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媒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研究和创新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新媒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研究和创新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讲义词新媒体融入高校学生思睇育工作的价值研究和创新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用新媒体技术是当下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之举,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发掘新媒体的教育潜能,实现传统枯燥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新媒体平台呈现“活力”,达到育人目标。研究数据表明,21世纪以来,新媒体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0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教育已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塑造需求,将新媒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探索创新策略势在必行,以课题研
2、究对象广东省大学生团学文创中心“青悦汇”网络育人平台为例,培育建设近5年,平台原创思想文化作品对高校大学生影响深远,受教育度高,传播力强,取得效。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价值导向解析(一)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能够迅速采集传播资料信息,摒弃不良新媒体渠道和资讯外,学生通过合规合法的新媒体渠道获取更多知识,从而丰富学习资源,这是最直观的效应呈现。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性提升学生充实各方面知识的效率,在学习方式上具有灵活、多元的特点,化传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学生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和兴趣爱好,轻松获取大量资讯,不再受传统课堂束缚。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催生出的多种门户网站、自媒体
3、平台、社交基站等,能实现相互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学生处于探究进取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二)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网络资源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学校积极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接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自然科学等多元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成长素质。学生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按照教师课堂讲授获取知识,思维发散会受限。丰富的新媒体信息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是认知、分析、加工、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即挖掘有利信息,过滤负面信息,据抽样600名在校生对网络信息真伪辨别度结果分析,86.7%的学生均能主动识别信息对错、去伪存真,可见新媒体有助于学生思想
4、素质提升。(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在社会阶层中属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但在生活态度、消费意识等多方面正处于养成阶段,即通常而言的“三观”养成阶段,在传统的大学生活中,学生会受到校园文化、思想教育或周边学生生活观念影响,进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但往往良莠不齐,催生诸如攀比、炫富等不良之风。网络新媒体是双刃剑,近年来亦有短视频平台炫富、网红主播诱导打赏消费等事件,高校如用好新媒体平台,进行正面的价值观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如“青悦汇”网络育人平台,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创校园正能量作品潜移默化浸润学生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在各种网络原创作品中,通过网文、视频、音频及海报等对学
5、生实现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一)新媒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风险挑战新媒体在文化属性和思想属性上是双刃剑,存在正能量也存在负能量,除国家党团机关、学校组织等运行的新媒体平台外,多数社会力量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在内容资讯传递上具有明确的目的,多以盈利为目标,内容多具诱导性、蛊惑性,并吸引客体关注,特别是含有不端言行的内容在网上大面积传播,吸引青年学生广泛关注,例如饭圈文化、拜金主义,以及西方价值观等,均不利于学生思想健康成长,长期被不良资讯侵蚀,会导致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念淡薄,精致利己主义盛行,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冲击和难度
6、。1 .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提出挑战在思想价值层面,近年来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多元意识形态价值冲击,某些国家利用新媒体技术强化自身文化和思想输出,引诱我国青年学生追逐西方文化,认可其政治形态,学生容易受此类资讯影响失去理性分析判断。在心理健康层面,盈利型新媒体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吸引用户黏性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极易受诱惑而沉迷网络,荒废学业,逃避现实。更有甚者把新媒体当作宣泄情绪和违法乱纪的平台,走上网络犯罪之路。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新媒体易被社会大众接受和广泛使用,深刻改变和影响人们生活,促使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发生变化,当前大学生已成为新媒体用户的主力军,高校探
7、索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为重要。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课、举办主题教育活动等为主,如内容更新不及时、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活动老套不新等均会流于形式,令学生厌烦,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要求。新媒体所推行的是“多对多”的教育方式,辅以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可以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且更易被学生接受。以“青悦汇”网络育人平台为例,运行以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机制”,将学生愿意看、愿意听、愿意做的网络作品、网络活动加以思想教育元素,使学生在看中学、玩中学,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成效。(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的机遇1 .拓宽教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
8、教育分为显性和隐性教育,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显性教育通过有意识、直接、外显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题教育活动、辅导员谈话谈心等,是当前较为主要也必不可少的方式,但重视理论、政策等方面的宣教,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反感、逆反情绪,不能深刻理解各种理论政策蕴含的精神价值。现阶段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载体,通过对国内热点新闻、国际事件等进行分析评判,组织“辩论赛”“座谈会”发起互动交流等,从学生思政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时政热点,凸显教育的现实意义。隐性教育是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精神层面的洗礼。新媒体技术
