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7964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关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化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城乡融合整体智治,根据省关于印发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要求,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统领、改革创新、系统集成、规划统筹、数字赋能、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将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治理、未来服务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二、工作目标按照一体推

2、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的要求,以街道范围内的社区为主要对象,整合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衔接未来乡村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按照县级-市级-省级三级联创模式逐步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到2025年,累计创建未来社区500个左右、覆盖全城60%左右的城市社区,健全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使未来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新建、旧改的普遍形态。到2035年,基本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打造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城市范例。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优化县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制定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安升探口年度计划。统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要求,细化落实到国土

3、空间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条件上建立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一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一规划设计条件的传导实施机制,按未来社区建设要求推动增量居住用地建设开发。结合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和社区公共服务半径,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边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与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相衔接。(二)完善未来社区建设指标体系。按照标配场景+选配场景普惠共享+全龄友好群众自治+邻里守望的要求,结合国家要求,迭代优化未来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和验收办法。将普遍提升与示范创建相结合,按普惠型和引领型分层分类推进,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系统化解决方案,形成未来社区普遍形态。鼓励社

4、区做优公共服务,聚焦健康养老、儿童友好、社团活跃等特色主题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三)优化未来社区建设程序。进一步简化程序,集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批许可等工作,科学安排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城乡社区联动创建,加强农产品进社区、城乡社区活动联动。优化未来社区建设流程从申报创建制转向按规划和计划开展建设、验收,并加强事中监督和事后验收。按照设计前移、运营前置的要求,在项目设计规划阶段,合理确定项目定位、建设体量、结构形态、技术应用和运营策略,科学测算建设成本和运营收支;在建设实施阶段,鼓励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等模式,探索建筑空间的集成化设计研究及成品化工业生产。(四密掘未来社区文化特

5、色。注重文化基因提炼、传承与发展,营造特色邻里文化,突出社区即城市文化公园的定位,将未来社区文化元素融入场景建设与社区风貌打造,落实未来社区文化空间载体。以城市乡愁记忆和社区历史文脉为基础,坚持人文多样性、包容性和差异性,构建未来社区文化体系,制定鼓励未来社区文化发展的邻里公约,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组织开展多维度的未来社区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居民共同精神家园。(五)推动未来教育服务。高质量配置托儿服务设施,重点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探索临时看护、家庭式托育等多元化模式,实现3岁以下幼儿托育全覆盖。严格依标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五同步配建、移交要求,提升扩容幼小服务设施,扩大优

6、质教育资源供给,围绕需求,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的渠道,集成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搭建人人为师共享学习平台,建设社区邻里共享学堂、共享图书馆等,探索建立社区全民互动的知识技能共享交流机制,丰富教育培训内涵,倡导终身学习新风尚。(六)推动未来健康服务。促进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围绕实现全民康养目标,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线上到线下模式,促进健康大数据互联共享。建设智慧社区卫生服务站,科学配置健身绿道、健身房、室外健身场所等运动设施。加强社区保健管理,普及营养膳食、保健理疗等养生知识。推动康养建设,促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全覆盖,创新多元化适老住宅、居

7、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老年之家等场所配置,支持互联网+护理务等模式应用。构建名医名院零距离服务机制,探索城市医院与社区医院合作合营,通过远程诊疗、人工智能诊断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共享。(七)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未来社区理念进一步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老旧小区、次新小区改造类未来社区(下称旧改类未来社区)在改造提升方案中重点明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运营方案。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优先纳入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范畴,加快补齐城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短板,鼓励旧改类未来社区与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商业开发项目等整体推进,通过统筹开展多类型项目的

8、一体化建设运营,实现长短结合、盈亏平衡。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利用既有建筑植入公共服务功能、依托周边新开发用地配建邻里中心等方式,推动落实各类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八)推进未来社区服务。推广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依托社区智慧平台,按照居民基本物业服务免费和增值服务收费的原则,合理确定物业经营用房占比,统筹收支平衡。建立便民惠民社区商业服务圈,完善现代供应服务管理,创新社区商业供给和遴选培育机制,以多层次、高性价比为主要标准,精选各类商业和服务配套最优质供应商并在社区推广,结合020模式应用,支持其做大做强,努力催生一批本土品牌。建设无盲区安全防护网,围绕社区治安,构建设界

9、、控格、守点联户多层防护网,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推广数字身份识别管理。围绕社区消防和安全生产。应用智能互联技术,实现零延时数字预警和应急救援。(九)打造未来智慧交通。突出差异化、多样化、全过程,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完善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供给,预留车路协同建设条件,为5G环境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运行留白空间。积极适应乘用车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加快改造提升软硬件环境,以车实现5分钟取停为目标,统筹车位资源,创新车位共享停车管理机制,推广应用自动导引设备(AGV)等智能停车技术。以人实现10分钟到达对外交通站点为目标,创新街区道路分级、慢行交通便利化设

