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措施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纠正措施控制程序.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纠正措施程序文件1目的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结果,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3职费3.1 质量部负责对贡任部门为消除生产、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进行检查确认。3.2 相关贡任部门为消除产品生产、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及供方产品出现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对实施过程跟踪、检查,负贡归零管理。3.3 综合管理部负责内审、管理评审中对有关部门为消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及其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验证归零工作。3.4 采购
2、部负货处理采购和外包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不符合项,要求对供方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编写相关书面报告提交质量部存档。3.5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工作。4工作程序4.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当遇到下述情况之一时,即要求采取纠正措施:a)当顾客方或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时;b)当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或提出的改进项时:c)当顾客投诉时:d)产品质量出现较大问题或重复出现同类不合格时:e)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时;f)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4.2 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与分析4.2.1 2.1可
3、以从下列资料调查、分析不合格情况:a)监视和测量记录;b)质量分析会记录:c)不合格项报告;d)工作人员的意见和报告;e)顾客信息反馈:f)数据分析结果:g)供应商产品不合格:h)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输出等。4.2.2 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有关设备、工量具和设施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合格;b)用于产品生产、防护的材料不合格:c)文件不当或缺少、工艺方法错误或不当:d)违反文件的规定、不恰当的过程控制;e)计划安排不当、过度疲劳工作、关键工序未按“三定”要求违章指挥;D人员技能或经验未满足要求,缺乏培训:g)工作环境不适宜:h)未进行自检,测量方法或使用测量器具不正确:i)资源不足
4、、外部供方失控等。4.2.3 在分析不合格(不符合)原因时,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4.3 纠正措施的制定及实施4.3.1当出现4.1a)情况时,责任部门针对顾客或第三方提出的质量体系审核不符合项报告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举一反三的整改和落实,负责归零管理:质量部对责任部门所采取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进行检查并跟踪确认。4.3.2当出现4.1b)情况时,综合管理部负责根据不符合项或改进项,对贡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归零工作。4.3.3当出现4.1C)情况时,由上海销售中心汇总分析和处理,并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及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决定是否采取纠正措
5、施,如需要则下达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贡任部门按本程序4.2条规定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4.3.4当出现41d)产品质量出现较大问题或重熨出现同类不合格品时,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部牵头、制造部、研发部、物管部、上海销售中心、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参与共同进行分析,定出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责任部门按本程序4.2条规定,分析原因、负贡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编写技术归零报告;质量部负责编写管理归零报告。做好质量问题归零,杜绝重熨故障的发生。4.3.5当屈4.1e)条供方问题时,质量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发出来料质量异常单,综合管理部由采购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发
6、送供方,要求供方一周内完成原因分析,评价纠正措施有效后传回质量部对下一批采购、外包产品进行验证,当同一供方的同一产品仍不合格时,按采购管理控制程序的规定取消其合格供方的资格或降为供应商级别。4.3.6当属4.1f)情况时,由综合管理部及时确定责任部门,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贡任部门按本程序4.2条规定分析原因,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综合管理部为责任部门时,由公司分管副总协调质量部下达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4. 3.70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纠正措施必须满足:a)防止再发生不合格的具体措施:b)完成时间:c)完成纠正措施的见证材料。责任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逐项落实、实施纠正措施,责任到人
7、,确保按期完成。当事实表明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时,可向主管部门写出书面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制定新的实施计划。4.4 措施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4 .4.1综合管理部、质量部、上海销售中心、采购部按管理职责分工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责任部门按期完成纠正措施,并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台帐,记录各次纠正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5 .4.2在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贡调配必要的资源。对于实施纠正措施涉及较多部门的综合管理部按职责分工予以协调处理;对不能协调处理的问题,可上报管理代表协调处理,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4.5 纠正措施实施效果的验证4.5.