9、可通过校园网、线上学习平台、学校官方公众号、贴吧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生活引导,全方位融入思想教育元素,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在当前高校更应该着眼推进的重点工作。2 .改变工作模式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两个方面,即教学与实践方面。学生对知识接受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和学校资源,较为狭窄局限。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够通过网络制作优化、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形成巨大的网络,将国内主流的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传播速度快、资源更新及时,学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思政教育动态,同时新媒体在交流上具有跨越性,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
10、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将学生的校园生活与思政学习无缝链接,老师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教育方式方法,实时保障学生生活健康和思想健康。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模式,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党委培育的“青悦汇”网络育人平台,即为“网络思政”的主流新媒体平台,以之为抓手利用自媒体平台的运行特色对全校乃至其他高校的青年擘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极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新媒体的普及发展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机遇,要鼓励党团干部、思想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培
11、育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运营平台,将思政教育元素隐性“浸润式”融入,是值得探索尝试的。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一)精准选取用好思想教育元素内容高校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成效,首先要丰富教育内容,发掘教育元素内容的价值内涵,不能局限于教材、文件、讲话等资源,需从新媒体平台获取大量素材,整合成符合当前学生特点的宣传教育内容,利用“形势政策课”课堂教学,主讲教师将当前社会热点信息与思政教育内涵相结合,用学生愿意听、愿意学的教育方式解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认知,通晓正误。例如当前较为热点的“某艺人事件”,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将钟南山、袁隆平、黄文秀等与某些蹿红的艺人成长经历、社会贡献等进
12、行比较,充分解读青年学生该追求的“明星”是怎样的;再如“阿富汗事件”,从大历史时空背景下阐释我国政治形态和国外政治形态,让学生明白“阿富汗事件”蕴含的深意,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荣辱观、爱国主义思想等,激励学生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报效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等。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创设层次化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要突破传统空洞的理论说教,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层次化剥解,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引导,采用浸润方式,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服务性。思政教育最终要服务于学生成长,为国家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应过度采用说教形
13、式,应以服务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成效。例如走近学生开展深入谈话谈心辅导,引导问题学生实现思想转变,使学生从内心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二)强化育人成效的方法论思考1 .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浸润原则。新媒体自身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能极大吸引学生使用其平台,学生可从中自主判断、选择,自由获取信息并传播信息。因此,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要充分借助这一优势,避免过多“填鸭式”教学和理论说教,采用浸润原则,初期淡化教育成分,通过生活引导和学习帮扶等,实现对学生的“沉浸式”思想浸润,在学生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开放原则。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特点
14、,新媒体提供了可共享可传播的大量信息资源,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但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夹杂诸多虚假信息、有害信息,负面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思想行为具有极大损害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采用开放性原则,通过扩大教育范围,强化监管力度,提升教育程度,为学生解决新媒体平台中不良信息问题,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法治原则。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新媒体法律知识,对传播新媒体信息中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有效解读,避免学生受到非法观念影响和因不当传播、转载等触及法律。培养学生网络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学生在新媒体获取信息过程中的安全。2 .推进媒介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媒介免疫力新媒体的诸多特征深刻影
15、响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式和思想政治观念多方面均会给大学生带来影响,已经成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但同时应清醒认识新媒体衍生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和信息侵略所导致的学生思想观点逐步被同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沉浸于低俗娱乐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引导学生适应信息环境变化,必须要加强学生媒介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充斥各种新媒体信息面前不至迷航,可以迅速、精确分析辨别良莠,提高对各种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新媒体帮助自身成长进步,提升综合素质,这亦是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观的目标。(参考文献)(1)康超,余双好,大数据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科学性及其争议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21,(09):59-63+87.(2)庞广永.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1,(01):15-16.(3)刘思广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探析用).传播力研究,2019,(19):188-189.(4)李文龙,秦亚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