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综合防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色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综合防控技术.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紫色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综合防控技术一、技术名称紫色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综合防控技术二、技术概述1 .技术基本情况川中丘陵区是中国典型的方山丘陵,又称盆中丘陵。西迄龙泉山脉,东止华釜山,北起大巴山,南抵长江以南,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紫色土是四川丘陵盆地重要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层容重轻,尤其是石灰性紫色土PH较高,对稻田氨挥发影响非常显著。本技术针对紫色丘陵区稻田化肥施用量大,秸秆产量大、分布广、收集难以及灌水不合理等问题,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率用和灌溉水分吸收率,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以及低碳农业经济,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
2、对紫色丘陵区稻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量、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灌水进行调控,形成一套能够有效降低稻田氨挥发和提高水稻产量的综合防控措施。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自2016年项目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示范,该技术在资阳、广汉、眉山和泸州等地进行了示范,氨挥发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在四川省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35万亩。3 .提质增效情况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采用化肥减施、秸秆粉碎还田和控水灌溉联合技术能够控制氮素释放速度,使土壤和田面水保持较低的筱态氮水平,并长期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减少氨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根据多年试验和示范结果发现,与传统的农田管理方式相比,采用减氮25%、前茬作物秸秆全
3、量粉碎还田和控水灌溉联合技术可降低氨挥发量14%以上,产量增加4.7%,水稻平均每亩增产2030kg,种植户每亩能够增收80元左右。三、技术要点1 .科学施肥技术紫色丘陵区肥料常规用量为氮肥150kghm2磷肥75kghA钾肥75kghm2,而且施肥方式基本上都为基肥“一道清”。本技术将氮肥用量减少25%,按照基肥:分蕤肥:穗肥比例为4:2:4进行施肥。2 .秸秆还田技术上季作物收获之后,将秸秆用专用粉碎机全部进行粉碎,粉碎长度不超过5cm。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抛洒在田里,保证秸秆抛洒不均匀率20cm。然后用耕作机进行翻压,将秸秆与0-20Cm表层土壤进行充分混匀,翻压之后要及时整地,降低水分蒸
4、发。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整地翻耕的同时适量撒施氮肥,加速秸秆腐烂。能满足灌溉需求的地方,可在旋耕之后灌水泡田,加速秸秆腐解速度。秸秆还田量以不超过前茬作物秸秆产量为宜。3 .控水灌溉技术水稻移栽后保持1-3Cm浅水至返青,分窠后施入分维肥,采取薄水层管理,一般灌溉3-7次,单次灌溉至2-4Cm水层直至落干,淹水保水1-3天,湿润脱水12天,提高土壤通气性,有助于促进水稻生根。晒田前淹水-脱水交替是关键,具体水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分孽末期排水晒出5-7天,控制无效分廉。通过前期控水通气灌溉和晒田,可有效减少钱态氮排放。拔节期复水后施入穗肥,采取浅水层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单次灌溉24Cm),保水13天,脱水1-2天,孕穗、扬花关键需水阶段应当保持1-4Cm水层(需水关键期如果脱水造成水分胁迫,会导致减产),成熟收获前7-10天自然落干。4 .田间种植管理秸秆还田后整地应符合机械化播种要求,并达到充分腐烂,从而满足下茬作物种植要求。四、适宜区域稻田氨挥发防控技术在四川省水稻种植地区推广。五、注意事项控水灌溉除晒田和成熟之外,一定要保证稻田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裂的情况。六、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