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碳市场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碳市场高质量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如何实现碳市场高质量发展目前来看,对交易流程不熟悉、缺乏价格判断、履约成本高、认识不到位等因素是影响企业参与碳市场的重要因素。全国碳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至今已运行接近一年,过去的一年中,全国2000多家电力企业参与交易并完成履约。据生态环境部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o整体而言,第一个履约季顺利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但整体上表现出以履约为目的的特征,是较为典型的履约性碳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参与主体少、交易产品单一等,本文主要是
2、从控排企业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同时也为更好地了解企业交易情况及正式需求,为控排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对部分控排企业在交易履约方面需求及遇到的问题做了统计和梳理。全国碳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年度报告,2021年全球碳定价收入约达84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近60%。作为全球碳配额现货最大的市场,我国的碳市场在流动性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一年的交易中,也出现了各类与控排企业直接相关的问题,包括交易开发票、不熟悉交易履约流程等。履约型的碳市场是目前主要的特征,从上海环交所公布的数据看,2021年进入履约季后,12月当月的交易量占全年交易量的75.8
3、2%,而其他5个月的交易量仅占24.18%,这也意味企业主要是为了履约而参与交易,降低成本、碳资产管理、保值增值的目标性不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全国碳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适度提高流动性,市场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由于2021年只有全国2000多家电力企业参与交易,其他主体暂不具备交易资格,因此这些电力企业的交易意愿就直接决定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整体交易受阻,交易频次较低,交易意愿不强烈,从调研情况看,对交易流程不熟悉、缺乏对价格的科学判断、履约成本高、认识不到位等,都是制约企业交易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用于降低企业综合履约成本的CCER市场暂停,导致CCER
4、出现价高且供给不足的现象,叠加煤炭价格上涨的经济因素,市场整体表现出流动性不足。影响我国碳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履约型市场是当前我国碳市场的主要特征,企业也就缺乏交易的动力,从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来看也是如此,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约期。从控排企业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信息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参与交易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碳市场信息产品匮乏,企业无法获取高质量的市场分析报告,尽管从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类碳中和研究机构、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的相关报告以几何级的倍数增加,但普遍还是停留在面上,深入研究分析少,尤其是能够对控排企业交易策略形成参考的更少。前期的
5、调研中也发现类似问题,企业参与双碳政策解读、碳交易原理等基础性内容的较多,而对于相关金融工具、财务处理等策略和技术等内容的培训非常少。二是大宗协议转让、CCER买卖信息不对称。由于相关的交易均是在线下先由买卖双方达成一致,不考虑大型集团公司内部调配的情况下,相比于线上交易,实际上是提高了交易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由此也为第三方中间商提供了机会,以赚差价为目标的第三方的介入有助于交易的达成,但中间费用最终还是由控排企业承担。此外,企业不熟悉交易流程,这一点也反映了前期的能力建设工作存在不足。其次,碳管理能力较低。控排企业内部碳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前期的市场调研看,目前能够建立碳资产管理公
6、司或者专门的碳交易管理部门的企业还较少,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交易的流程、财务处理制度等,缺乏规范化操作,安环部负责数据,财务部负责交易,但交易资金、财务处理都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这也是导致企业不敢交易、不能交易的重要原因。规模较大的央企及部分地方能源企业,大部分依托自己的专业化碳资产管理公司或部门,制定了标准化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但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新增加了一部分经营成本。二是碳管理人才匮乏,这一点是企业目前普遍反映的问题,双碳目标提出已经一年半,碳市场启动接近一年,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碳交易是一个涉及到能源、金融、环境等多学科的专业,很
7、难在短期内为市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企业对碳排放的管理缺乏资产意识、大宗商品意识,仍然是将碳交易当作是完成政府规定的任务,这是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交易的重要因素,企业对碳交易认知度低,导致不敢交易。这一点与管理层的重视以及碳市场风险对冲工具不足有关,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主动适应,转变管理理念。最后,预期不稳定。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与企业的交易频率呈现反比例关系,预期不稳定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价格预期不稳定,在提及上一年度交易中遇到的问题时,企业对价格缺乏合理预估,因而担心出现亏损而不敢交易。也有企业担心未来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选择购买一部分配额,用于将来的生产
8、,同时企业因为对政策的认知不足,又担心配额的有效期问题。企业因为担心价格上涨而囤碳配额的行为实际上会降低市场的流动性,当这种行为越来越多时,会进一步导致特定的时间段供给不足。二是对政策预期的不稳定,从前期收集的控排企业需求信息看,企业对政策类的问题关注最多,既包括其他行业纳入交易的时间、CCER重启等宏观问题,也包括基线调整、配额有偿分配等技术性问题。总而言之,预期稳定是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的根本,也是提升流动性的重要路径。基于控排企业的.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提升市场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充分挖掘企业的需求,在当前阶段,重点是交易平台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解
9、决企业在交易履约环节切实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强化各项业务宣传和培训工作,从前期的调研看,除原来参与过碳交易试点以及央企下属电力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是第一次参与碳市场,对交易履约的流程不熟悉,导致企业不会交易、不敢交易。对于流程性的问题,交易平台要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短期内高频次对控排企业进行培训,录制相关的课程,供企业随时观看。其次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除交易数据外,控排企业对于市场动态、交易策略、优秀交易案例、大宗交易信息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需求,交易平台及市场信息服务机构因顺应企业需求,为控排企业提供包括国内外动态、案例、大宗交易信息等优质的信息服务,解决企业
10、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全社会综合减排成本。此外,交易平台要加强与期货市场的联动,研究碳定价与能源、大宗商品的价格传导关系,为企业开展跨品种套保等风险对冲提供决策依据。2、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市场预期是降低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因不确定性而低频交易的重要措施。稳预期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稳定市场价格。碳配额兼具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的属性,但同时又具有按计划使用和分配的特征,受政策影响显著。这也就意味着配额的价格既要充分反映各个行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同时又要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影响企业履约,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稳定市场价格,关键是要防止碳价格的大起大落,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让碳配
11、额价格在合理的价格空间内有序波动。其次是稳定政策,政策稳定有助于企业对未来的减排措施做出合理有序的规划,同时也有利于碳配额价格的稳定。第一个履约季期间,多数企业担心配额的有效期问题,以及其他行业的进入时间问题,大部分企业同时还被配额买卖过程中的发票问题所困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造成企业不敢交易。因此,从国家层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降低预期不确定性、稳定市场价格、提升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路径。此外要适度增加碳期货、碳远期等产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风险对冲工具。3、建立企业碳管理制度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内部规范化的管理是应对碳定价等各类外部风险的核心。在碳定价的背景下,首先要建立碳资产管理意识,从
12、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碳排放管理工作,要不断提升企业碳效率,不断提高每一单位的碳配额给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将碳配额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统筹使用。以管理大宗商品的思路管理企业的碳配额,合理参与交易,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其次是建立企业内部碳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管理流程,明确主管部门及人员,建立稳定、专业的运营团队,严格遵守碳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去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发布了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标准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内容涵盖了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中和等四个方面,并在碳资产管理项下根据企业碳资产负债表开展碳信用评级企业可以按照碳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及相关要求,选择自建或者委托第三方建设规范化的内部碳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推动减排的一种市场化措施,碳排放权交易是降低全社会综合减排成本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对于运行还不到一年的全国碳市场,尽管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其明确的价格信号,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全国碳配额价格挂钩的低碳铝于去年12月开始上线交易。适度地提升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社会的综合减排成本,有助于企业合理有序降低碳排放,也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评估双碳工作的成本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