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22年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2022年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2022年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维护道路安全, 认真落实省、市治超领导组关于治超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 市实际,制定2022年全市治超工作要点。一、工作目标2022年,我市治超工作继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依法严管、长效治理”的原则,以推进科技治超、重型自卸货 车专项整治为重点,以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为主线, 以规范非现场执法和源头管控为抓手,持续加大公路违法超限 超载货运车辆整治力度,强化市际市内区域治超联合执法,坚 决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势头,将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 内。进一步规范治超执法,切实维护货车司机合法权益和公路 基础设
2、施安全,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二、工作任务(一)落实重点工作,开展专项行动1 .积极推进科技治超工作。加快我市非现场执法治超卡点 和治超平台建设工作进度,确保三季度建成,四季度投入使用。2 .规范治超非现场执法。大力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强化 非现场执法后续工作,加强治超软件应用培训,组织开展非现 场执法“清零”行动。3 .开展重型自卸货车整治工作。按照省、XX市工作部署, 集中整治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重型自卸货车,在生产、销售、 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大吨小标”、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二)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联合执法4 .加强重点领域治理。对违法超限运
3、输行为多发、高发路 段多频次开展联合集中专项执法。加大辖区内高铁沿线施工工 地、矿山、水泥、砂石企业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周边路段的联 合执法力度,重点打击百吨王、车货总重超过75吨或车货总重 超过规定标准100%的货运车辆,始终保持路面治超高压态势。5.开展异地联合执法。探索片区治超协作机制,定期组织 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异地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强化相邻县 区重要区域、重点整治路段、重点货运源头治超执法,及时总 结经验,推动跨区城、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常态化、规范 化发展。6,认真落实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治超标准,现场处罚由交通部门称重卸载, 公安部门依据
4、称重卸载单处罚记分。对非现场超限超载车辆及 超75吨或100%以上车辆,由交通部门按相关法规处罚到位。(三)严把“出厂关”,强化源头监管7,动态调整重点货源企业。对重点货源企业监控设施设备 进行更换,及时联网运行,确保重点货源单位地磅称重数据及 视频监控图像100%接入省、市治超信息平台。8 .严格货物运输企业源头监管。定期梳理、分析治超执法 情况,及时预警、通报违法案件数量超过企业车辆20%的企业, 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会同相关部门强化联合监管。9 .督促源头企业落实治超主体责任。督促引导货物运输和 装载源头企业认真履行治超主体责任,健全内部治超监管机制, 落实货运驾驶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
5、做好货车登记、装载、计 重、开票、出场等环节的全面监管和日常宣传教育培训。督促 企业加强自律,严防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出站。10 .建立完善货运源头倒查机制。发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 核实货物装载源头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四)加强信用评价,推动信用治超11 .定期对货车、货车驾驶人、道路运输企业和货运源头单 位开展信用评价,实施风险预警监测和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 规做好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名单认定和发布工作, 实施失信惩戒,鼓励失信主体开展信用修复。(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12 .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及微信等新老媒体, 多形式、多渠道、滚动式宣传治超新政策、新规定、新
6、要求。 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印制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 牌、政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治超执法新闻宣传 报道市级报刊每季度不少于1篇,县级报刊每月不少于2篇, 地方电视台每季度不少于1次,互联网、及微博、微信、手机 客户端要保持实时更新。同时,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在网络 媒体开辟专栏、媒体公开曝光典型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等形式, 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引导社会公众理 解治超、支持治超,营造保护公路建设成果、拒绝超限超载的 良好氛围。13 .深入开展执法服务大走访。面向物流企业、公路运输企 业、货运场站及货运驾驶员,开展治超问政、问需、问计活动, 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治超政策措施。建立受访人意见 和建议台帐,逐项研究落实,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六)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14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水平和执法队伍的整体素 质,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公正、严格、文明的治超执法队伍; 严格执行“十不准”和“八项制度”,全面规范治超执法行为, 坚决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发生,对治超工作中失职、渎职、不 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