10、计,倡导居民低碳出行,通过信息服务实现一键导航、交通无缝衔接,打造居民便捷交通站点出行圈。以物实现30分钟配送入户为目标,运用智慧数据技术,集成社区快递、零售及餐饮配送,打造社区-家庭智慧物流服务集成系统。(十)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未来社区产业联盟,激发市场供给潜力。积极培育、引入综合集成运营商和托育、养老、社区商业等专项服务运营商,打造行业品牌。引导房地产企业、物业企业和地方国有平台通过组建联合体、合资等方式发展综合运营业务,鼓励各设区市培育大型综合运营机构。对未来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落实国家规定的相关支持政策。(十一)打造未来低碳社区。打造多能协同低碳能源体系,构建

11、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创新能源互联网、微电网技术利用,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的供电系统、热泵+蓄冷储热的集中供热(冷)系统,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气网、水网和热网布局,实现零碳能源利用比例倍增。构建分类分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打造社区和节水社区,推进雨水和中水资源化利用。完善社区垃圾分类体系,提升垃圾收运系统功能,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打造花园式无废社区。创新互利共赢模式,引进一体化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搭建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投资者、用户和开发商互利互赢,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十二)打造未来数字社区。探索容积率弹性管理机制

12、,推动地上地下空间高强度复合开发,统筹做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衔接。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空间,促进空间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探索弹性功能组合空间模式,优化青年创业公寓、新型养老公寓等配比,推广智慧家居系统应用。建设个性化、泛在化绿色公共空间,依托阳台绿槽、社区公园、屋顶花园等,提高立体复合绿化率,完善配备服务设施,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未来建筑场景。搭建数字化规划建设管理平台,构建社区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规划、设计、建设全流程数字化,建立数字社区基底。应用推广装配式建筑、室内装修工业化集成技术。(十三原升基层治理能力。建立建设引领的未来社区治理机制,推动微网格管家系统等在未来社区中落地实践。采用居民

13、志愿参与的自治方式,构建社区基金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客厅等自治载体和空间,激发多方主体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推行社区闭环管理和贡献积分制,形成社区民情信息库,推举有声望、贡献积分高的居民作为代表共同管理社区事务。鼓励通过公益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对未来社区居民自治和公益性活动予以支持。(十四)持续迭代数字化平台。加快未来社区在线重大应用的部署贯通,建立人、房、小区、未来社区关系数据库和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形成全省统一的城乡房屋编码系统,推广通用基础应用和公共组件,完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开展社区场景运营动态评价,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推进数字社会应用集成落地,着力构建未来社区数字

14、化全域推进模式。(十五)强化资金引导和政策支持。对未来社区建设成效突出的县(市、区),结合省督查激励措施,在省住房与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中予以适当激励。加快梳理未来社区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权属关系,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房产用于未来社区公共服务,并加强统筹运营。积极发挥江未来社区建设投资基金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未来社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对未来社区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引导基金、保险资金、上市公司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项目的管理运营。(十六)支持空间高效利用。将符合条件的土地高效复合利用项目,纳入存量盘活挂钩机制管理。在符合规划要求且充分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小区及周边存量土

15、地建设各类环境及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小区内空地、荒地、绿地及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等加装电梯和新增建设各类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增设服务设施需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依法依规积极予以办理。加快研究完善存量建设用地增建公共服务设施的审批程序,完善存量建设用地更新的消防、绿化等方面建设标准规范和政策。鼓励有效利用存量空间,研究制定防灾安全通道、用于公共服务的公共开敞空间和架空空间等特殊空间的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规则。三、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未来社区创建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各成员单位按照未来社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

16、表要求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各街道作为创建实施单位,均应组建工作专班,抓好未来社区创建工作落实。(二)注重统筹谋划。坚持目标引领,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以城镇社区专项建设规划为指导,开展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编制实施未来社区服务正负面清单,明确在旧改类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更大力度坚持因地制宜,不生搬硬套,不大拆大建,不顾此失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未来社区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城乡风貌整治、未来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协同推进。(三)强化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未来社区建设。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基础资金由市风貌专班按照各实施主体提交的创建方案中的建设项目清单审定,取得资金平衡方案后,坚持集约用地建设未来社区,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应整合社区及周边空地、荒地、政府公共用房等空间资源,灵活采取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配套相关设施。新建类未来社区建设应优先保障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