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5097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走进文本,让习作唾手可得【摘要】: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关键阶段,由写话过渡到习作,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以课文为突破口,及时将课文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相互推理,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图文结合,激发兴趣;仿写文本,由此及被;填补文本,释放心灵;续写文本,挖掘潜能。进入课文后,老师会将习作与阅读有效的联系起来,让学生的习作有本可依,乐于下笔。【关键词】:走进文本图文结合读写结合作文课很难得到,作文文本很难改变。教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老师,多为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头痛烦恼: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乱打;没有中心,前言不配后记,脚

2、踏在西瓜皮上,想在哪里写哪里;千篇一律,内容空洞,词汇贫乏;感觉没内容可写问题多多,不一而足。如果能够以课文为突破口,及时将课文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就可以进一步发挥课文模式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相互推理,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师充分借助教材,将阅读与习作有效连接,让学生习作上有迹可循,言之有物,落笔生花,可以做以下尝试。一、图文结合,激发兴趣观察不仅是儿童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手段之一,也是儿童说写的前提和基础。语文课本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资源,这些精致的插图形象、直观、极具趣味性和启迪性,对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非常有利。教材安排上特别注重情趣,这些都是作者经过对生活、对课文的体验和

3、分析,加上周密的构思,集中反映中心思想而创作的,这也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习作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片到文字,并注意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使插图“说话”.如:我们这儿的学生都生活在城市,很少有机会去感受庄稼丰收时的场景和人们喜悦的心情。我就在学生学完北大荒的秋天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写一写北大荒秋天时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来许多令我惊喜的句子。一位学生深情地写道:“一望无垠的稻田像巨大的黄地毯。稻田变成了金黄的衣裳,红高粱像一个羞涩的少女,红红的脸庞下垂着羞涩的脑袋,在微风中摇曳;大豆在风中摇摆,沙沙作响,田野像合唱团一样歌

4、唱。农夫叔叔抱着沉重的水果,心里真的很高兴!”学生们立刻对细节产生了兴趣。实践证明: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非常好的习作资源,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它,引导学生描述插图中内在的情境,让学生与插图进行亲密的对话,可以是细致的描述,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那么写出来的内容也就丰富具体了。二、仿写文本,由此及彼仿拟是阅读与写作的一种理想而有效的结合。当学生学习写作文时,他们总是从模仿开始。仿就是扶的过程,多模仿,就能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的言语,因此模仿课文写作文是个很好的作文练习方式。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教师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

5、握文中的精彩段落或句子,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语言与写作技巧,在借鉴中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来写。三袋麦通过猪、小牛和猴宝宝的动作、方式、语言的描写,特点十分鲜明。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本组课文学编童话故事的训练要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习作题目:请你也学着课文的样子,任选几种事物,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几个主人公各有什么特点,怎样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它们的特点。从学生的仿写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小作者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握了仿写的真正内涵,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些迁移拓展,促

6、使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重新认识了自我。三、填补文本,释放心灵在语文教材中,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有些地方写得简洁,有些地方写得满意,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拓展了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填空”,诱发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不仅可以品味语言和写作,而且可以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L省略处补充写因为表达详略结合的需要,文本中会出现部分内容的省略,这些有意无意的“留白”处恰恰是读写结合的最佳训练点,借力打力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就情节与内容进行补充。例如:“跨越人生的海峡”一篇文章写道“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

7、身体里流出来。.”后面有个省略号,留下了较大的遐想空间。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骨髓终于抽出,这时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以及小钱的父母亲人,都会想些什么呢?我让学生们以不同的角色体验。有的从台湾青年的角度写“我很自豪,自己的骨髓将挽救小钱的生命,我多么希望他能早日告别病魔,和我一样,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和朋友们一起玩耍,能健康地学习工作。我还要告诉更多的人,捐献骨髓对人体无害,请为更多的人献上一份爱心,挽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吧。”有的从李博士的角度写“一个幸运的孩子,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让我感动。作为医生,我有责任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不幸的病人,挽救更多美好的生命。”更多的孩子从小钱和小钱的家人

8、角度,来感谢台湾青年,感谢李博土。不管学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毕竟学生都能按自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写,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就不能抹煞孩子们的思维个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所学课文中能启发学生想象的精彩瞬间,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2.简略处扩展写适当的细节是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文本中有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有的地方描写得简略,给学生们留下来扩展的余地,令人心驰神往。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个延伸训练点。例如:文章中的thegoldpeter留了下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培育花朵上,很快地,田野里开满了美丽的花朵。”这是一个可以扩写的点,让学生抓住“全部精力”一词,

9、展开想象,彼得是如何培育花苗的,他都吃了哪些苦,学生会真正地走进人物,有感而发。在普罗米修斯,在普罗米修斯从天堂偷走火种之后,我们开始了解并使用火种。人们的心情高兴吗?你能想象人们的感受吗?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火种终于在人间点燃,人们喜出望外。人们宰杀牛羊,然后用火串烧妇人就从山上砍下几捆柴来,放在火上孩子们举着高高的火把,追逐嬉戏,时不时地闻到诱人的火焰的气味。每个人都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另一个学生写道:“大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在黑暗的夜晚,人们手持火把,散步,工作,狩猎.”火给人类带来幸福,点起篝火,唱歌,跳舞,庆祝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野味可以烧烤,水可以煮沸,工具可以制造。这样,学生就有了

10、合理的想象力,感受人类的文明、进步,感受普罗米修斯,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情感,使语文写作训练扎实有效,自然、自然、自然。四、续写文本,挖掘潜能有的课文结尾含义深刻,文尽而意无穷,给我们留下许多悬念,抓住悬念做文章可以大做。根据课文内容寻找节点进行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共鸣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自然地利用课本内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去年树木课的最后一段:“鸟儿唱完歌,看了一会儿灯,然后飞走了。可以抓住这句话启发学生:这个曾经和他朝夕相处并约定要来年还要听他唱歌的树朋友,

11、如今只能在灯火中寻找他的身影,这时候的鸟儿会想些什么(心理活动)?说些什么(语言描写)?发生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能激发写作兴趣,又能渗透描写人物的基本表达方式。有的孩子说鸟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使劲地眨眨自己的双眼,绕着灯火飞了几圈,当它再也看不到朋友那健壮的身体,那浓密的枝叶时,不禁为可怜的朋友感到伤心,哭泣,而久久不愿离去;有的孩子写鸟儿想起自己曾经和树朋友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开心啊,为了实现自己去年许下的诺言,对着灯火,给树朋友唱完那熟悉的歌,从此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有的孩子则愤怒地谴责着无知的人类,随意地砍伐,环境地破坏,必将遭到惩罚这样的练笔既有趣、又有效,而且贴近孩子

12、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但是续写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围绕原文,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保证原有情节的前提下合理延伸,使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人物形象更生动完美。”问问哪里有清澈的运河,因为那里有流动的水源。有许多“活水源”来激发中学作业的教学,但依托文本是出发点。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只要我们潜心研读教材,善于发现课文中的可练、可写之处,就有取之不竭的作文素材,这样的习作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乐意接受,容易坚持,学生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写作。正体现了我们新课标的理念,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写作。依靠文字来追踪学生的作业。学生的作品一定会绽放出更多的光芒。参考文献:1蔡瑞虹,挖掘素材彰显个性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2008.03.2王淞舟,王淞舟教学思想,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09.3“随文练笔”研究专辑,小学语文教师,山西教育报刊社,2008.06.4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