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743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一、背景与问题(一)修订背景新课标的修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培养的人要完成这一伟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要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新课标的修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的城镇居住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63.89%,这表明

2、我国社会结构由以乡村为主体进入到以城市为主体的形态。1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展,虽然传统习俗、道德习惯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必须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新课标的修订是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这就要求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青少年阶段是

3、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帮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存在问题2011年版的三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十余年了,从实施的效果和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来看,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内容更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课程标准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前进,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重要精神。2 .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问题2011版课程标准的个别主题,如个人成长、家庭、家乡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学段之间层次不清的问题。3 .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问

4、题2011年版的三个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例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现代史方面的一些内容上存在重复的问题。4 .课程评价的问题2011年版课程标准缺少学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表征学生素养达到的程度,同时为国家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重视内容标准的界定,但缺乏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水平质量标准。二、基础与进展(一)实践基础与进展新课标的修订是建立在近十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改革创新成果之上的。这些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5、1 .课程标准方面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基础上的继续前行。2011版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置,改变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第二,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把道德教育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课程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第四,重视活动,既包括课堂中的活动,也包括课外活动;既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实践活动。2 .教材建设

6、方面2017年,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教材构建起了基于主题的教材内容体系,综合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起了基于典型情境的教材呈现体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探究、思考来发展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创新法治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以集中呈现和分散渗透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分别设置法治教育专册。3 .教师教学方面一线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一些教师还根据当地学情、教情,重新整合教材主题、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教师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4 .学生学习方面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

7、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授,学生还通过交流、讨论、游戏、搜集资料、社会实践和成果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5 .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在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之外,开始关注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与手段,既有定量评价,也有质性评价,既有传统的纸笔测试,也有观察、访谈、成长档案袋等评价方式;纸笔测试也不再是单纯地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二)国际动态与经验1.主要国际组织、部分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自20世纪末以来,整体上看,不同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

8、加大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进而指导课程改革,以达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些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为我们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OECD等国际组织以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均深入探索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素养框架模型,比如OECD的交叉互动三角结构、美国的彩虹结构、日本的同心圆学力模型。3为了将核心素养在实践中落地,一些国家纷纷启动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的综合改革。法国于2006年颁布共同基础法令,以教育法的形式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确定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目标。美国通过相当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共同州立标准”制定了学业能力质量标准,

9、这一质量标准以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为核心,而不是以传统的学科内容为核心。在考试评价方面,探索参与性、表现性等新型评价方法,开发了P1SA等大型国际素养评价项目。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各个国、地区和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模型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在基本理念和内容上存在很多相同之处。第一,它们都强调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未来生活、职业发展做准备,都反映了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最新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第二,它们都兼顾了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需要,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既奠定个人生活成功、有机融入社会、胜任职业需要的基础,也充分考虑社会、企业、国家对人才发展的需要。4第三,它们都将

10、基础领域素养、新兴领域素养、综合性的通用素养相结合,既包括读、写、算这些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基础能力,也包括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全球素养、灵活性与适应性等新的素养要求,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勇于探究、创新意识、沟通交往等通用性、综合性的素养。第四,它们都具有清晰的结构与层次,都力求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有机系统。2.部分国家与中小学德育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门学科相继制定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社会科也不例外。1994年,美国社会科协会推出了追求卓越:社会科课程标准,21世纪初又进行了修订,于2010年推出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教授、学习和评估标准

11、。2013年,美国社会科协会又推出了为大学、职业及公民生活做准备的社会科州立标准框架:提高KT2年级公民、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严谨性的指导(简称“C3框架”),旨在传递美国的政治、道德和文化方面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运用通过多学科工具与概念,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升学、职业和生活方面的必备技能和素养。521世纪初,英国将公民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并颁布了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2014年英国教育部公布了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指出教学应培养学生对民主、政府以及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学生应该能够使用一系列的研究策略,权衡证据,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并证实他们的结论,体验和评估公民能够共同行动

12、起来解决问题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不同方式。6新加坡也在21世纪初根据新趋势和世界走向,规划品格与公民课程。课程标准规划的指导原则有四条:一是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二是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三是从个人延伸至世界;四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情境。新修订的品格与公民课程标准于2014年颁布。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没有将道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校内的一门正式课程,而是坚持在全部教育活动中开展道德教育,同时设定“道德时间”进行补充、深化或整合。2015年3月2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将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实行“道德学科化”,将“道德时间”转变为正式的德育课程,以期扭转传统德育散碎

13、化、虚无化的态势。8日本小学于2018年、中学于2019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道德学科化”政策,各学段均从“与自身相关”“与他人相关”“与自然界环境相关”“与社会集体相关”四个方面建构课程内容。从对部分国家与中小学德育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它们具有以下几点共性。第一,立足于本国实际,着眼于世界,依照学习主题或探究主题构建课程内容。第二,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领域。第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螺旋上升地设置课程内容。第四,注重实践,倡导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学习和解决问题。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具有借鉴意义。三、

14、传承与变化(一)修订原则与思路1.体现新时代新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

15、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3 .注重整合和统筹本次修订整合了2011年版的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使新课标既体现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适切性,又是一个前后一致、有机统一的整体。(二)修订内容变化与突破1.凝练了核心素养本次修订基于义务教育育人目标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性质,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课标对每个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主要表现、意义进行了阐释,并且厘清了每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基本维度(见表1),以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表1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不能孤立、割裂地理解这五个核心素养

16、,而要在整体上、关联中加以把握。这五个核心素养既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又相互联系。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4 .明确了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了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与五个核心素养对应,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分别阐述了四个学段的具体目标,各学段课程目标之间呈现连续性和进阶性。课程标准通过行为动词、完成任务和行为表现描述的递进,区分了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层次,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理念。以政治认同中的爱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不同学段的目标间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见表2)o5 .更新了课程内容与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劳动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