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19598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临床特征为沿身体单侧体表神经分布的相应皮肤区域出现呈带状的成簇水疱,伴有局部剧烈疼痛。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传染源: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宜接接触传播,主要是婴幼儿期患水痘后病毒潜伏性感染的再激活。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带状疱疹痊愈后仍可复发。发病机制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部分患者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复制,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

2、引起相应节段的皮肤出现疱疹和疼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临床表现起病初期:低热、全身不适,随后出现局部皮肤灼痒、疼痛或感觉异常。1-3天后: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疱疹呈带状排列,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带状疱疹一般3天左右转为疱疤,1周内干涸,10-12天结痂,2-3周脱痂,疼痛消失,不留瘢痕。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病程可延长。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以脊神经胸段最常见,皮疹部位常见于胸部、腰部和面部,多为一侧性,很少超过躯体中线。轻者可仅有节段性神经疼痛,重型常见于免疫功能缺损者或恶性肿瘤患者,还可发生播散性带状疱疹。并发症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最常见的并发症

3、,定义为出现皮疹后持续超过90d的疼痛,发生率为5%-30%,多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扩大,疼痛性质多样,可干扰患者生活,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其他并发症:眼带状疱疹可并发角膜穿孔、眼部炎症等,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耳带状疱疹可并发味觉改变、听力异常和眩量;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白质病等:重度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易发生播散型带状疱疹和内脏损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血清学检查:常用膈联免疫吸附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但可与单纯疱疹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成假阳性。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查和核酸检测,其中核酸检

4、测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当出现带状疱疹脑炎等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有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典型患者根据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神经痛,诊断多无困难;典型病例有赖于实验室检爸。鉴别诊断有时须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常反夏发生,分布无规律,疼痛不明显。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困难,应告知患者有发生带状疱疹的可能并密切观察,通过疼痛性质及与咳嗽、进食、排尿等无美的特点排除其他疾病。头面部、胸部、腹部带状疱疹需分别与相关疾病鉴别,皮损不典型时需与多种皮肤病鉴别,鉴别有困难者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治疗该病系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包括患者

5、年龄50岁、病变部位头颈部、妪于或四肢严重的疱疹、有免疫缺陷患者、出现严重的特异性皮炎或严重的湿疹等,可选用阿昔洛韦等药物。对症治疗:疱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韦乳剂涂抹,神经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药,保持皮损处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预防一般措施:带状疱疹患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水痘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直至皮损全部结痂。接种疫苗:疫苗类型:减毒活疫苗(ZV1.,ZostavaxQ和重组亚单位疫苗(RZV,Shingrix)RZV疫苗在我国的情况:2020年6月上市,推荐5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成分包括重组VZVgE抗原和ASO1.B佐剂系统,采用两剂间隔2-6个月肌内注射方式,激发gE特异性抗体和CD4+T细胞发挥保护作用。RZV疫苗的效力:10年随访研究显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大幅提高,IH期临床研究表明对预防带状疱疹和PHN有较高效力。疫苗接种禁忌:对疫苗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严重过敏者,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患者。RZV在我国的性质:非免疫规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接种部位疼痛、疲劳、寒战、发热等反应。建议:接种前充分告知,知情同意后自愿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