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庆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黑龙江教育现代化2035黑龙江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我省重要讲话和对我市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突出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时代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主线,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高质量发
2、展推动大庆三个城市建设,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二、主要目标学前教育。到202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2%以上。义务教育。到2025年,至少“1区1县达优质均衡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普高教育。整合优化市区普高教育资源,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应对高考改革,科学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市高中毛入学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中职教育。到2025年,现代职教体系更加完善、布局结构更加优化、产教融合更加深入、办学特色更加凸显。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教师
3、队伍。培养十名教学专家、百名教学名师、千名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群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新时代教师队伍。三、主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深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教育格局,围绕课程一体化、教研一体化、队伍培训一体化和机制一体化,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工作,挖掘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全面推进习近平新
4、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实施中小学德育红扣子工程,发挥省级红色基因传承校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等部署,着力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求,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程建设的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实施。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规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贯通大、中、小、幼各学段,贯彻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坚持体验感悟、引导教育
5、、技能学习等途径,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艺体赋能,以各类校园艺术体育活动引领学生锤炼坚强意志品质、形成良好审美情操,普及校园足球、冰雪运动,助推戏曲进校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依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二)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L调整优化扩大普惠性资源。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学前教育由普及普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大力发展公办园,做好公办园新建和改扩建工作。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园建设管理办法,达到小区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
6、用。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探索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提质增效。做好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2 .完善普惠保障机制。落实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公办园年生均600元的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和普惠性民办园年生均200元的补助政策。建立健全政府、社会举办者、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实行动态调整,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幼儿园分类管理和幼儿园教师配备,逐步补足配齐公办园教职工,落实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的
7、规定,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3 .提高保育教育质量。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建立健全市、县(区)、幼儿园三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作用。实施幼小科学衔接和安吉游戏推广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坚持开展小学化治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采取以评促管、示范带动的办法,创建一批质量高、有特色的示范性幼儿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高整体办园
8、水平。(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 .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提档升级,建立健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稳定的共建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发挥农村义务教育联盟作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群体之间的差距,有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确保肇州县2023年龙凤区、大同区2024年达标迎检。2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治理2所民办义
9、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落实中小学减负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小学零起点教学。全面落实公办民办同权同责同招同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统筹区域学位供给,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大校额。进一步巩固四零承诺成果,认真做好中小学招生、分班、排座、评优选干工作,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严把学生报名关、学籍注册关,确保阳光招生和阳光分班全覆盖。合规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加强课后服务工作规范指导,完善对服务方式、内容、时间和收费等事项的监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学生安全,让学生课后有人管、家长接送不再难。3 .深化义务教育学段课程改革。全面规范课程实施,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齐开全课程,深
10、研新修订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严格教材选用,积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加强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的系统设计,统筹幼、小、初、高的学科课程设置及实施,促进幼J科学衔接、小学初中课程内容有效衔接、初中高中学考评统一,推动各学段相互衔接、贯通培养,全面达到学业质量要求。4 .深化义务教阶段课堂教学改革。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升落实课标能力。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综合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紧密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探索差异化教学的新方式,加强对学有余
11、力学生的指导和对学有困难学生的帮扶,提升知识的消化率、转化率。强化初中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规程,开足开齐实验课程,组织好基础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和亲身感悟,积极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5 .提升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统筹民族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现民族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全覆盖,规范民族学校校本教材管理,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实施部编版中华民族大团结专题课程,确保课时、师资双落实,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
12、体意识,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巩固率,增强残疾儿童少年社会融入教育,加快发展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普通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青少年都能接受适宜的职业教育。落实国家有关残疾学生的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提供资助。到2025年,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L重视全面发展。改进文化教育,强化实验操作,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
13、能力。强化体育锻炼,保证体育课程开齐、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充足,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展览、演出、比赛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重视劳动教育,抓好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培训落实,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方法,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2 .提升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地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要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核心工作。努力发挥优势,释放活力,补齐短板,抓好过程管理。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搭建学科
14、竞赛平台,提升强基计划竞争力。重视非毕业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抓好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和多维度质量分析,努力保持高考培养率大面积丰收,努力实现学优生大幅度提升。推进育人方式和评价改革,建立多维质量评价机制。3 .优化布局结构。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研究撤并1-2所办学困难、生源较少的一般高中。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建立公办民办一帮一机制,落实县域高中帮扶托管制度,提升全市高中整体办学水平,保持全省质量领先优势。健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县域普通高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加大对新建校改建校的投入,提升标准化实验室、生均校舍面积、生均
15、体育运动场地面积等基础设施标准。4 .突出特色办学。在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上,为不同办学水平的高中搭建发展平台。省级示范性高中,依托多年积淀的优势学科和文化底蕴,走学术型、科技型、国际型发展道路,丰富提升教育内涵,引领全市高中发展。T殳高中,立足校情,走艺体型、综合型、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结合型发展道路,发展适合本校的学科特色、文化特色和育人特色。5 .加强课程管理。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立体、全员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专项培训。推动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建设及实施中。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选修课程开发,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选修课程多元化。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音乐、美
16、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6 .强化队伍建设。统筹考虑行政、教研、校长、教师队伍的发展,加强骨干教师、名教师群体和校长后备梯队的建设,做好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补充。配齐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按照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动态调整、统筹使用教师编制。对紧缺专业和薄弱学科,给予政策,简化手续,吸引人才。加强在职教师培训L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强化校长后备队伍培养,有效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和老化问题。7 .推进高考改革。落实政府保障责任,促进办学条件、管理体制、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对各学校高考综合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对教师队伍、软硬件配备、课改模式等方面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规划,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健全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