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曾都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州市曾都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随州市曾都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随州市曾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0二二年十二月总贝IJ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曾都区经济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勘查、开发利用,增强曾都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等规定,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12020)43号)和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湖北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
2、021-2025年)编制指南要求,结合曾都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及相关部门规划要求,编制随州市曾都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随州市曾都区“十四五”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重要依据。凡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规划,应当与本规划做好衔接。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适用于曾都区(含高新区)所辖行政区域。一、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概况曾都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113o14,201133900,北纬3118,31。58,地处鄂北,东
3、承武汉,西走川陕,北通中原,南达荆湘,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重镇”之称。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曾都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编钟古乐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中国银杏之乡、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曾都区以低山丘陵为主,一般海拔50m500m。处于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位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年均降水量865mm-1070mm,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0240天。曾都区版图面积1425平方
4、公里,户籍总人口66.1万,下辖5个镇(万店镇、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淅河镇)、4个街道(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南郊街道、北郊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城南新区。(二)矿产资源特点L资源分布特征曾都区矿产资源主要为南北中三区分布,南区集中分布有重晶石矿、磷矿、锐矿、铜矿和磁铁矿,其中洛阳镇至凉水岗一带分布有金的矿化点,溃水流域具砂金矿化显示,该区除重晶石矿具规模矿产被开发利用外,其他矿产均未具规模。北区位于万店以北地区,分布有铜和铜-银-金矿(化)点与变质型的磷矿(化)点及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目前均无开发利用价值。建筑石料用灰岩、辉绿岩等建材类非金属矿产全区皆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洛阳镇、何店
5、镇、府河镇、万店镇等地区,虽有一定的赋矿层位或岩体,但附加值低。2 .可开发利用的矿种少截至2020年底,区内共发现14种矿产,已探明并被开发利用的矿种有5种,占比约36%。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全为非金属矿产,其中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种(重晶石),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4种(制灰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辉绿岩、砖瓦用页岩)。3 .矿床规模小,勘查程度低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有23处,全部为非金属矿产。矿床规模总体偏小,其中中型规模5处,小型规模18处。勘查工作程度普遍较低,23处矿产地地质工作程度在普查及以下的有21处,占比90%;地质工作程度为详查的2处,占比10%。(三)矿业发展现状L矿
6、产开发情况曾都区历年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重晶石、制灰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辉绿岩。重晶石矿主要分布于何店镇和洛阳镇南部。建筑石料用矿产主要分布于曾都区中部地区,开发矿种以建筑用辉绿岩为主,其次为建筑用灰岩矿。此外,少量开发利用制灰用石灰岩矿和砖瓦用页岩矿。4 .开发利用矿山至2020年底全区已建或筹建矿山共计11家,其中重晶石2家、建筑石料7家(建筑用辉绿岩5家,建筑石料用灰岩2家)、砖瓦用页岩1家、制灰用石灰岩1家。(四)三轮规划实施评估L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得到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效明显,矿产资源勘查取得进展。在当今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形势的大环境下,根据曾都区矿产资源
7、实际,加大了建筑石料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多个建筑用辉绿岩矿普查项目,为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5 ,矿业结构得到调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及资源枯竭的矿山企业予以关闭或有序退出,以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安全。20162020年间,按政策注销、关闭多家到期或资源枯竭的矿山企业,建筑石料矿“多、小、散”的状态已得到控制,矿山结构得到优化,矿产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矿业结构和开发布局得到调整,矿业经济得到发展。3,规范矿业权管理、推动采矿权市场建设全面清理采矿许可证,严格按法定程序呈报和办理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登记手续,对新设采矿权均以招拍挂方式予以出让。
8、采矿权人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同时有效地利用了矿产资源,增加了政府收益,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6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得到加强健全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障制度,编制并实施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提升了矿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区完成多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有效防止了因采矿活动而诱发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五)矿产资源面临形势与要求本区地质工作自1955年以来,先后有四十多个勘查单位在区内进行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区域性的地质矿产调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查、航空物探
9、和地面物化探矿产普查等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成矿规律分析、成矿预测研究。对区内的重晶石矿、帆矿进行了潜力评价工作,重晶石矿和帆矿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区内发现多处金、银、铜、铅、锌等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点,但规模和品位有限,达不到开发利用的要求。非金属矿类型单一,仅分布有辉绿岩、灰岩等建筑石料矿产和化工原料重晶石矿产。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受矿产禀赋条件制约,预计到2035年,矿产品将供不应求。其中:建筑石料类矿产根据禀赋条件看,虽前景可观,但目前探明资源量不足;重晶石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部分矿山资源储备接近枯竭,急需发现新的接替资源;其余矿产属短缺资源,无资源可用。鉴于区内的矿产资源形势,为适应国民经
10、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依据区内矿产地质条件,运用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势在必行。对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矿山开展外围和深部找矿工作,探求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增加矿产资源储备;对基础地质研究取得新进展的区域,采用相适应的找矿方法,争取获得新的找矿突破。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服从服务于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两个大局;以提高矿
11、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推进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主线,助力“双碳”目标,坚持绿色矿业、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国内与国外的关系。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布局结构,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绿色矿业,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储备与管理;规范开发利用管理秩序,发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用,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利益”,为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基本原则1 .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资源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
12、应,矿业开发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政府统筹、市场需求、社会诉求,拓展新领域,统筹兼顾矿产开发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系统谋划工作布局,努力激发找矿活力。积极配合做好布署在区内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商业性勘查提供依据和信息。鼓励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提高地质勘查程度和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2 .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资源开发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矿产资源内部各矿种之间以及矿产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
13、相关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关系及采矿业与矿产深加工之间的关系,坚持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合理避让“三条控制线”,切实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科技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3,优化布局与结构,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科学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优化布局与结构,提高资源规模化开发水平,增强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创新资源集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矿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形成矿业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矿产资源产出率,实现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4 .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珍
14、惜与合理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搞好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监督矿山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发展绿色矿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提高资源保障程度。5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出让制度,坚持市场竞争取向,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尽量减少申请在先、协议出让等行政方式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6 .依法行政、依法治矿进一步加强矿政管理,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执行规划,配合和督促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矿
15、产资源开发整合,促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矿业市场秩序。(三)规划目标L规划期目标(2025年)(1)提升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使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矿业发展有效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在有效调控的基础上保持适度增长。(3)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优化矿业开发布局与结构,合理规划矿产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快矿业经济发展。根据矿产资源现状和远景,最大程度地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优化矿山结构,提
16、高集约化水平,促进矿山企业规模发展。(4)发展绿色矿业,建设和谐矿区。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应建矿山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3.展望期目标(2035年)(1)基本完善以法规、政策和规划为主要手段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以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为要素的矿产资源市场体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矿业发展环境根本好转。(2)继续配合省、市对矿业权进行管理,完成部署在本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鼓励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力争发现新的矿产地。(3)继续实行宏观调控开采政策,矿山进入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轨道。(4)推动矿业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全过程,体现源头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