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解读关于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表面意思好懂,成为一个人内心秉持的信念,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了。儿童如何与这句话所表达的认知、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榜样,通过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榜样。儿童的爱国情怀通过阅读爱国人物的故事被启蒙,被激发,种子播下,慢慢发芽。故事,在有情节的叙事中,也在诗歌中,以内蕴丰富的意象呈现。比如古诗三首中的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有典故,有背景,也就有了可知可感的故事和强烈的情感;比如延安,我把你追寻,里面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浓缩在一行行诗句中。这是学生自小学以来,第一次遇到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导语页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从感性上理解和认同伟大志向、英雄气节对于个人未来和国家的影响似乎很容易做到,但是,这确实又是一个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话题。课本选择了经典的诗文(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典型的人物(周恩来、梅兰芳)和事件来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借助故事的力量,是切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选择。每一篇文章,都有大量的背景,都有具体的故事,这些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变得可知可感起来,学生也就更容易被唤醒,被感染,被激发。当然,对于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形成的,这一定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形
3、成和加强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也要避免过分渲染和刻意煽情;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就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人文主题,是单元内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需要学生真切体会的思想情感。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那么,是不是单元内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用来落实这一训练要素呢?只要用心读读每一个文本,就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三首古诗,一首现代诗,都不是“叙事诗”,都没有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它们,是为人文主题服务的。能够承载这一阅读重点目标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和难忘的一课。“把握文章的主要
4、内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中年级的重要能力训练点。三年级重在“了解”,如“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三下第七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三下第八单元),之前,还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等训练。四年级重在“把握”,本册前面的第四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针对一件事的。本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就会发现,升级了,是针对“多件事”的故事文本的。下面的表格梳理,还可以看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在内容概括和把握上,是方法、能力链条上承上启下的一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
5、,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习作要素)学习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耍内容,不仅针对一件事和多件事具体的方法有所不同,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其他方面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平台”中,就指出,可以根据题目提示,可以弄清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交流平台”中列举之外,应该还可以根据中心句来概括。交流平台
6、的总结,可以引导教师对阅读训练要素进行学习目标的细化:L在实践中认识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2.懂得可以根据文章题目、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通过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包含多件事的文章主要内容;3.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方法,有的要复习、激活,如根据题目提示,可以用在梅兰芳蓄须一文的内容概括中;有的是在本单元的阅读实践中习得并运用,如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难忘的一课,都要运用,不同的是,承载的具体目标有别,第一篇用来练习领会,第二篇进行方法的运用,第三篇(阅读链接)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检测
7、和评价。关于表达训练要素本单元的习作和阅读要素是没有关联的。写信,在过去是非常常见的通讯方式。但是随着手机的兴起和普及,书信逐渐被信息、电话等代替。但是,写信还有它现实存在的意义吗?是有的。有时,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这样有温度的表达方式,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写信的格式也与很多其他应用间的形式相似,例如留言条、通知等。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写信的愿望和兴趣。例如,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写一封信,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写一封信,甚至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等等。总之,习作是表达的需要,是因为“我想要写出来”,而不是我们为了学习写信而写。单元的表
8、达训练要素是“学习写书信”。这是独立于阅读的习作训练。目标可以细化为:L知道写信曾是人们为了与远方的亲朋好友等互通消息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现在和将来,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写信;2 .通过例文学会规范地写信和写信封;3 .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网络平台写信和发送信件。写信是实用文体的写作学习,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处于真实的需要中,进行真实的书信交流,不能为了学写信而“假装”要写信交流。关于关联目标落实如果,细细研读每一篇课文、课后的思考题以及略读课文的导读,就会发现,这个单元的文本阅读,要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并不仅仅是导语页呈现的一条。要用来学习查阅、运用资料,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因为
