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传》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呦呦传》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屠呦呦传读后感读一本好书,遇见一段人生;读一本好书,踏上一段旅程;读一本好书,品味人间百味。认识屠呦呦,从与屠呦呦传结缘开始。1946年的春天,浙江宁波开明街26号的姚宅里,传来夹杂着一连串咳嗽的读书声,16岁的屠呦呦因患上肺结核,辍学在家。眼看横遭病痛折磨的女儿无药可治,对中药有所研究的屠濂规坚信:通过中药能治愈女儿的肺痛。两年后,屠呦呦的病情终于得以好转。她也在这次与疾病作斗争的经历中彻底认识到中医药的魅力所在。她想:中医药的作用真神奇!我要是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那多好!1951年的夏天,决心向医而行的屠呦呦报考了北大医药系,她离自己心中那个梦想近了一步。一日
2、,一名神秘人员走进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轻轻叩开了科研办公室的大门。这轻轻一叩,彻底掀开了屠呦呦的命运之门。这一切,还得从越南战争说起: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战士死伤无数。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传统治疗疟疾的药物已经失效,越南向中国求助。此时的中国人民也深受疟疾之苦。为此,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一一找到防治疟疾的新药。那位神秘人就是前来邀请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参与其中。疟疾给战士带来的死亡与痛苦,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刺痛了屠呦呦的神经,触动了她的内心。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她想要找到抗疟疾的有效药
3、物,拯救被病痛折磨的人们,造福患者。她开始四处搜寻和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经过日日夜夜的奋战,她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入选的胡椒,测试结果却并不理想。“莫非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方子都是骗人的?”屠呦呦陷入了沉思,难道不能从这数千年中药宝库中找到剿灭疟疾的法宝吗?一定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一定是什么地方出现了继漏!屠呦呦暗暗鼓劲,凭着深烙在骨子里的执拗她带领大家继续在浩瀚的中医宝库里“寻宝”。直到一天,她的目光落到了那个极为普通的植物一一青蒿身上。在此之前,谁也没有研究过青蒿与疟疾之间的内在联系?“真的要花费大量精力来
4、研究从不受关注的青蒿吗?万一和之前的胡椒一样,只是能缓解疟疾症状而不能治愈该怎么办?”屠呦呦心有疑虑。可她转念一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哪怕有一点点可能性,都要认真对待,仔细钻研。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试验,等待她和组员们的却是一次次失败。她心有不甘,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她翻遍古代医书,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T!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试验台,期待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性结果。“抑制率100%!”屠呦呦兴奋地揭晓实验结果,整个实验室沸腾了。在发现青蒿的有效性后,屠呦呦并未止步于此,让中医帮助人类去征服全世界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让全球沐浴在中医阳光下的人们健康幸福是她的梦想。这样的情怀,始终支撑着她在制取青蒿素药物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屠呦呦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数亿人的生命,为全人类健康与福祉做出了伟大贡献。屠呦呦一一生于疟疾肆虐的年代,她勇担时代使命,苦心钻研,执着追求,终于造福人类,也成就了自己。屠呦呦个始终坚守初心的中国科研工匠。她凭着骨子里的执着和对中医药研究的满腔热血,在当代医药史上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成为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愿新时代的我们都能以女性中的杰出代表一一屠呦呦女士为榜样,勇担时代使命,不忘梦想,不负热爱,执着于心,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