”有春天的色彩美,让人满目绿色,春天的气息充满江南大地,也有动感,好像春
5、风把生机带到江南,用“到、过、入、满”均平淡五味,诗人用字之考究正是学生学生的重点。教师的作用是对重点词句进行启发、点拨,而不应把H己对古诗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学生对诗意的感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有感而发。此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样。正如方智范老师所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时教师一定要肯定。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
6、和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要其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二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听之任之,包括胡思乱想也不加判断的一味肯定。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误入歧途。古诗既有它含义的丰富性,乂有它立意的确定性。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却不能完全脱离最怕的整体意境,这是有最怕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总之,在古诗大意的理解上,教师既要设法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又要善于规范学生的思维,避免出现脱统的野马那样不可收拾。三、体会诗的画面美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根据诗的
7、内容去画画,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征。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将诗的语言文字转化,还原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自己动手画出一副优美的画。通过图画再现出诗的内容,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形象变的具体可见,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将会容易的多。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挥联想,把诗中没有写出的想象出来,极大的丰富诗的画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同时调动各种感官,充分使用眼、耳、鼻等器官感受视觉美、听觉美。如骆宾王的咏鹅,学生学习后可动手画出一副臼鹅戏水图,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的色彩美,“歌”有听觉的音乐美,“浮、拨”等词有动作的形态美。一幅画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速上青天。窗含西岭啾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副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描写有“制之黄、柳之翠、蜀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暗含有江水之蓝、船舶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正是一副春和景明、赏心悦目的画面。小学低年级画面感强的诗还有江南、江雪、占朗月行、静夜思、所见、华山、小儿垂钓、早发白帝城、登鹳雀楼、咏柳、池上等,这些诗都可用画面展示诗意,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