9、,单元内无论是古诗、现代诗,还是现代文,内容、古诗都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很多距离,不借助资料,理解就有很多障碍和困难。比如“中华不振”的原因,比如梅兰芳其人,比如香港沦陷,比如台湾“光复”,比如南泥湾开荒和杨家岭讲话要用来进一步学习提问和批注。正因为课文内容、故事离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的疑问就会很多。要查阅哪些资料,往往取决于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要深切理解人物的想法和情感,也需要追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结构安排,在梳理有哪几件事后,也会成为追问的可能提问要在运用中养成习惯,批注也是。写了哪几件事,可以圈画批注;体会到了人物怎样的想法、心情,需要批注;自己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和启发,需要批注。你看
10、,单元内四篇课文,并不都是用来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有意思吧!本单元的课文共四篇,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续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一篇补充阅读难忘的一课。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续须是直接指向“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的,而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在学习方法的习得,梅兰芳续须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运用习得方法,把握主要内容。但是古诗三首和延安,我把你追寻并不是服务于这一阅读要素目标的。那么,为什么两篇课文,还会出现在这一个单元呢?这两篇课文指向了人文要素目标一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进行本单元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人文
11、要素为线索,将整个单元串联起来。一种方式是在进行导语页的学习后,学生浏览单元内容,从整体上初步了解本单元通过哪些人物(人物群体)、哪些事件展开的,初步感知文章中体现的爱国精神。接着,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在深入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深刻体会。另一种方式是,从阅读要素入手,先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续须(包括难忘的一课),再进行古诗和现代诗的学习,最终来进行总结古今中外,伟人、艺人、普通人,他们的故事中涌动的爱国情怀。你看,要读懂这个单元,还需要查阅和运用资料,还需要运用提问和批注两种阅读策略,不简单吧!想要单纯凭借几篇课文,就能够感受到那些人物的豪情壮志、英雄气节,很显然是不够的,不论老师怎样在
12、挖掘课文上下功夫。因为,这些故事的发生,都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想要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爱国精神,就必须了解当时的背景。既然背景这么重要,当然得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但是这个在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中有没有明确的体现。通过翻阅部编本教材,我们会发现,查阅资料这样的阅读要素,出现在五六年级: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那么在这里,老师可以简单地教给学生通过关键词查阅资料。例如,通过检索“周恩来简介”了解这个人物,检索“1910年东北日本”了解周恩来说出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此外,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课后题中,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
13、的社会情况”,结合大江歌这首诗来理解十三岁的周恩来为何立下如此志向。大江歌,是1917年周恩来在日本学习时为了反帝反风险弃学回国前所作的诗歌。这本身就是一首并不容易理解的诗歌,需要借助这首诗歌去理解课文中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需要老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你看,要将这些方法、策略合理运用于阅读理解,并帮助学生清晰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意义,有挑战吧!鉴于以上单元解读,将本单元学习目标定位如下:L阅读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歌和文章,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树立远大理想。2 .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包括通过题目,了解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语句,弄清楚文章写了几件事等。3 .抓住故事主要人物,通过梳理关
14、键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 .运用提问和批注以及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帮助理解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精神。5 .在真实表达交流愿望的心理情境中写信交流,掌握写信的格式。大单元设计思路从本单元文本特点、读写实践和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同时属于发展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关于爱国故事,两个学习任务群在第二学段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提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指出:“学习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以及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指出:“阅读并讲述革
15、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华敬之情。”关于书信撰写,“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第二学段有这样的表述:“学习写留言条、请假条、短信息、简单书信等日常应用文,注意称谓和基本格式,文明礼貌地进行交流。”单元学习,重在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在相应的主题情境中开展语言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文本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梳理整个单元编排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指向,结合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学习实践领域的目标要求,本单元重点读写训练目标大致可以表述如下:K(学生将知道):L阅读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6 .写信是人们为了与远方的亲朋好友等互通消息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写信的方式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信的内容有一定的格式要求。7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U(学生将理解):1 .可以根据文章题目、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可以把握包含多件事的文章主要内容。2 .现在和将来,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写信。3 .结合背景资料有助于丰富对文章主题的认识。D(学生将能做):1 .运用具体方法准确把握文章重要内容。2 .在实践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