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93216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docx(6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1四J11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城市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及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川建行规(2020)9号)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活动。第三条建筑垃圾处理坚持预防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污染担责原则。第四条建筑垃圾是指单位和个

2、人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固体废物,经检验、鉴定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危险废物的除外。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类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直接利用,或者经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过程进行再利用的行为。第五条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牵头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促进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和综合利用。其他建设工程建筑垃圾的管理利用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第六条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区域统筹建筑垃圾源

3、头减量、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处置设施、消纳场所建设,综合利用产品推广等工作,探索县城间跨区域协同建筑垃圾处置。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推广先进适用的建造技术和建筑垃圾利用技术,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第七条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建立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发改、经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建筑垃圾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源头减量第八条建筑垃圾实行源头减量目标管理,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应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和四川省建筑垃圾

4、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指导手册(试行)等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第九条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应采取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措施。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应遵循“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的原则。第十条建设单位应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和措施,并纳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将建筑垃圾管理处置费纳入工程概算,统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交付等阶段,加强全过程管理,鼓励建立相应奖惩机制,监督和激励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标措施。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建筑垃圾减量化要求,合理利用场地条件,通过优化总平面布置、场地竖向设计、地下管线综合、场地平

5、整填土预处理等设计措施,加强设计施工协同配合,保证设计深度满足施工需要,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尽量避免项目施工中变更建设内容和设计方案,造成建筑垃圾的增加。积极推进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景观等专业一体化、标准化设计。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确定减量化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体系,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采用先进工艺,优化施工流程,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率,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根据合同约定审核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第十四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将施工

6、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纳入文明施工内容,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不按图纸进行施工、未落实源头减量措施等行为视情形依法责令限期整改、信用惩戒和行政处罚等。第三章产生、收集和贮存管理第十五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六条建设工程、拆除工程和房屋装饰装修工程等建筑垃圾排放环节应办理排放核准,建设工程原则上应按照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等不同阶段办理排放核准。建设工程排放核准证应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前或同步办理。各市(州)、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辖区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的建筑垃

7、圾核准审批及相关管理工作。申请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排放)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明确建筑垃圾产生种类、数量及周期;(二)明确运输单位的运输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三)与运输单位签订合同;(四)与处置单位签订合同。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与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排放)手续可一并办理。笫十七条获得核准许可后,建筑垃圾排放种类及数量、排放周期、运输单位或处置设施发生改变的,应及时向原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建筑垃圾排放公示制度,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排放)证明及建筑垃圾种类、排放量、运输及处置方案等,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第十九条建设工程、拆除工程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理,除

8、遵守施工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依法严格执行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鼓励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应合理设置建筑垃圾暂存点,暂存点需落实防尘降尘措施,再分类运输至建筑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进行处置.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全程参与拆除工程工作,协同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垃圾源头分类。(二)严禁将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经检验、鉴定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危险废物的,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三)配备建筑垃圾计量设备,建立完整规范的建筑垃圾管理台账,将建筑

9、垃圾种类、排放量等信息及时上报至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第二十条房屋装饰装修工程排放的建筑垃圾,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作为管理区域内的建筑垃圾管理责任主体,科学设置装修垃圾暂存场所,并由物业单位负责办理建筑垃圾排放核准。不具备设置条件的或者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应当由街道(镇)或社区指定装修垃圾暂存地点,建筑垃圾排放核准由社区负责办理。鼓励采取线上APP等预约方式推进核准工作,具体办法由各市(州)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实施。第四章运输管理第二十一条各市(州)、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依法严格执行建筑垃圾运输核准制度,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获得市(州)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在本行政管辖范

10、围内运输建筑垃圾。申请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运输)需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二)具有合法的运输车辆;(三)具有健全的运输车辆运营、安全、质量、保养、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四)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第二十二条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获得核准许可后,运输工具数量、运输工具标识号、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信息发生改变的,应及时向原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第二十三条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承运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随车辆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排放);(二)车辆按照核准的时间、路线运送至指定的利用或者处置设

11、施;(三)车辆全程密闭运输;(四)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标识、号牌清晰;(五)保持车辆行驶及装卸记录等装置正常使用。第二十四条运输单位要建立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台账,将建筑垃圾运输种类、运输量等信息及时上报至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实行分类运输,并根据建筑垃圾种类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环保措施等,不得将工程渣土、工程泥浆、装修垃圾与其他建筑垃圾混合运输。第二十五条鼓励安装具有称重功能的车载监控终端,逐步推进新能源施工车辆应用,鼓励研发制造多规格的合法运输车辆并推广应用。第二十六条各市(州)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健全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清单,建立建筑垃圾运输信用评价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及运输车船信息。

12、第二十七条各市(州)、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运用视频监控、车辆轨迹、卫星遥感等监测技术,严厉查处无证运输、未密闭运输、超经营范围运输、超速超载、闯红灯、抛撤滴漏、沿途丢弃、不按规定路线与时间运输等违法行为,加强日常巡查巡检,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第五章处置管理第二十八条各市(州)、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利用和处置设施建设。各市(州)、县(市、区)探索县域间跨区域协同建筑垃圾处置机制,推进处置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协同处置能力。第二十九条各市(州)、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依法严格

13、执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单位获得市(州)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在本行政管辖范围内处置建筑垃圾。申请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处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二)取得土地使用证明;(三)具有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等;(四)具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五)具有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第三十条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单位获得核准许可后,建筑垃圾处置内容、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向原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第三十一条建筑垃圾处置场所的生产活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按规定分

14、类收纳、堆放、处置建筑垃圾,不得接收未经核准或者与核准不相符的建筑垃圾,不得擅自接收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二)保持车辆冲洗、计量称重、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正常使用,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三)建立建筑垃圾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建筑垃圾来源、种类、数量、产品去向等信息,及时上报至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第三十二条大型拆除项目应制定现场实施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制度,在满足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扬尘和噪声防治等要求下,可以设置现场加工处置设施,就地处置建筑垃圾,降低运输和处置利用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第三十三条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建筑垃圾处置收费制度,明确收费标准。第六

15、章资源化利用管理第三十四条各市(州)、县(市、区)应结合建筑垃圾排放规模和处置工艺水平实施资源化利用,无法利用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置。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优先资源化利用,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砌块、墙体材料、道路材料等产品。工程渣土优先用于土方平衡、土地整理、矿山修复、复垦复耕或者砖瓦制品生产等。工程泥浆脱水干化后,可以参照工程渣土进行处理。第三十五条鼓励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第三十六条鼓励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延伸产业佳,全过程参与建设工程拆除、建筑垃圾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各环节,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模化、高效化、一体化发展。第三十七

16、条各市(州)、县(市、区)应加快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推广机制,研究制订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建立再生产品清单并及时发布工程造价信息。第三十八条政府投资项目在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部位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占同类建材用量比例不低于10%。第三十九条各市(州)、县(市、区)要综合利用财政、税收、投资等措施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支持资源化利用企业发展。从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回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再生产品,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四十条各市(州)、县(市、区)应理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牵头部门及其他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环境卫生、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