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课例《国旗怎样升上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课例《国旗怎样升上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课例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小学科学教学课例名称国旗怎样升上去教材分析滑轮是简单机械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把滑轮看做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在定滑轮上中心圆点好比是杠杆的支点,两边的半径就是杠杆的阻力臂、动力臂,所以,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在动滑轮上,支点在轮的边缘,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臂为轮的半径,所以它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本课从生活现象引入研究,在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为后面学习滑轮组打下基础。对小学科学国旗怎样升上去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通过利
2、用感官感知和借助工具实验来认识事物,让学生发现滑轮的特点和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的应用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滑轮应用到生活中去。研修重点难点分析: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初步认识滑轮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本课研修重点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把知识教学融化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之中,始终围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进行研修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品质得到了培养。通过本课例的研修,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学生学习能了改善,其科学素养得到了明
3、显的提高。从课例研修的力分析学生调查问卷中不难发现,学生经历了“不会问、不敢问、不善问”到“敢问、会问、善问”、从“不会探究”到“能掌握探究方法”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策略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策略二: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展课外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同时,让学生明白科学源于生活!策
4、略三: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最终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是科学课堂探究中的关键所在,它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途径之一。教师通过激励和帮助,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小组内的合作,也加强了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具体操作如下:(1)准备直观的实验材料。(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搜集信息。(3)引导学生整理信息。(一)集中话题1、有谁做过升旗手。2、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能告诉我们吗?3、为什么向下用力,国旗却会向上走呢?4、让学生讲讲滑轮的概念。(二)探索和调查教学过程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由哪些部分构成?2、出示滑轮,说说
5、滑轮各部分的名称。3、学生讨论实验。4、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思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从这些方面提醒学生:滑轮的状态、拉力方向、重物移动方向、是否省力等。)5、交流、改善实验。6、实验、记录、交流、小结。(三)回顾和解释师: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生活中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方便使用滑轮,所以这里再讨论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滑轮,比如前面讲到的搬箱子上车,就不适合使用。)(四)板书设计:5、国旗怎样升上去1、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2、
6、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3、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4、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课例研究综述通过本课例的研修,使我对科学探究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1、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学的目标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上。3、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有适当的把握度。4、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学情境、探究材料和教学民主三者的有机结合。总之,只通过本课例研修活动设计和实施方案的研修还是很肤浅的,而组织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希望这次在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点下,让我们的科学教学如同芝麻开花一一节节高,更像倒吃甘蔗上台阶一一步步高升步步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