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标准侦防是基于患者的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破损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原则,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采取恰当的措施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手卫生按照手卫生指征执行手卫生.关键控制点I1.诊疗工作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患者邻近的环境表面。2 .手部有血液、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选择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3 .如果手部无可见污染,宜选择含醉手消毒剂消毒双手。职业防护根据预期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时暴露的风险,穿戴合适的
2、防护用品.关键控制点I1.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到面部或污染身体时,应根据需要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镜或防护面屏,并穿臧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4 .脱下职业防护用品时应注意避免污染自身衣服和皮肤。5 .离开隔离病室前应脱下职业防护用品并规范处置。呼吸道卫生/咳嗽礼节存在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应遵守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关键控制点:1.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掩口殊,使用后丢弃在免触碰式的垃圾桶内。6 .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应进行手卫生。7 .如果病情容许,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8 .如果可行,与患者交谈时应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设备清洁与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设备应
3、规范清洗消毒.关键控制点I1.消毒和灭菌之前应使用去污剂去除器械/设备上的有机物。2对器械/设备进行清洁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根据污染程度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3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式对器械、设备进行处理。诊疗环境应制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的工作常规,尤其是高频接触表面.关键控制点:对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加强清洁并消毒,尤其是邻近患者的物品(如床栏杆、床头桌)和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盥洗间内部及周围表面),以上环节的清洁消毒频次应较其他区域(如等候室)更高。患者安置如果患者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或被感染的风险增加,应优先单间隔离。关健控制点I1.条件允许时,存在将感染传播给他人危险的患
4、者(如存在伤口引流、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的婴儿)应单间安置。2.应根据以下因素决定患者安置:确诊或疑似感染源的传播途径感染传播的风险因素;(3)该区域其他患者感染后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因素;可供使用的隔离病室;可同室安置的患者选择(如相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织物患者使用后的织物应安全包装、转运并洗涤。关键控制点:1 .收集、包装污染的织物时应尽量避免抖动,以避免污染空气、物体表面和患者。2 .处理织物时应避免污染物与人体及衣物直接接触。安全注射在进行注射操作时,既要使用无菌技术保护患者,也要避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关键控制点:1 .注射操作时应落实无菌操作技术。2 .静脉输注的药物应尽量使用单人份药物。3 .如使用多人份药物,应确保针头、注射器等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