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1509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交流材料从“四事四权,中解锁四个“锦囊”“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市*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在*镇*社区探索建立了“四事四权”工作法,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乡村善治模式。从“代表理事”中解锁“一切为了群众”之“锦囊”,保障群众“知情权”。代表理事”中的“代表”,是指社区党员、村民组长、群团组织三大群体的成员。群众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能够及时得到党员干部的纾解,立马就会感到心气顺了。代表们用一言一行践行为民初心,用一举一动打通干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举一纲而万目

2、张”,代表们通过靶向精准,对症下药的方法,宣传办事流程、法律法规,让群众对办理的方式方法充分知情,打开了一头连着群众利益,一头连着和谐稳定的信访“死结”,实现案结事了。从“群众议事”中解锁“一切依靠群众”之“锦囊”,保障群众“决策权”。村里通过设立群众议事室、村民议事亭,方便村民快速反映诉求。一方面,村调解委员会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开会,针对矛盾纠纷,让群众公开评理,发挥集思广益“传声筒”的作用,让群众充分参与讨论、评判,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商量着办。另一方面,对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的民生工程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使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坚

3、持采纳群众的合理建议,使村庄建设贴近民意所需,真正做到问实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从“五老调事”中解锁“从群众中来”之“锦囊”,保障群众“参与权”。这里的“五老”是指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说话让人信服的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和老模范等乡贤。通过乡贤的入户走访,落实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结合体系,让群众敞开了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唠的过程重在规则治理,贵在价值引领。一次调解不成功,再去;两次不成功,还去;三次四次不嫌麻烦,直至矛盾调解好,问题解决完,调解的过程保证了群众的参与权,培育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营造了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文化氛围

4、。从“老闫说事”中解锁“到群众中去”之“锦囊”,保障群众“监督权”。“老闫”是村支书的代名词。村支书干基层工作就是要扑下身子,跟老百姓贴得更近,才能看清楚堵点、感受到痛点。“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村支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保障群众对办理过程的监督权。如“低保动态管理”原则,严格按评议流程做好资料收集、入户核查、完善记录并公示上报。在富有问题和矛盾的中心,村支书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打开天窗说亮话,用群众的“真理”信服群众,让政策的执行更有“温度”。“四事四权工作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安徽*的“生动实践”,本质上是通过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大部分来引导群众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培育出一个生活富裕美、社会和谐美、人的心灵美“三美兼备”的社会生态,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