8、1 纠正措施完成后,责任部门及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传递给职责主管部门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并给出验证结论。验证的内容包括:a)措施是否按期完成;b)各项措施是否都已落实:c)完成后的效果如何,纠正措施是否有效;d)实施情况是否记录或有见证材料。如需更改文件,向主管职能部门提出了更改申请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更改和执行。4.5.2 对采取纠正措施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贡任部门进一步分析调查原因,重新制订纠正措施,加强实施控制,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不合格及改进质量的目的,实施完成后再验证,直至确认有效。4.6 巩固措施对实施纠正措施需更改文件与程序的应书面提出更改申请,由相关职能主管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9、进行更改。4.7 实施情况的跟进各部门将纠正措施实施情况报职能主管部门,以便对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将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将分析结果提交管理评审。4.8记录存档纠正措施的记录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贡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收集、保存。纠正与纠正措施编制的一般要求(参考件)一、纠正针对具体不符合事实进行纠正:立即采取的措施:立即纠正措施还应覆盖那些可能有类似不符合存在的区域。该项答复应包括何时,何人及如何来进行纠正或已完成纠正。有些不符合事实已无法纠正,应将采取纠正措施后执行情况作为纠正,并写明。例如不符合事实为对某项合同没有进行评审,此栏写明该合同已履行完成,已无
10、法纠正,对新签订XX合同已按要求进行了评审(视为纠正),在无新合同时可直接说明。对产品质量有宜接关系的不符合项还应进行追溯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如产品的有关性能指标没经检验就出厂,测量设备失准并进行了产品检验,均应对已交付的产品进行追溯。对上述的纠正情况应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二、原因分析应分析发生该不符合事实的根本原因,建议使用“5Whym来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但是其他形式的分析方式也是允许的。针对第一个为什么的回答是直接原因,针对最后一个为什么的回答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回答视为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总是存在的,分析人员可依据以下原则进行判断:根本原因处于逻辑链上最佳和最合理的位置,对
11、这个位国继续提问“为什么”并不能进一步在预防问题重现、波动降低和节约成本上产生价值。三、纠正措施针对不符合的根本原因采取补救性的纠正措施,以杜绝不合格的重夏出现:对解决根本原因的答复至少应包括程序、过程和培训的更改。根本原因的纠正是长期的预防和改进而不是一个临时性的修补工作。如果纠正措施是复杂的,并且实施需较长的时间,那么需要提供一个进度计划;纠正措施应给出明确的完成时间,说明由何人、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完成对根本原因的纠正。四、客观证据指在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其能够充分表明所承诺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已得到落实,并达到预期目标;客观证据可能是:图表,修订程序草稿,质量记录,以及培训记
12、录的复卬件。五、举一反三检查情况检查体系内其他部门或项目、产品、资料是否有与该不符合事实类似的问题,并写明。如:对哪些部门或项目、产品、资料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此次一并进行了怎样的纠正,并提供相应纠正的证实材料,或写明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需注意的是:举一反三是针对体系范围内的所有部门或项目、产品、资料,不仅仅是不符合项发生的部门或项目、产品、资料。六、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主管职能部门对不符合项所采取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在此栏写明验证结果,最后由公司主管领导或管理者代表或受审核方代表进行确认。纠正措施控制流程图纠正措施控IM流程图分析发出纠正措施处理文件分析原因、制仃措施OKJi-骁证无笈
13、蟋改文件整理记录结束活动过程描述执行部门依据表单按本程序4.1条收集到的不符合伯恩按产丛、过程、体系分类分别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各职能主管部门/按本程序4.3条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来料质量异常单、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的各相关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来料质量异常单责任部门收到处理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落实措施实施人员、时间与要求责任部门纠正和Bi防措施处理单、不合格审理文件按措施计划逐项组织实施,提供见证资料,跨部门措施由产品或服务主管部门牵头.提请公司主管领号调配公司必要资源诉任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族处理单、不合格审理文件、见证材料.采取纠正措施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主管部门货成货仔部门重新组织分析职能主管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埋单需更改文件时向文件主管职能部门提出更改申谛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更改和执行措施实施部门丈件更改申请单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将纠正措施的实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将分析结果提交管理评审职能主管部门管理评审报告各职能主管部门建立台账,记录归档职能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